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六章 火锅店
作者:萦索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2266

( 请牢记 ) ( 请牢记 ) “别人是做了继室填房,跟先头夫人生下的孩子不睦,关系扭着,处处拖后腿,书迷们还喜欢看:。 无弹出广告文本小说站怎么我十月怀胎拼了命生下的,就这么跟我离心离德?”

里屋内,沐天华斜斜靠在熏笼上,轻轻捂着胸口抱怨着。那姿态,仿佛兰菊带着清愁淡怨,真有“捧心西子”的病态美,活脱脱一副传世的“美人蹙蛾眉”图。她穿着一身寒烟紫流彩暗花云锦长袄,发髻是繁复的芙蓉髻,戴着三只镶宝石凤蝶鎏金银簪,顶端攒着三多纹点凤珠钗,仿佛是才从外面回来不久,外面罩着的大红妆缎狐肷褶子大氅,还撑开挂在大理石屏风上,带着未散的寒气。

“夫人,莫生气了!姑娘年纪还小呢,不懂事。”

年过四十的锦娘,是逍遥别墅的“总管”,此刻自然要负担其劝解的任务。她轻手轻脚的捧上一碗莲子红枣羹,放在红木炕桌上,态度温柔,语气温婉,叫人一看就心生好感——至于内心里转着什么念头,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还小呢!都十二啦!”

越想越是气闷,沐天华摩挲着手腕上的蜜蜡手串,犹自愤愤的,“我似她这么大的时候,常常进宫陪伴先皇后,进退、举止,也没有什么大人提点。可你听到我做过什么过分、失了体统的事情来?”

锦娘端着脸笑,“夫人是云阳公主的孙女,教养、言谈、举止,不消多说了。只看您久不在京城露面,可十年也没听过哪家闺秀能越过您去,就知道了。可别为今天的事情生闷气了,当心身子。知道的明白是姑娘行事懵懂,不知道的。还只说我等不会伺候。”

正说着,眼角的余光瞅到刚刚指桑骂槐的顺娘进来,丢了个眼色。面上非常诚恳,“奴婢们挨骂几句,倒不要紧。万一夫人又发病了。自个儿难受,奴婢们想替也替不得。干着急。就是王爷知道了,心疼您,可怎么办!”

“唉!”沐天华揉了揉胸口,仿佛凝聚了秋波的剪水双眸,露出淡淡的愁怨,

“这颗心碎了,也没人知道,书迷们还喜欢看:。”

顺娘等身上的寒气散了些。才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过来,一扫刚刚的阴阳怪气,无比的恭顺,“夫人,何出此言?何必为不贴心的人感伤?论理,这话不是顺娘能说的,只是顺娘伺候夫人多年,这颗心是完完全全向着夫人,有些话不吐不快。”

说罢,站起身来。大有“路见不平”的“侠义”风范,“都说女儿是是娘的贴心小棉袄。可俞家姑娘,虽说是夫人肚子里爬出来的,说句大逆不道的。她又没吃过夫人一口奶,怎么记得夫人为生她差点死掉的恩情?有奶就是娘,她在那边长大,从小到大,都听从那边的吩咐,当然是人家叫她做什么,便做什么。她哪里知道夫人的难处?况且就是知道,怕也不愿意帮夫人。”

一句话说得沐天华脸色煞白,啪哒一声,蜜蜡珠串扯得掉咯一地。

虽然珠串价值不菲,可谁也没有低头看一下,忙着收捡。

锦娘故意沉下脸,

“大胆!顺娘,这也是你能说的?别忘了自个身份!”

顺娘装成不服气,“夫人知道我的忠心,俺是凭一腔忠肝义胆,说句实在话罢了!要是夫人生气,怎么打骂惩罚出气,俺都不恼;可不能因为俺替夫人抱不平就骂俺!”

连“俺”的土话都说出来了,沐天华摇头一叹,“罢了!顺娘是直脾气,我还不晓得么!”

有今天的事情发生在前,再有两个“忠心”侍婢暗中挑唆,沐天华已经认定俞清瑶这个女儿,跟自己是和不来了。她不想着自己抛弃在前,带给女儿终身难以洗刷的羞辱在后,反而觉得自己明明想着补偿,却被伤了心,好生难过。

“罢了,横竖我生了她,又不欠她的。她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一句话说完,到底想到生产之苦,拼死挣扎生出了个这么个磨人的东西,难道真如某人所说,儿女都是父母的债?两行热泪,滚滚而下,其他书友正常看:。

锦娘与顺娘交换一个眼神,见好就收,急忙道,“夫人请宽心!戚神医早说过了,夫人若是放宽心,,

“我姓俞。”

掷地有声。

无论何时,她都深知自己是谁,绝不会因为外界对她的评价,抑或地位的改变而动摇。

……

“哈哈哈”的大笑声,一直传达到小小的酒馆里。这是一家非常偏僻的火锅店,店主是两个年过半百的老人,手艺极好——十年前俞锦熙就是常客,托探花郎的大名,十年后人家店主还记着。

端上来热气腾腾的鸳鸯火锅,一面乳白色的汤汁,一面是火红的,冒着红油。几根葱白,与红枣在里面翻腾。随后,一样样手脚麻利的摆上豆芽豆腐。蘑菇,泡好的笋干,木耳、芋头。粉丝,还有切得薄薄的羊肉片,鸡丁。鸡翅、鸡血、鸭血、肠、肫、肝、鸡爪以及鸭掌,林林总总。摆了一桌子。

“这是……”

“火锅啊!没吃过吧?”俞锦熙嘿嘿的笑了声,得意的道,“冬天吃火锅,最好不过了!来,尝尝。”一边说,一边把羊肉片在白色汤汁里刷了两刷,亲手夹给女儿。

俞清瑶惊讶。哪里是为了见到火锅?说实话,这真是寻常百姓家常见的东西。至于为何上流贵族宴会中不见,估计几个人一起刷来刷去的吃法,不为接受吧!可她前世落魄时,没少亲自做火锅,真的不稀奇。

顺从的张开嘴,吃了,她忍不住发出提问,

“为什么带我来这?”

