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千古一帝
作者:脉语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142

马车出了桑海城之后一路上不疾不徐的走了大半个月,终于看到雄立一方的咸阳城墙。无弹出广告小说

终于还是到了。

站在气势磅礴的咸阳宫内,我忍不住在心里暗叹,这样的恢宏的建筑,象征着权利的巅峰。这个地方,恐怕住的时间长了,也会向往得到更多的权利吧。

这么想着,我看了眼走在前面的李斯。在我看来他就是最好的例子。身后的大门一层一层的关上,距离外界的自由,越来越远。

我没有被立刻安排和皇帝见面,而是被安排到一间偏殿里,让我先休息。

屋内,甚至已经备好了洗浴的水桶,屏风后热气袅袅,连着屋内的一切都那么虚幻且不真实。我这是,真的进了咸阳宫了,没有退路了。

等我洗浴完,发现给我准备的衣衫是女装的时候,心里满是惊诧。这个咸阳宫里,到底是住着什么样的人,我在小圣贤庄十多年都没有遭到怀疑,可我才刚进咸阳宫,就被发现了?

许是习惯了男装示人,穿上女装,我怎么都觉得别扭。可是当舒窈看到我穿着女装的时候,眼里满是惊讶。

“先生竟是女子……好美。”

听到赞美,我还是很受用的。只是这个时代没有镜子,水中的倒影我还是看到过的,这一张脸,还算不上美吧?

秉承着没事不给自己找麻烦的想法,我洗漱用餐之后就一直龟缩在这个偏殿里不出门。书架上放着一些书籍,却并不是我所熟悉的儒家经典,而那些贵重的装饰物我也没有那个鉴赏能力去品鉴。除了发呆,什么都做不了。

看着静静的躺在一边的长笛,回想起二师兄吹奏的《采薇》,我只知道他会抚琴,却不曾想笛子也能吹的这么好。他还有什么,是我不知道的?

环顾四周,天色已经渐渐变暗,侍候的宫人在四周点蜡烛,跳动的烛火映照的整个殿内忽明忽暗。我不明白秦始皇这么晾着我是想怎么样,也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知道我是女儿身,更不明白,我将要面对的是什么。

我虽然知道历史,但难道要去告诉秦始皇,你会在几年以后就会死掉,你的王朝也会在你死后的几年里灰飞烟灭,再被汉朝代替?然后呢?然后我估计也活不了了吧?

“先……小姐,天色暗了,先歇息吧?”

舒窈话刚说完,门就被人推开,随之偏殿里的人都呼啦啦的下跪行礼。

我忘了下跪,只是呆望着眼前的这个男子。身着黑色华服,金色长龙蜿蜒着盘踞其上。冕旒轻轻晃动,狭长的凤目里掌管天下生杀大权气势一览无余。

就在我发呆的时候,感觉到袖子被人扯动了一下,猛然回神,眼前的人,是秦王赵政!而我,竟然如此无礼!

正要行礼,就被打断了:“不必多礼。”看了我一眼,又说道:“其他人都下去。”

大师兄的贵气和凌厉是天生的,可他是一代鸿儒,再怎么样也是带着独有的儒雅。眼前这个人的气势,却是与生俱来的霸气与威严。所带给人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

“你叫……赵翾,平原君的后人?”

“是。”

看到他微皱的眉毛,我知道我又错了,于是重新回答:“回禀陛下,是的。”

赵政没有奇怪我为什么穿着女装,他不可能不知道我是儒家四师公,那么这是不是说明,他本来就知道我是女子?可我并没有见过他。我在心内暗自提醒自己,要冷静,一定要冷静。

“儒家为人师表,声震海内,姑娘既是女子却又是儒家四师公,想必也是有什么过人之处。”

“哪里哪里,在下区区一介女子,不过多读了几篇诗文罢了,和三位师兄相比,可差的远了。儒家也不过是秉承先贤先师遗训,潜心修学,诲人向善,尽的不过是读书人的本分罢了。”

赵政的眼光冷冷的扫过来,那种睥睨天下的气势,让我忍不住心内颤抖。

“读书人?儒家门下弟子众多,势力遍布齐鲁之地,如此庞大的门派,只怕不是读书人三个字这么简单的吧?”

这算是试探还是恐吓?李斯到底对他说了什么?

脑海里回忆起大师兄平日里的待人接物时的沉稳低调,小心的避开那些敏感话题,只缓缓说道:“儒家微技薄名,不敢惊动陛下。”

赵政看了我一眼,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我心下暗松一口气,如果再说下去,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应付了。

“姑娘既是知晓来者,那,可否说说,你如何看待当今天下?”

赵政开始切入主题了,刚才算是示威么?这个问题严重了,回答的好还好,回答的不好的话我恐怕就要客死异乡了。

“在下一介女子,怎敢妄议天下大事……”

“天下七分,各国纷争不断,想要长治久安,必须要以战止战。你是女子不错,可,你不是一般女子。”

说完,赵政把目光集中在我身上,在等我表态。

“陛下高见。以战止战固然不错,但是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是更好么?”我感觉到自己内心有些微微的激动,“经过战乱之后的天下,不知陛下是怎么安顿的?那些刚经历战争,失去了故国的六国遗民,不知陛下又是如何看待的?”

我想我是疯了,眼前站着的,是坊间传言残暴不仁的秦始皇赵政,我的语气,怎么好像是在指责他?虽然他不见得就如同那些传言一样的暴戾,但是终归是这个大秦帝国最高统治者,我这一番话,不知会给我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眼前的人似乎在思考什么,我很担心,下一个命令,就是说让人把我拖下去给斩首了。

对秦始皇,我所了解的只是前世课本上所学的片面之词。但是诸子百家都是反对战争的,哪怕是兵家,也不希望看到杀戮。仅我所知的长平之战,被秦军坑杀的就有四十多万的赵国士兵。我所见到的,只是这样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当时赵国民众却是切身的体会到了丧子,丧夫,丧父之痛。

之后我所了解到的秦始皇,对他的评价也是有褒有贬,正反两面各执一词,颇具争议。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求长生不老术的时候,炼丹没有炼成,却导致了火药的发明。当时老师说的话很有趣:“秦始皇不愧是‘千古一帝’,哪怕是做了件迷信的事,也有利于万世。”

我现在并不关心长生不老这样的事件,我更加担心的是焚书事件。儒家传世经典书籍,在这场灾难里被毁得七零八落的,如果能够阻止,自然是最好的。还有,小圣贤庄如今的状况,如履薄冰。

就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赵政什么都没有说,只转身离开了偏殿。随着他的离开倏然消失的还有空气里无处不在的威压。而他离开以后,我放松了身体只觉得后背一片冰凉,早已被冷汗浸透。

---------------

秦始皇啊~~话说我很崇拜秦始皇的说~~~算是秦始皇的脑残粉~~~额。。历史上的那个。。。

求点评~~求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