这一投降,就有连锁反应,“呼啦啦……”已经被几万牲口吓破胆,而没有任何士气的所有番兵,立刻把武器一扔,把脑袋一抱,都跪在地上了。 首发--无弹出广告
整场战争,义军除了开始的时候损失了千余人外,几乎没有任何的损失了。不仅如此,还获得了两万余人的汉人青壮年。
跟随金兵的三万汉人青壮年,都是金兵的奴隶。他们国破家亡,生命随时被金兵威胁,一看义军来了,立刻纷纷投奔或逃跑。其中,大多人都投降了义军,让义军军队的后备力量增加了很多。
说完了此次战斗,赵榛笑着对大家点了点头,便把自己打算在太行山周围攻城掠地打地盘的事说了一下。
由于对于信王赵榛的不信任,还有得到高宗赵构让他南下的旨意。王彦率领八字军jīng锐南下投奔宗泽去了。也许是对信王还有一点希冀,王彦还算没有把事情做绝。他临走前,让愿意留下来的义军首领傅选和焦文通带着十万民众来投奔赵榛。
既然没有了八字军这股有生力量,信王义军现在的情况就十分不利。现在信王义军只打下了乐平,想要有所发展,必须攻打地盘,还要应付金兵的围剿。
“我们要攻城掠地,以大山为后方依托,与金兵战斗。此次打败一万金兵jīng锐,金国肯定不肯罢休,现在他们重兵还在汴梁附近,与宗泽老帅率领的大军僵持。等以后,金兵肯定会派重兵围剿我们。所以,我们现在必须在大山深处建立秘密营寨,开荒种粮。在山下攻打城池,建立我们的地盘。”赵榛说罢,众人都纷纷赞成他的话。其实现在大伙都已经对赵榛有一种盲从的感觉了,只要他说的,都是对的。
大方略既定了,那么剩下的就是军队的制度了。义军的军队制度十分的混乱,都是头领、大将、大帅等等称呼。有的叫帅的手下只有几百人,有的叫头领的手下几千人,实在让人都不知道那部兵马都有多少人,让指挥者都很头疼。
赵榛想了想,便说道:“我们大宋实行的兵制也很混乱,我们义军为了简单,那么就设立简单一点的军队编制。我们将编制改为军、营、队、什、伍军留守义军总算来人了,是个信使。信件是由傅选执笔给赵榛写了一封信,说恭贺信王千岁攻占乐平打了大胜仗,静候殿下凯旋之rì。
由于交通不便,傅选和焦文通现在还不知道赵榛歼灭了一万金兵jīng锐的事情,只是恭贺赵榛拿下乐平。
其实赵榛早料到是这种结果。王彦明显对赵榛不重视,甚至很小看。对于王彦来说,已经登基称帝的赵构才是他的主子,一个信王,而且还不知道是真是假的信王,他是不去搭理的。
与岳飞不同,王彦这个人是个保家卫国的真英雄,但是人无完人,王彦这个人肚量有点小。从当初岳飞与他意见不合而分道扬镳,直到将来岳飞官爵升高后,王彦一直对岳飞有成见,绝不和解。而岳飞却一直逢人就赞扬王彦的功绩,并且明说了自己当初是年轻气盛判断错误。从这些地方就可以看出来,这个王彦比岳飞肚量要小得多。
继承王彦的想法,留守太行山的傅选和焦文通带领着十万百姓和少量的士卒,也对突然来到的信王很不感冒。
但是显然信王赵榛不是一个平庸的王爷,带领义军离开是不是合得来,如果双方都是吉卦,再通定帖,写上男女双方的家庭情况。两家家长都满意,就可以相亲了。相亲是双方家长见面,彼此中意,男方就要下定礼,女方则回礼。然后就是送聘,媒人定好下聘的rì子,男方就要送聘礼,之后男方择好吉rì,就可以准备迎亲了。
这是普通百姓,至于亲王结婚,那更是麻烦的要死。但是现在是非常时期,赵榛不想大办,尽量简单cāo办。
亲王纳妾,就是再简单也简单不了,反正来来回回的摆弄了两三天,赵榛与众将士们喝了一通酒后,迷迷糊糊的就被送入了赵青儿的洞房。
信王娶了亲兵营统领赵青儿,只是一个小插曲,很快义军就将迎来更多的挑战。
这时,赵榛派遣了几名报丧的密使和一拨装扮金国信使的使者,前去扬州,去传递假消息······
