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牢记 ) ( 请牢记 )大家该做什么的都还在做着什么,耳朵却不由自主地竖了起来,听到徐莹开口,纷纷沉默。开 心 文 学
众所周知,太子妃是个暴脾气,尤其在世家女的圈子里,鄙视这样的太子妃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世家再被土鳖们鄙视,也有许多优点,其中一条就是没那么简单粗暴。就在大家对她下了这么个判语之后,太子妃居然在口头上讨了淑妃的便宜,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大家都震惊了。
江阴大长公主今天没来,她基本上就不怎么出现在这样的场合里,到场的是徐莹的母亲郡主萧氏。淑妃这样为难她的女儿,萧氏的心情是愤怒的,然而大家都是骂人不吐脏字,她也不好强代女儿出头,以后的路,得徐莹自己走。待徐莹反击,萧氏又变成一脸得意,切,以为我女儿好欺负啊?
淑妃VS徐莹。
徐莹胜!
谁说武力值高的妹子智力值就低了?又不是玩网游,属性点有限!就算属性有限制,还有装备来补齐呢,如果装备还不够,大家还可以组队。
淑妃吃瘪,震惊全场。许多人把原本准备好的台词又给咽了下去,装作什么也没听到。
庆林长公主心下了然,这只是一个开始,也算是吹响了对付太子的号角了。新太子与废太子还不一样,废太子占据礼法,新太子则只是皇帝觉得合适,废太子的老婆孩子是加分项,新太子的老婆就……但是,新太子没得罪郑靖业,相反,他有郑靖业的扶持。
而且,庆林长公主轻蔑地一笑,淑妃这群蠢货,根本看不透形势。当初能够废掉太子,靠的是大家一起跟皇帝哭啊,当时有个战斗力强大的苗妃,现在你看苗妃动了吗?圣人对后宫已经失去兴趣了,他的兴趣全在新太子身上了。
庆林长公主也就顺势打一个圆场:“太子妃还年轻,人又聪慧,现在已经做得很好了,以后只会更好,将来日子还长着呢。”
苗妃确实长进了,冷眼看淑妃挑徐莹结果被反攻,即使暗讽小老婆什么的,她也没吭气。她比淑妃更尴尬才对,她管过后宫,即便如此,苗妃还是慢悠悠地剥了个荔枝慢慢吃。
再看贤妃,她已经与妹妹沈婕妤、女儿荣安公主聊上了,儿媳燕王妃却略有些沉默。现场的气氛又恢复了正常,徐莹微笑着道:“今年荷花开得可好呢。”
看来谁都不是傻子,你跟徐莹这个二货对掐能有什么好?下了她的面子,你的面子也没了,得不偿失,反让别人渔人得利。想一身干净地退场,也要看你有没有那个本事。
淑妃到底是在宫中混得久了的人,一时激动失了分寸,很快又恢复了正常。郑琰猜得不错,庆林长公主也没想错,大家对于新太子也都憋着一口气呢,早就想动手了,就是一直没找着机会。萧令先刚刚议政,就算他是个坏人,也还没来得及做什么事,捏不着把柄,他娘家亲戚死绝,想找个拖后腿的都没有!老天爷送了个徐莹来,这丫头傻啊,闹了那么一出。真是个好突破口!
上一回让郑琰找了个东宫风水不好的借口来,现在要是太子妃再生事,那就不是风水不好了吧?撕开这一道口子,他们就能顺着裂纹把东宫给撕碎。
谁想到徐莹改了攻击模式,比淑妃还能说阴话。淑妃被噎了一大把,她的命不错,还有两个儿媳妇可以帮忙,魏王妃叶氏从来都是一个八面玲珑的女人,顺着庆林长公主的话往下说:“可不是么,太子还年轻呢。”
徐莹皮笑肉不笑地答道:“不比呢,她如何有条件接受教育?婚后虽有秦越教了一些,现在也仅限于认得几个名字,她根本就不会作诗。蔡氏是个实在人,很痛快地就承认了:“我大字也不识几个,是不会作诗的。”
想取笑啊?爷还不伺候了,爷连卷子都不接,你连取笑我交白卷的机会都木有!
林氏亲自上阵了:“夫人何必谦虚呢?尊夫乃是太子太师,必是门风淳厚,学问高深的。”
戏肉来了,这是隔山打牛,通过老婆嘲讽老公。秦越是太子老师,自己老婆却是个文盲,这个感觉难道不是很微妙吗?
杜氏有心帮蔡氏说话,还真不太好开口。有心拉自己这边儿的人一起不写吧,那这场宴会就不太好收场。吹响战斗的号角,大家都不怕,问题是现在需要维稳,不要分裂。就算想报复,也得等太子站稳了脚跟再说。姜氏等想说自己也不会写,正要出头,被杜氏给瞪了回去:你们想展现自己的土鳖粗俗没品味吗?
