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牢记 ) ( 请牢记 ) 朱府内,今晚的盛宴好不热闹。开 心 文 学 朱昆的四个儿子全被叫上了餐桌,但是孙辈上桌的却只有朱少明一人,其他孙辈只能干瞪眼的坐在外面听着里面的欢声笑语,尤其是那朱少明发出来的极度嚣张的声音,听之让人作呕。
“光弟,你觉得那朱少明到京城是不是来跟我们抢地位的!你知道爷爷善良大度的!”朱少志与朱少光两人蹲坐在阶梯上,屁股旁边放了一小坛子酒,两人一边唠嗑一边喝酒解乏,同时朱家孙辈,为何就他一人能上桌?把他们这些堂哥堂弟当什么了?[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朱少光醉眼朦胧,但并不代表他脑子就犯混,朱少明也好,你朱少志也好,你们爱争谁争去,我是保持中立的,他一直相信爷爷看中的是实力,是孙子们做出的成绩,而不是争宠换来的娇气,他朱家子孙定当像二爷爷那般征战沙场,扬我大明天威。而不是窝里横!这不是聪明才智,这是在让外人看笑话,本是同根生的兄弟,非得分出个你强我弱有何意思?不管孰强孰弱,在外头受了欺负,总是会想起自己是朱家后人。
朱少光点头笑笑,这个大哥,嫉妒心太重,容不得有人比他出色,这次的事情里,他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内幕,大哥朱少志陷害堂弟朱少明,而那延庆县的县令就是此次的牺牲品,不管其为官如何,他都是受了这等无妄之灾而身死,据他初步估计,延庆县县令的死与大哥托不了干系。
“来,喝酒,不想那烦忧之事!”朱少志举起酒坛子与堂弟少光碰了一下,哈哈一笑。别人都说他嫉妒心太重,怨他容不得别人,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那次只是开个玩笑,只是......那延庆县的县令不是他和少云杀的,可是当时的情景,不得不往朱少明身上栽赃嫁祸,唯有这样,他才能脱开干系。
夜色在今晚格外多情,满天繁星点缀在苍穹印照在广袤的大地上,这里朱府笙歌艳舞热闹非凡,而处德胜门的杨府却迎来了新年来的一场大火,翰林杨甚林慌慌张张之间将妻子给背出了火海,此刻的杨府在他和她的面前付诸一炬,这些都是皇上赐的那本帐薄招来的祸事。
.........................
“来,少明,这么些年,你们一家子受苦了,大伯敬你一杯!”大儿子朱凌鹏哈哈一笑,这个二叔的孙子倒是个人中龙凤,眉眼分明,俊眉星目,难怪太后要将兰公主嫁给少明的,他要有女儿他也嫁,呵呵!喝迷糊了,他要是有女儿也嫁不了不是!他敬这一杯酒其一呢,表示自己对二叔后人的照顾不周,这么多年也没去打听过,其二,是想为那逆子求求情。往日只知他深受皇上恩宠,如今看来,事实不但如此,前途更是一片光明,那么此消彼长之下,少志的处境就危险了。
“大伯父,您太客气了!我这次上京只是小住几日,之后便回老家!”朱少明站起身来回以一礼,他上京城不是来争权夺势的,更不是来耀武扬威,他,闲散人一个,保护自己在乎的人,不让自己的利益受到伤害,仅此而已,也许有人将他朱少明看成是死敌或是狂妄得不可一世,其实很多时候他都是被迫无奈才那么做的。
“什么,朱兄,你说你要回老家?”朱祁镇第一个不答应,太后都钦定了你就是我姐夫,还有也是朕钦定的今科状元,你要是走了,撒下一堆烂摊子,让朕如何去收拾,你朱少明可知君无戏言,太后说的话更是雷打不动的懿旨,你若胆敢抗旨,朕定斩不饶!哼!朱祁镇站起身指指朱少明,气得说不话来,这个朱少明真是不知好歹,他自己也知道朱少明此番上京是为救朋友,但是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已经不是救朋友那么简单,它关乎到江山社稷,关乎黎民百姓,你朱少明就想临阵脱逃,想得美!朕后面还有一系列的手段,你走了,谁来实施!
在座的各位纷纷猜测着朱少明这句话里隐藏的含义,难道朱少明真心要走,要知道在皇上面前说过的话可是不能更改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在他心里还未容纳这个朱家,在他心里还是嫉恨这个朱家的冷酷无情的,四个朱家第二代继承人脸上变得玩味起来,朱少明要走,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同时也是一个十分糟糕的消息,因为兰公主不可能远嫁到土木堡,那么势必会引起皇上对朱家的不满,如此一来,朱家又将陷入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这个朱少明,不愧就是传说中的朱少明啊!
站在朱祁镇右侧的王振则是在想,若是朱少明真的回老家倒也罢了,若是不回老家,那他可要在皇上面前参他一本,如此,他便是人头落地了却了他一桩愿望了,而且,里里可多王子也会因此嘉奖给他几大箱奇珍异宝,真是一举多得啊!朱少明啊朱少明,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自来投,那就别怪本总管对你辣手催命。
“少明,有什么原因,能告知四伯父吗?”朱凌江认真的看了一眼这个侄儿,若无原因,他根本不会说出如此鲁莽之事,但是什么事才会促使他这般说话不经过大脑呢!难道是家里面出事了?对于这个侄子,朱凌江还是抱有好感的,英杰总是招人喜欢的不是么?尽管这个英杰多次与朱家过不去,直到现在,当然,朱凌江不愿已恶意去猜测少明说出这话的目的,但是这话说出来给朱家带来的损失绝不是一星半点,若是朱少明答应留京,那么朱家在京城里的威望更能踏上极致,也算是皇亲国戚,试问在京城之上,谁又敢对他朱家不敬。
朱少明笑笑,不答。只是掉过头给了朱祁镇一个安心的眼神之后继续盯着朱太师,这个在血缘关系里是他大爷爷的老人。他朱少明向来喜欢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就是这样一群人将他圈在了京城,让他无法施展拳脚,更是数不尽的暗箭无时不刻的向他袭来,他自问没得罪多少人吧!他只是初来乍到,讨讨生活,为何有那么多人总和他过不去呢!
朱昆眼皮子一跳,这个侄孙可不是那么好对付啊!先前与王振的交锋是为着朱家,这一转眼就将矛头又对准了朱家,这样一个矛盾的年轻人,让人看不透,朱昆活了一辈子,还是头一次对一个才十迹似曾相识却不知在哪见过。朱昆一把夺过纸条,狂放的字迹初印眼帘,‘哐当’一声,朱昆跌坐在椅子上,手脚牙齿不停的哆嗦,嘴里还不停的念叨:“二弟,二弟!”忽然想到什么又跑至窗边,依旧望不到人。
那张纸条上赫然写着:
得饶人处且饶人,善终自有善始因。
如闻男儿立锥地,当持铁武卫将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