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好大一个圈子
在梁远从深圳回来之前,盛京刚刚下了一场大雪,紧挨着科技园的南湖公园银装素裹,数千米宽的冰封湖面上,被清理出了数个环形滑冰场,由于不是假rì,只有寥寥数人在冰场上悠然的滑行着。
南湖科技园经过两个多月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原来印刷厂的建筑只留下了一间米黄sè的三层办公楼,剩下的都被梁远指挥着扒掉,换上了钢结构的白sè平顶建筑。
梁远端着咖啡,靠在苏良宇办公室的暖气上,看着窗外错落有致的松树说道:“老苏,你说这树是不是有些种的密了,我看应该砍掉几根。”
“这话最好别让你小叔听见。”苏良宇笑着说道。“还不是你夏天说的,树一根都不准砍越多越好,最好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绿sè。”
“海平废了老大的劲,才把这批从棋盘山那边移植过来了的松树弄活,你居然说砍掉几根”苏良宇看着梁远嘿嘿的笑了几声。
“老苏,你该不会告密吧”梁远笑嘻嘻的说道。
“我哪有那闲心。”苏良宇哭笑不得的说道。
“不过小远,你今天怎么这么闲,跑我这边呆了一下午。”苏良宇好奇的问道。
“我有两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老苏打算先听哪个?”
苏良宇哈哈一笑说道:“我这个人以前是有名的开饷三天乐,当然要选先听好消息了。”
“好消息是我们成功控股了一家银行,还有东北机车厂的双层车底成功通过部里的环线测试。”梁远笑吟吟的说道。
“控股银行这么快就让你办成了。”苏良宇惊讶的说道。
在美国呆了许多年的苏良宇对银行的作用十分了解。看看控制美国经济的华尔街什么人最多,就知道银行的威力和作用了。
梁远点了点头说道:“老苏,安心研究吧,只要实验室能搞出来,我们就会找人投资生产,产、学、研一体化我们已经完成两个环节了”
苏良宇十分兴奋的搓了搓手说道:“这个消息简直太好了,小远说说坏消息吧。有这个好消息打底,什么坏消息都无所谓了。”
“坏消息是这家银行非常、非常、非常的穷,甚至比我们还穷。”梁远苦笑着说道。
刚刚开创的深圳联合信用银行可以说是筚路蓝缕。目前整个银行只有的一部运钞车,还是用普通小货车改造而成。运钞车不够用,当某个支行急需调取现金时。金库管理员甚至使用自行车来运送。
在联合银行没换总部之前,金库狭小没地方,一些小额面值的钞票只好存放在员工家里保管。银行的保卫科更是寒酸得让人唏嘘。整个保卫科只有7个人,其中二十四小时库房守库jǐng员游戏而已,在特殊情况下只能参考不能当真的。”
“小叔。在我眼里双层车底的成本就三项原料,水电,人工,剩下的税费、折旧什么的先都不要考虑。”
若是玩资产游戏,单东北机车厂从部队引进的设备至少价值六个亿,双层车底也差不多花了近一个亿。当然还可以把243型机头也扯进来,包括在东德投资购物中心,把所有的东德引进项目都合并到一个一揽子协议里边,这样还能算出来四、五个亿。而仅此几项东北机车厂每年的资产折旧就得上亿元,按正规的财务报表,这些都要打进双层车底的成本里边去。
南京厂的双层车底报价280万一辆,是因为南京厂自己不能生产钢材、轮对、转向架。南京厂的双层车底,车体钢材是武汉钢铁厂生产的,列车轮对是马鞍山钢铁厂的,转向架是长chūn客车厂提供的,单购买这三样原料和部件,南京厂至少要付出140万。
而东北机车厂的这三样原料和部件,所支付的成本仅仅是从本溪南芬矿务局以200元/吨的价格,购买160吨铁矿石的价钱而已。
整个东北机车厂和在东德引进的车底技术,差不多都是梁远空手翻出来的资产,除去所有因素,东北机车厂一节双层车底的真实造价,人工、物料、水电消耗加起来只需要70万元。
“小叔,我和你说去路局谈编组租赁,其实是看上路局今年手里握的利润了,既然刘长河对这个提议感兴趣,就表示路局今年没少赚。”
1987年,后世央企盈利能力排名第二、第三的两桶油还在荒原上喝西北风,而最能赚钱的10086根本没有降生。运煤的大秦铁路刚刚通车,靠煤矿发家的神华集团还在山西窝着,长chūn一汽还在老实的生产老解放。除了牛逼哄哄的铁老大,全国能拿出几个亿现金的企业还真不多。
“深圳联合银行的情况小叔也知道,对资金是极度的需求。因此我打算在路局那边搞出来几个亿,然后存到联合银行去,这样联合银行起步的难度会小很多。刘长河今年能拿出来多少钱?”梁远好奇的问道用一百块去赚四百块和用五百块去赚四百块,两者的难度将是天壤之别。
梁海平伸出四根手指晃了晃。梁远看着梁海平的手指长出了一口气,每年四个亿,五年就是二十个亿。91年国家开发浦东时,自己至少给深圳联合银行搞来了十六个亿的资金,剩下的林建要是还搞不定,联合银行的行长位置就别想再坐了。
“小叔,我估算过,每辆双层车底的生产费用也就70万元左右”
“小远,你说的那个是纯粹原料成本,当成造价算是不科学的”梁海平说道。
“小叔,这大半年我做的这些事情什么时候科学过?”梁远笑吟吟的问道。
看着梁海平无奈的摇了摇头,梁远继续说道:“四十个编组需要生产费用五亿元左右,车厂每个月能生产三个编组。”
“小叔,原来车厂分出去的那块路局同意合并了吧?”梁远问道“嗯,同意了。”梁海平点了点头。
“分出去的职工得先和我们磨合一阵子,暂时用不上。”梁远嘀咕了一句。
“维持机车厂生产运转,每个月只需要三千万就足够了,小叔,明年绥芬河大市场每个月的化肥利润都交给机车厂,用于生产双层车底。”梁远说道。
“路局租赁车底的资金就存在联合银行,用于银行开展金融业务。”
“小远,这么干机车厂账面上会严重亏损啊。”
梁远哈哈一笑说道:“小叔,那不叫亏损那叫应收帐款,做企业哪有包赚钱没风险的,当初承包时老梁同志不是说了嘛,只要保证职工开资就随便折腾。”
“再说我又没说租赁公司不给机车厂钱,只不过是过段时间罢了,只要车底没有问题,这笔购车款早晚会划到机车厂账上的,再说车底得跑三十万公里无大事故,才会正式通过铁道部的定型,晚给几天钱,于情于理都能说得通嘛。”
梁海平这才搞明白,梁远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根本目的是为了给深圳联合银行拉存款。
对于机车厂的职工来说,只要能把现在的福利待遇维持下去,没人会管厂子有多少应收帐款,对于刘长河来说,得到入股车厂的那点盈利,和直接给路局换四十个编组对自己仕途的帮助,孰轻孰重是个再简单不过的选择了。
至于铁道部是鞭长莫及,无论机车厂或是路局都有足够的dú lìxìng,来推动租赁计划的实现,因此就算有什么意见暂时也只能干看着。
“小叔,明年机车厂巨亏,到时候打厂子主意的苍蝇就会少很多,唯一损失的大概就是外界对小叔能力的评价,那时会降低很多的。”梁远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