蔡氏虽然穿得土气了些,做人却很不土气:“我们不弄虚的,实话实说而已。我们家是门风淳厚,有学问的是我们家老头子,跟做不做太子太师没关系。”
顾氏正色道:“夫人此言差矣,子女幼时,全赖父母言传身教,郎君们在外打拼,娘子们身肩重责。无知的母亲,怎么能教好孩子呢?孩子不好,怎么能延续家风呢?”
男人那边诗已写就,发现女人那里安静了下来,开始铺纸,皇帝派人去看是怎么一回事。
内侍回来有一说一地学了刚才的对话,男人们的脸上果然展现了非常微妙的表情。有人不但看秦越还看了看郑靖业,郑靖业的老婆也是个半文盲啊,很多暴发户的老婆都文盲来的。相反,世家女那是要文化有文化,要才情有才情。唉呀呀,早些年怎么没人想到这么损的招儿呢?
秦越愤怒地红了脖子,萧令先也是气愤难平,郑靖业表情不变,眼神已经很人很害怕了,却都不能说什么。欲待辩解,又不好辩,完全陷入了刚才淑妃的境地。
男人连酒都不喝了,专门关注这边的事态发展,怀恩周到地悄声派人:“去,接着听。”皇帝权当没看见他的小动作,皇帝也想知道啊。
————————————————————————————————————————
消息很快传来。
徐莹不能让人搅黄了她的宴会,为蔡氏开解:“夫人高义,让封诰于婆母,比那些只知道酸文假醋的人强多了。”
顾氏脾气也上来了,冷冷地道:“嫡庶有别,纵得诰命,那也是个婢妾,并非正经婆母。开此恶例,谁人敢嫁女于庶子?如何结两姓之好?太子妃一言一行,皆当为妇人表率,还望慎言!”
徐莹噎住了。
陈庆成的妻子夏氏,乃是前太子妃的母亲,心中非常为自己女儿不值,徐莹吃瘪,她很开心,为顾氏助阵道:“阿顾言之有理。”世家女眷纷纷赞同,纵是庆林长公主,也不得不点头。
郑琰懒洋洋地趴在她嫂子胳膊上:“真是奇了怪了,难道是我刚才睡着了听漏了什么?怎么从作诗就能说到嫡庶了?”
萧氏是来散心的,结果被扫了兴,心情也差,摸着郑琰的脑袋轻声道:“有人心眼儿十八弯,弯岔道了罢。”
郑琰“哦”了一声:“原来是这样啊——”
叶氏一听郑琰开口,原本想看笑话的心全熄了。生怕这位祖宗再借机生点什么事来把自家给捎带上,搜肠刮肚想打个圆场,急得跟什么似的。够资格来参加的命妇,年龄至少在三十以上,一个个操心家务养儿子打老公都来不及了,有时间继续读书的人少之又少,都是在啃老本儿。跟郑琰打嘴炮,找死!
事实上,看到郑琰开口,很多人已经恨不得抽自己的嘴巴了,让你嘴贱,让你脑抽,让你眼残,居然没看到她在这里!郑琰的嘴巴,轻易不开骂人之口,开了,必然要你死得凄凉,看她收拾过的人现在都在哪儿?从此与人类社会隔绝了都。
现在这个名单上又要添上这么几个了,虽然是自家战友,未免兔死狐悲,却也不敢去招惹郑琰了。
郑琰话还没完呢,不是她那啥,知母莫若女,杜氏是个半文盲啊!这一回逃过了,还有下回,让人捏住了,不说嫡庶,只让你作个诗,然后嘲笑一下。郑琰可受不了这个!她得拿诗文说事儿才行。
郑琰才不管你悲伤不悲伤呢,接着往下说:“那别拐了,还说正题吧。作什么诗啊?先说好了,我是不会的啊。”
庆林长公主与她亲厚,给她搭台子:“你读了那么多的书,怎么就不会了?书白读了你,跟我回去,叫你先生收拾你。”
郑琰无赖地一笑:“我读书是为了明理,又不是为了显摆,更不是非要拉着不会作的人来作衬托,看人出丑。圣人作诗那样烂,对着个不识字的人,也显得高明了呢。踩人上位,有意思么?读书而不能胸襟宽广,就别丢读书人的脸了。四处显摆惹人厌,只可惜学问二字本无罪,平白被抹了一把黑,叫人觉得能写会看的都是小心眼儿。分明是人品有问题,跟学问哪有半点关系?”
