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三章 祸从天上来
作者:萦索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262

钱氏的身世暴露之后,御史台的众多御使诡异的没了声音——这种大好时机居然没上参奏?岂不是有损御史台的名声?他们的犹豫和保持沉默,不是受任何权贵势力的警告,而是摩拳擦掌了一番后,惘然的不知该参谁!

要说欺君大罪,那是仅次谋反的大罪了。 可此案的关键在于,帝师俞老爷子是不是明知故犯?把自己的外甥女代替那位不知名姓的救驾功臣?再往深处挖掘,那在危难时机给皇帝一碗稀粥活命的女子,旁人没见过,皇帝能连恩人的真面目都不晓得?能随便什么人代替,皇帝就信了?

说这话的人,你是不是在鄙视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

所以遇到装糊涂的皇帝,伤不起。

御使们伤透了脑筋。钱氏身世闹得这么大,始终不发一言实在说不过去,可是真要表示点什么……又发现左右不讨好。参帝师俞青松吧,他老人家已经过世,不说他的门生故旧,只说告一个死人,还是皇帝的老师,赢了未见得有光彩,失败肯定要遭受骂名。况且欺君欺君,皇帝早就知道钱氏的身份,甚至三十多年装聋作哑默认了,还怎么以“欺瞒”的罪名参?

转过来转过去,这才发现被欺骗的,从来不是皇帝,而是众朝臣以及毫不知情的天下百姓!

律法没有“欺民”这一条,也没有说明皇帝骗了臣下该如何如何。满朝的文武大臣只能把怨气吞到肚子里,假装……假装皇帝不是故意的吧!

随着钱氏身份的大白,俞锦熙的身世也不再是秘密。他是真正的救驾女子的后人,难怪一直受皇帝信任。有心人还猜测,让俞锦熙姓“俞”,有个堂堂正正的身份,是暗地里的交易?如此,便说得过去了。

聪明的人此刻十万分警醒,盯着驸马府和御史台。时时刻刻观望着,预备随机应变。不过哪里都少不了一些二楞子,钱氏身份大白后的第三日,便有人上折子参奏了。

被参的对象不是帝师俞青松。而是俞家满门上下!

钱氏到底有没有救过皇帝,俞家人朝夕相处,能不知道?所以欺君之罪,无论如何也不能单单算到老爷子一个人的头上。要是有罪,大家一起罚!此奏本一上,顿时若石破天惊。自古来祸不及家小妻儿,哪有似这等连仆人也算在内的?竟似一条活路也不给了。

皇帝……明发了。随着各地邸报的传播。天下各地都知道了。目前而言,皇帝的态度十分暧昧不清。对钱氏,默认了快四十年,怎么现在才开始反驳?真想治罪,用什么罪名不能,皇帝为何用这种会伤害他英明名声的做法呢!令无数琢磨皇帝心思的人,抓破了头。

……

安乐候府。

俞清瑶看着邸报,忧心忡忡。她一点也不关心钱氏最后的下场。可是暴风雨要来,她分明看到皇帝背后扬起的镰刀,跟前世一般。要把俞家除之而后快!原来,命运真的是无法抵抗……转来转去,还是回到原有的轨道了……

“唉,瑶儿,你且别担心。岳父的身份朝野俱知,肯定牵连不到你身上。”

俞清瑶摇摇头,前世俞家的倒塌都没牵连到自己,这辈子怕是也不会。她担心的不是自己,而是觉得皇帝的心狠辣歹毒,他是天下之主。想让什么人富有尊贵,那人就能保有地位和财富;想要什么人死,那人就只有凄惨而死一条路!怕人说对付老师又损名誉,就待曾祖父死后清算,为此忍受了钱氏三十多年的“鸠占鹊巢”。

而景暄也受皇帝的忌惮……

会不会皇帝在临死之前,对景暄也做什么?

一想到那种可怕的情形。俞清瑶忍不住打了个冷颤。景暄误会以为妻子是惧怕了,连忙拥着她,轻轻拍着她的背脊,“放心、放心……”声音轻柔温暖。

夕阳下,夫妻两人相互依赖着,站在花园的假山后。落日的火烧云把天空熏染得美轮美奂,一行白鹤翱翔而去,似在动人的天空留下一条长长的尾痕。俞清瑶眺望着飞鹤离开的方向,秀美的脸庞上略带一丝愁容。此时的她以为,俞家倒塌就倒塌了吧,谁的罪过谁领,谁的恩仇谁接。她早就出嫁了,能管多少?她也不想管。她什么都不求,只要夫妻和睦、父女相得,无其他杂事相扰,这辈子安安稳稳,便足够了。

如果时光能够停留在这一刻,也许后来种种事情都不会发生。

参奏俞家满门的折子明发后,有品阶低下的小官试探着跟风,同样参奏俞家人故意欺骗的“欺君”之罪,皇帝留中不发。于是,风向渐渐变了,连京中吗?此时不用,更待何时!他已经想好了,首先去拜访老爷子的门生,寻一些助力,其次就登门驸马府——俞锦熙现在不还是姓俞么,只要没改了姓氏,他就还是俞家人,容不得他隔岸观火!

半个月后,俞子轩不声不响的到了京城。

他早就知道安庆侯府发生的事情,经过时冷冷的看了一眼,心说“该”!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凭什么只有他最倒霉!后宅里藏着兵器都不知道的愚蠢人家,最后竟然还逃过一劫,只是降为“伯爵”,真是太便宜了!而俞家怎么欺君了,皇帝早就打听过钱氏的一切信息,说起来都是皇帝默许的!

分别拜访了老爷子的门生后,他们的官职不大,多半是六部的给事中等官员,事涉“帝师”,他们早就想为老师说话了,纷纷答应了。

俞子轩有了底气,本想立刻寻上驸马府,但觉得自己还不够胜券在握,便一转弯,先去了俞子皓的宅子。

俞子皓在本家的时候,十分仰慕大堂哥俞子轩,觉得他气宇轩昂、博闻强记,是偶像一般的人物。是以见面后,还有两三分幼年的情分在,听说为老爷子的名誉而战,他想了想,没有拒绝——实在是他现在的身份好尴尬!俞锦熙摆明要跟俞家脱离关系,那他呢?他本来就是不想“身份不明”,才委屈自己放弃皇家子孙的荣耀啊!

且看看,若俞锦熙本来的身份也是见不得的人私生、或是祖上贱籍,他已经有了“诗仙”的美名,还是驸马,自己可不能耽误了!若那样,他还是认回亲爹吧!

俞子轩在小堂弟这里得到不少安慰,再去安乐候府寻俞清瑶的时候,便多了七八分底气。

他私心里觉得,俞清瑶脾气孤柺,但她现在已经是侯夫人了,可以说是俞家女儿中嫁的最好的一个,怎么能万事不管?又不求着她做什么难办的大事,只要她在三叔哪里美言两句,自家的事情坐下来慢慢商谈,总要把难关过了!

难道真要把俞家的名声彻底败坏,好让其他俞家的女儿都嫁不出去?那也太歹毒了!俞清瑶若是敢这么做,看他不鱼死网破,让她从此没脸见人!

俞子轩的想法,本身没错,但也要想想他们本来的关系,和他到京城的真正目的。俞清瑶的前世中,但凡他有一点为俞家女儿真心着想,也不会让后面的几个妹妹过得凄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