“咦,什么为什么,其他书友正常看:。想来就来咯!”

俞锦熙好笑,一会儿功夫,刷了好多东西,都堆到女儿面前的小碟子里。“快吃快吃,肚子不饿?那可别怪我都吃光了!”

这对父女,父亲是在北疆过过苦日子,吃饭早就不讲究了什么仪态仪表了,狼吞虎咽;女儿受前世影响,挨过饿,对着食物十分执着,并且坚定的认为吃饱是人生第一大事!秉着不浪费的院子,两人把一桌子东西全吃完了!

“哈哈,真饱!”

打了个饱嗝,俞锦熙笑着拍了拍自己的肚子,“还要吗?”

“不了。”还在猜测父亲葫芦里买什么药的俞清瑶,有七八分饱了,带着一份戒心道。

才说完,外面靛蓝棉布门帘掀开了,进来几人,一瞧见俞锦熙立刻笑道,“景暄,让你说中了,真是在这里。”

是京城七君子之首的温如晦。

他后面跟着的,是他好友——齐国公世子,齐景暄。

由于后者双目失明,有个贴身小厮,名唤“小召”的,紧紧跟在后面,提着小心叫“公子爷,前面三步有桌子,左一步有凳子……诗仙在左二右三直一。”

俞锦熙笑骂道,“我还马七进五呢!”

“先生让人好找,竟一个人躲着到偏远的私家馆子里。若不是景暄记得你曾经念叨这家店主的火锅味道,猜您可能在,这会子学生竟是无头苍蝇!”

温如晦快步过来,恭敬的长身一礼,其他书友正常看:。

“你急什么,编纂的事情又不是一天完成,一口吃不了胖子,慢慢来嘛!店家,又来客了,也不必另摆了,再上猪灌肠、猪肾、猪肝、猪心、蹄筋、猪大肠、猪脑。对了,牛鞭有没有?给这两个年轻人来两条。”

说罢,笑眯眯的,“吃了,对你们有好处。”

温如晦愕然。

齐景暄被小召扶着坐下时,脸上带着淡淡的红晕,不知道是不是被“牛鞭”刺激的。

“先生责怪景暄?当初景暄是有一份私心,觉得先生才华绝世,诗集若能刊印成书,乃天下读书人之福气,便违了约定……”

“哼哼,我从来不跟猪脑一般计较。我若是你,白练了十年武艺,竟被毒得双目失明,行走都需人搀扶,早就找块豆腐撞死算了。你可别跟我说你的世子之位、兄弟之争什么,我懒得听!”

景暄垂下眼睑,神情似乎有些羞赧、无奈。

“小家伙,愣着敢什么,给你家主子猪心、猪肺吃,他需要大补。”

温如晦见状,求助的眼神投向了唯一的救星——俞清瑶。

俞清瑶愣了愣,才明白他的意思。可她真想说,我跟我父亲也不熟。他的脾性我还在适应中!劝解什么,饶了她吧!

“我那份原本呢?”

“已经托人,送与俞姑娘手上了。”

“哼,那印书的钱呢?你别是私吞了吧?”俞锦熙冷冷一笑,又让小召夹了猪大肠给他主子。可怜的小召,都快哭了,这些东西,不是为难人么!

“探花郎可别错怪我家世子,其他书友正常看:!早前真金白银抬到侯府的,可府上姑娘说,无功不受禄,怎么也不肯接受。所以……”

“所以什么?就私吞了?趁我不在,欺负我女儿是吧!”

咄咄逼人。

俞清瑶还是第一次见父亲这样一面,他对母亲的族人,都是亲切热络的啊!为什么对景暄特别呢?

“当日景暄知道俞姑娘不肯收,就以她的名义,把那笔钱转到惠人局,用来救济百姓。这一年来,陆陆续续,差不多救了一二千无家可归、无病吃药的妇孺。”

“哼哼,这还差不多。”

小召松了口气,总算不用夹可怕东西给他家世子吃了。

但俞锦熙慢悠悠的,一句话说得齐景暄立刻站起来,变了颜色。

“我女儿在你府里差点出了大事,你怎么解释?”

“先生明鉴,景暄绝对没有危害俞姑娘意思。”

“我管你有没有!反正我女儿在你府里受了大惊吓,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吃完火锅,你就走吧,再也不要来找我。”

景暄垂下头,幽深的眸子一下子黯淡无光。

小召实在忍不住,“探花郎,不能怪我家世子啊!当初是您说,不要公开你们之间的交情,我家世子才处处隐瞒啊!再说,是灵芝郡主害人……”

“说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女儿在你府上受惊,而你毫无作为的事实。我叫你隐瞒,你就一直瞒着,眼看着我女儿差点落入虎口,一声不吭?我教你兵法阵法,可没想你冷漠至此!”(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