就在这个时候,远在扬州的高宗赵构,看到马扩呈上的“信王手书”心里大吃一惊。
金兵南侵,靖康之祸。赵家所有亲王宗室除了赵构外,全都都被金兵俘虏北上。对于这个信王的真假,他本来不肯相信。但是看了赵榛的书信后,赵构认得是皇弟信王的笔迹,便不能不信了。
此时的赵构心急如焚。赵榛是赵佶之子,赵桓之弟,也是自己的亲弟弟。他既然被五马山起义军奉为领袖,在北方广大军民中的影响一定不小。
因为广大东京军民长期对自己不满,如果此人进了东京,得到军民的拥护,就有和他争夺帝位的可能。
赵构现在是以从事抗金活动威胁自己皇帝地位的赵氏宗亲为头号敌人,以从事抗金活动的忠义民兵为二号敌人。
由于知道金兵的强盛而惧怕,赵构从来都没有想过要抗金,他是一心一意争取求和金人,哪怕当儿皇帝也成。金兵一来,他首先想到的是逃跑。至于抗金的口号,那也不过是他为了争取民心而违心的喊喊罢了。也就欺骗民众和忠臣们罢了。
在北方抗金的赵榛一定是主张北伐的,赵构心底里则是主张南逃的。这么一比较,广大军民就会拥护赵榛而不拥护自己。看着赵榛的信,高宗赵构深深的感觉到了弟弟对自己的皇位存在潜在的威胁,所以他必须把信王铲除掉。
因此,要先发制人,不能陷于被动。赵构立即下诏,任赵榛为“河北兵马都元帅”,马扩为“元帅府马步军都总管”。先将赵榛臣子的身份定下来。
除此之外,还不知道五马山义军已经移兵太行的赵构,让黄潜善、汪伯彦从马扩口中获得足够准确的五马山军事情报。并派密探火速前往北方,通报金兵,一方面献媚金兵,另一方面铲除信王。一石二鸟。
高宗在给马扩派遣了几千流民老弱,让马扩北上走后,他随即针对宗泽的第二十一封乞回銮奏章下了一份回銮诏。
这次高宗的回应,可是让宗泽老帅以及一帮爱国将领们高兴了起来。这次有诏“回銮”,是一件引起东京广大军民重视的大事,赵构的诏书已经公布,既然言之凿凿,那么就君无戏言。众多将士百姓们都期盼着,皇帝到时候肯定会来的。
很快,一队衣衫褴褛自称是五马山义军的人被宋军送到了扬州,黄潜善亲自接见了这批逃亡的“五马山义军”。一问详情,从这群“五马山义军”的口里,他得知得到高宗密使送的情报地金兵,已经攻陷五马山。五马山义军全军覆没,信王赵榛被金兵再次俘虏。
紧接着一天后,金国方面有特使前来,给高宗赵构送来一封密信。告诉高宗五马山的赵榛以及被他们俘虏,并且趾高气昂的要高宗赵构无条件投降。
对于金国的趾高气昂,赵构毫不在乎,投降等于完蛋,他是不会投降的。但是他也不愿意反抗金兵,他害怕金兵,更愿意守着半壁江山当金国的儿皇帝。
最让赵构欣喜的是,赵榛被金国再次俘虏,他就没有威胁的潜在对象了。所以他也就没有必要再冒着危险去东京汴梁了,那里就交给宗泽处理吧,自己在大后方保护自己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高宗建炎二年的夏天,卧病在床的宗泽却心寒如冰。高宗赵构言而无信,说来不来,欺骗了东京广大军民,欺骗了两河百万民兵。所有人都人心惶惶,大家有的感到失望,有的感到寒心,有的感到悲哀,有的感到气愤。在jīng神上受到严重打击的宗泽,已经对赵构失望透顶了。
就在宗泽的病床上,岳飞、王贵等一批将领焦急的看着这个大宋的擎天玉柱。一旦宗泽这个擎天玉柱倒了,大宋的抗金大业恐怕也将更加的困难了。
此时,一名虎目英武的年轻将领,正在满眼通红的看着宗泽老帅。这名年轻的将领不是别人,正是未来大名鼎鼎的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