顾氏一张脸胀得通红,求救似地看向林氏。林氏装死。
徐莹顾东西而言他:“成了成了,不过是作着玩的,谁还能写篇传颂千古的诗文呢?愿意写的就写,不愿意写的就罢。顾夫人首倡,自是要写的,还有吗?”她绝对是故意的,郑琰刚说完“显摆”,她就把顾氏给踢出来供参观。
郑琰摆手:“我是不行的,你看我什么时候作过诗了?”
徐莹终于忍不住了:“懒死你,哼!”
“哈!”
众人不敢相逼,你这货没作过诗,你那学问全用来骂人了是吧?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郑琰后来还真是骂人骂出个名篇来,无数正义之正研究文中的大义凛然之词,许多腹黑政客琢磨里面的黑手,最可怜的是好多小孩子,上古文课居然还要全文背诵。这种感觉,好坑爹。
郑琰折了许多人的面子,言辞之犀利刻薄让人吐血。一向非常不喜欢这样女人的皇太子,心里对她伸了个大拇指。萧令先挺敬重蔡氏的,蔡氏受辱,他满腔愤怒。以他日益增加的政治素养也看了出来,这是他、东宫群体被挑战的信号,必须打回去!郑琰做到了,萧令先颇为开心。同时,徐莹的成长也让他有些欣喜。这两个女人,虽然野了一点,还是有可爱之处的。
两边谁都没再提这一茬儿,互相打了个哈哈,表示选择性遗忘了这件事情。但是,顾氏估计短时间内是没脸出现在社交场合了。
又一个受害者出现了,郑家丫头真心凶残!
郭氏挺开心地捏着小姑子的脸:“你又胖了,又做什么好吃的了?”
“想吃啊,到我那里吃去,都跟五郎说好了。”
“你没忘就成。”郭氏答应得痛快。
萧氏也来凑热闹:“七娘要五哥五嫂,就忘了六哥六嫂了。”
“我这不是想分开了请,郑重嘛。”又与萧氏约了时间。
被杜氏隔空指了一指,郑琰吐了吐舌头。
下面的宴会就明显的各怀鬼胎,形势被放到了台面上来,很多人都吃得不开心。郑琰才不管那些,跟嫂子们研究菜谱去了。
————————————————————————————————————————
宴会结束,郑琰理所当然地被拎回了娘家。
郑靖业大力表扬了女儿一番:“今天做得很对,”又提醒,“以后要小心了,他们那些人不会善罢甘休的,他们意在东宫,还想故技重施呢。”
“有什么风声么?”
“有人在搜集东宫的短处。”
“那要怎么办?”
郑靖业笑了:“你怎么傻了?十七郎才多大?就是想做坏事,也还来不及呢。没有把握,我怎么会同意做太子太傅?”
这位是拍黑砖整黑历史的祖宗,他查不出来的,百分之九十九是没有。
郑琰抚了抚裙摆:“那我就放心了。”
“放心什么呀,给我把太子妃紧紧盯好了,别让她再犯错。夫妻一体,太子妃糊涂,太子也难说清楚。”
“哦。”
“你要宴请五郎六郎?”
“是啊,一家人嘛!”
郑靖业非常不痛快地拍了女儿脑袋一巴掌:“你老子不跟你一家人啊?”
郑琰道:“我这正准备着,好给您惊喜呢,这自己追着讨债,成什么话啊?”
郑靖业头疼地道:“说你一句,你有八百句等着,你才是我的债主。去吧去吧,把女婿叫来。”
“嗳~”
郑靖业与池脩之说的,也大概就是那么些。回到家里,郑琰还是跟池脩之交换了一下情报,果然没有什么误差。池脩之还缀上了一句:“据我看,也差不多了。这么说来,圣人那里还真是收到了几份弹劾东宫官员无状的折子呢,事实倒是无关痛痒,看来也是征兆了。”
“我都没听说过。”郑琰突然发现,她对于朝局动向,渐渐开始两眼一抹黑了。在娘家的时候,她有大把的时候往外跑了去探听,还可以到郑靖业那里接受教育。出嫁了,自己当家作主了,往外跑的虽然少了那么一点点,可是不应该这样……靠!终于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池脩之同学,不怎么跟她说朝政。
郑琰啃起了手指.xzsj8.头,这样不好,不好。
“怎么了?”池脩之把郑琰的手指.xzsj8.头拿开,托着她的下巴,看着她可怜兮兮的眼睛。
郑琰放心地把脑袋的重量都放到池脩之的手上:“这些我都不知道,你都不告诉我。”控诉控诉。
池脩之弯腰与她对视,也可怜兮兮地道:“我以后都跟你说,别生怕了,啊——”
有个开明的老公,实在是件幸福的事情。
作者有话要说:大部分的太子,好像都处在一个靶子的位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