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寿春城。
十一月的天气,淮南也下了一场雪,虽然积雪不厚,北风一吹依然非常寒冷。
这样的天气,很少有人外出,寻常百姓家都会呆在屋里生一盆火取暖,富贵人家则多半会烫上一壶酒暖暖身子。
郡府之中,曹昂正坐在书案前看着一本兵书,来形容就是——穷!穷的曹昂连酒都舍不得喝。
虽然淮泗在曹昂入主之后经过这四子桓,是曹昂的异母弟弟,父亲的爱妾卞氏所生,曹操的十几个儿子当中,除了曹昂,最富才干的就是这卞氏生下的四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曹冲!
这四个儿子,曹丕最大,今年已经十八岁,最小的曹冲今年只有九岁,因为四子是一母所生,平日里在一起关系很好,而对曹昂这个异母兄长,似乎亲近的只有曹丕曹子桓。
曹丕少有逸才,几岁的时候就广读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后来曹操认为天下兵荒马乱,便教曹丕射箭,曹丕六岁就已经学会,曹操又教他骑马,八岁时也已学成。
曹操被掳至河北之后,无疑加快了曹氏公子们的成长速度,曹丕天纵英才,十四岁就投身军营,如今年方十八,就已经握有一营条,交到曹昂手中。
看着字条,曹昂惊呆了,脱口呼出:“什么?俘敌三万余,斩杀十余万众?数部鲜卑丧胆降服?这……怎么可能?”汉人历次对草原民族所打的胜仗,战果最辉煌的无疑是汉武帝时的河西之战。
前121年春三月,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万骑从陇西出发奔河西走廊,西过焉支山千余里,杀折兰王,较卢侯王,俘浑邪王及其部众万余人,大胜。夏季,霍去病又率数万骑从北地出发,西经祁连山深入匈奴腹地二千里,俘单桓王、酋涂王及相国3000、杀敌3万余。
那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胜,最终也只是杀敌三万余,迫使浑邪王和休屠王四万余人降汉,可是和张辽此次北伐取得的战果相比起来,简直小巫见大巫!
这样一个消息,让曹昂的心情复杂到难以形容,如果只是作为一个汉人,曹昂当然会为了对鲜卑的这样一场大胜而高兴,可偏偏曹昂的身份是一个诸侯,而且还是文远的对手!现在张辽大胜而归了,天下群雄即将再一次面对张辽的锐利兵锋!
曹昂看向司马懿道:“那是不是要不了多久,张辽就会南征?”
司马懿神情肃穆,点头道:“是啊,鲜卑人下面早已经不成气候了,张辽从此再无北顾之忧……”
“……”曹昂沉默低头,张辽自从官渡一战之后,张辽前后因科举事件和北方鲜卑的威胁,已经五年未曾南顾了,这五年时间,确实让曹昂这些割据势力获得了些许喘息的功夫。可现在,已经再无后顾之忧的张辽,下一步会将战火燃向何处?
曹昂也不是愚钝之人,沉默半晌凝重道:“军师今天告诉我这个事情,是不是想说张辽下一步的目标会是此处?”
司马懿一双鹰目看着曹昂,凝重点头道:“正是,主公……”
曹昂面色一变,腿弯一软坐到在席上,摇头叹息一声道:“来了,终归还是来了呢!”
看着他这个样子,一旁的曹丕眼中不为人察觉的闪过一丝鄙夷神情。
惊慌失措了好一阵,曹昂才满心希冀的问道:“若张辽大军南下,军师可有良策退敌?”
曹丕一旁道:“这仗还没打呢,大哥何须如此惊慌?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别说张辽没来,若真引兵前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便是……”
曹昂摆首道:“你是没见识过张辽麾下军队的厉害,才说的如此轻松,连父亲都败给了张辽,何况我等?”提到曹操,曹昂陡然惊觉!抬头看向司马懿,而司马懿此时也正看着曹昂目不转睛。
曹昂心里一惊,难道张辽会拿父亲要挟自己投降吗?其实曹昂早就预料会有这么一天了,张辽留着父亲不杀而是软禁起来,大概等的就是这么一天吧。如果能依靠曹操这个筹码兵不血刃让自己降服,这个不花任何代价的手段换做是曹昂自己也会毫不犹豫的运用,如果是那样的话,自己又当何以自处?
其实从内心深处,曹昂甚至是有些希望父亲出面劝降的,如果真是父亲的意思,曹昂会毫不犹豫选择答应,可关键曹昂不确定父亲会不会这么做,他会为了家人,放弃自己毕生的志向吗?而如果是在张辽的胁迫下让自己降服,那自己还该不该答应呢?
想着想着,曹昂的脑子,已经一团乱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