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除了两个小丫头和唐婉,剩下的都是工程师,略一思索就明白了梁远话里的含义,和这套新系统的好处。开 心 文 学
王欣看着李远玲说道:“李姐,我越来越佩服你了,小远这种……人才,真不知道李姐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对于这种问题李远玲也只能无奈摇头,从梁远发明了空调扇之后,李远玲私下也和梁江平讨论过数次,都搞不清儿子在工程应用上的天才到底是怎么来的,最后只能归结到从小在家庭里的耳闻目染,和两人的放手式教育。
“王欣姐,你刚刚是想说怪胎吧。”梁远笑着问道。
“你本来就是,还用王欣说么”李远玲揉了揉梁远的头发说道
梁远一直管不到三十岁的王欣叫姐姐,而王欣和李远玲之间也是姐妹相称,李远玲发现后觉得这辈份乱的不像话,纠正了梁远几次,可惜毫无效果,到了后来凡是科技园比较年轻的女xìng,梁远统统称为姐姐,最后无奈的李远玲也只能由着梁远随口乱叫。
几个人在科技园的参展灯组区域呆了很长时间,出了帆布围栏后又看了燃机实验室提供的走马灯,看过芯片实验室的火车大沙盘后,两个小丫头的眼光明显“刁”了起来,对一些靠造型吸引眼球的灯饰兴致缺缺。
梁远对着两个小丫头,把燃机实验室糊弄出来的走马灯大肆批判了一番,听得两只萝莉频频点头。结果被李远玲修理了一顿。
逛完灯展,从南湖公园出来已经夜深,李远玲和唐婉好久不见把唐婉又拽回909小区,两个小丫头对这种决定自然是双手赞成。
几人回到科技园把白天采购的物品搬上车,却发现伏尔加的后备箱有些不够用,只好把一部分商品放在了后座。变小了的后座两只萝莉自然挤不进去,在科技园门口等了一会也没看到出租车。最后唐婉决定一个小丫头和梁远挤在前边,剩下的空间三个人勉强能坐下来。
面对这种问题结果连猜都不用,宁婉菲直接钻进了伏尔加的后门。
清爽馨香的气息萦绕在鼻端。抱着怀里软玉一样的娇躯,梁远觉得心脏通通的乱跳,虽然平rì里偶尔也会和宁婉嘉耳鬓厮磨。可在唐婉眼前还是有些心情紧张,毕竟当着老丈母娘搂着人家闺女总是有些心虚的。
到是宁婉嘉毫无异样,找了个舒服的位置靠在梁远怀里,一脸的笑容,连大大的眼睛都弯了起来。
“远玲,真不知道你怎么教育小远的,我看芯片实验的那些人对小远是真心服气。”唐婉有些感慨的说道。
“今年过年回家,我把小远的事情和老爷子细细的说了一遍,把老爷子听得兴趣大起,让我转达小远。rì后去北平一定要去木樨地转一转”唐婉说道。
梁远抓了抓头发说道:“宁姨,唐老也是国家领导人呢,我有些紧张呢。”
“紧张什么,又不是上前线,宁姨才不信你会紧张呢。”唐婉伸手揉了揉梁远的头发。
“姥爷是很亲切的一个人呢。”宁婉嘉趴在梁远耳边小声说道。
梁远听着唐婉开着玩笑。心中却有些,而另一家则是大型的央企,是当年苏联援建的国家重点铁路信号制造企业。
对于盛京路局来说,路局的信号厂才是亲儿子,另一家企业虽然同为路内企业,也只是保持着不咸不淡的关系,只有铁道部的统一的计划采购和自家信号厂生产不了的东西,路局才会盛京信号厂产生交集。
因此当梁海平提出25S型车底的升级计划后,路局的第一反应就是把好事划拉到自家锅里,刘长河直接把路局的下属企业推荐给了梁海平。
双方第一次见面时气氛比较融洽,当时梁海平正在整合当年分拆到盛京的机车厂分厂,虽说严格的管理使无数人抱怨连连,不过看在钱途的份上,也只是限于口头抱怨,比路局高出一大截的工资还是很让分厂的职工扬眉吐气。同时也使东北机车厂的形象在路局内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因此信号厂对苏良宇等人十分客气,谈话上也是有啥说啥,对实验室方面的问题解答的十分尽心。
刚开始双方只是把话题局限在以25S型车底为中心的技术升级改造上,随着后期接触的增多,信号厂发现交流的主力苏良宇等人和东北机车根本就是两回事,可以说25S型车的升级计划,完全是为了推广芯片实验室研发的HT680芯片而搞出的计划。
终于弄明白事情主次的路局信号厂却如获至宝,热情大起,搞清事实后不到三天,信号厂的厂长潘洪和总工孟显达就登门拜访了苏良宇,提出在芯片实验室TH680芯片的基础上,研发国产的铁路先进信号控制系统。(未完待续。。)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