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重炮时代 五
作者:猪太帅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722

]

在火炮发言的时代,克虏伯火炮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从俾斯麦时代起,克虏伯家族就逐渐成为了德意志军国主义的柱石,受到国家最高当局的垂青。恪守时间、遵从纪律、执行命令是这个家族的传统。

克虏伯家族的奠基人正是周晓峰现在的座上客——阿尔弗雷德·克虏伯,他生产的大炮曾帮助俾斯麦先后战胜了奥地利和法国,这就是著名的克虏伯大炮。

克虏伯大炮成名之作口径达二百八十毫米。炮管长十余米、重四十四吨,仰角可达三十度,有效shè程近两万米,炮弹三千米内可穿透两尺厚的钢板,每分钟可发shè一至两发炮弹。

克虏伯大炮的名声在世界近代史上几乎是尽人皆知,而在中国的名声尤大。钢铁大炮伴随克虏伯这个外来词进入中国后,沿袭以往对火炮命名的方法,中国人给了这种火炮一个非常威武的名字——克虏伯,字面上看起来级别要高于以往的XX大将军。对于这个词翻译之妙,实在可以在中国翻译史上大书一笔。

克虏伯在中国的出名主要当然不是它妙之又妙的译名,而是那一尊尊钢铁后膛大炮。曾几何时,克虏伯大炮几乎就是中国海防的代名词。

位于埃森的克虏伯公司最初不过是个小小的铁匠铺,干些打铁之类不起眼的小买卖,传到阿尔弗雷德·克虏伯手里时,只有三间茅草屋而已,几年前他创造出了“罐钢”,并在前年的第一届伦敦世博会上扬名。

为了进一步证明铸钢的xìng能,克虏伯才又用这种xìng能极好的钢造起了后膛钢炮。可惜的是,他生产的火炮并没有象铸钢那么受到欢迎。

直到十多年后普法战争爆发,普鲁士奠定了在欧洲的强国地位,也为普鲁士建立统一的德国铺平了道路。也因为这场战争,克虏伯一战成名。

七十年代以后,克虏伯工厂里雇工人数激增,工厂规模成倍扩展,厂房里加班加点赶造大炮军火,伴随着前线轰隆隆的炮声,阿尔弗雷德·克虏伯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

当时,一向对法国人看法不是很好的李鸿章目睹了普鲁士大军用克虏伯火炮打败法国佬后,更是对德国青眼有加。从那以后,中国陆军开始学习德国,军火采购的中心也逐渐移向了德国,到后来甚至海军舰船也改为向德国订造。

在欧洲早已威名赫赫的克虏伯大炮开始一尊接着一尊地飘扬过海运到中国,成为了中国国防的骨干中坚,中法战争、中rì战争、庚子之役等中国近代的重要战争中随处可见克虏伯大炮的身影。

及至到了民国建立,已经在中国的国防战线上服役了几十年的克虏伯大炮老当益壮,依然活跃在军阀大战、抗rì战争中,八一三淞沪大战中,吴淞炮台上的**士兵就是cāo着克虏伯老炮在抗击rì军,克虏伯大炮质量之好可见一斑。

德国货带给国人质量可靠,经久耐用的形象,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克虏伯大炮。

而现在,趁着克虏伯火炮还没有被重视,周晓峰早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将其收归旗下,为了达成心愿,他早就想出了各种方案,至不济,也要不惜成本促成双方的合并。

经历过上海手表、燕舞收音机、雪花冰箱以及乐百氏、大宝、中华牙膏、南孚、苏泊尔、美加净.....娃哈哈等众多民族品牌被收购失去活力逐渐没落甚至是消失最终被遗忘之痛的周晓峰,在遗憾愤懑的同时,对那些魑魅魍魉的手段却也多少有些了解。

凭借手中庞大的资本,象克虏伯工厂现在这样一个资本不过数千,雇员不过数十人的小企业,一旦合并,早晚都是大鱼吃小鱼的结局。

面对优厚的条件,相信还没有意识到自身价值的克虏伯先生很难察觉。毕竟距离普法战争还有十多年,克虏伯的优良xìng能被认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周晓峰诱惑克虏伯的利器,比起当时那些民族品牌沦陷时洋鬼子们引那些利yù熏心的民贼入套使出的手段可要复杂得多。某些人打着招商引资的幌子用国民资产换取自己的政绩和外快,无非就是以权换钱罢了。

而周晓峰为了留住人才,可是费尽心思准备了好几套方案,不仅整理了几项后装线膛炮技术资料,还要线状无烟火药的制造工艺。要是以技术换技术还不能在合作中占到优势,他还有许多令人难以抗拒的优厚条件。

筹码足够,就不怕人不就范。

“阿姆斯特朗爵士现在试制出来的还是二十磅野战炮与四十磅攻城炮等中型火炮,以及一百一十磅重炮,该炮在shè程和准确xìng上都十分让人满意,其有效shè程超过大章,爽不?

兄弟们觉得爽的话,多点收藏红票支持一下吧,那样的话,我会拼一拼的,三更、四更还是能做到的。更多的承诺就不敢了,要知道老猪也就这速度,一小时千字,还经常短路.....惭愧!

ar_left15 fb fred">赶快看看作者的推荐作品</span>

<!-- div class="tc lan">

野鹤的书恶搞中颇有内涵,可以品味一番。</span>

</di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