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无弹出广告( 请牢记 ) ( 请牢记 ) 樊楼上下,自许风流的文人三,来日必定名扬天下”杜迁打了个哈哈,倒是没想到一代名将给高俅当过护卫……有点屈才了
“承仙师吉言”韩世忠领着杜迁林冲来到二楼最里一间屋子,打开门也没进去,和两个家丁打扮的护卫守在门口想到一代名将给自己开门领路,杜迁就觉得倍儿有面子,脚下飘飘然和林冲跨进了门
这间屋子比起高俅书房还要大上两倍不止,装饰华贵,铺了大红地毯,屋内饰物无一不是精品,还有香炉生烟,颇有几分典雅气质四,经过高俅介绍才知道,眼前这个大约四十多岁的宦官是一旁童贯的师父,军功卓越,曾带兵收服兰州,并一己之力独战西夏二十八名高手,酣战七天七夜,将他们大败而逃,而后千里追击,尽数击杀,从此名震四方,西夏高手是闻之而逃
一旁林冲见了李宪大为震惊,武修之路何其困难,李宪的修为让他大受打击的同时多少又有些感悟林冲口称前辈,虽然看起来李宪没比他大几岁,但实则不然,武修者因为强身固体,大多容貌不变,李宪是其中高手,自然不会是表面看上去这么年轻
杜迁恍然,难怪见到李宪时总觉得他身上有种若有若无的气息,现在想来,恐怕是刻意隐藏自身修为杜迁脸色一整,肃然起敬,武修者四重境界,李宪怕是已经步入最后一重炼魂,其武学造诣可以说是深不可测,杜迁知道自己只论武艺,绝对不是他的对手杜迁认识的人里,恐怕只有鲁智深才能稳压他一头,就是武松也比不过他
杜迁肃然起敬之余,又叹息不已敬佩是因为童贯和李宪身残志坚,比起只知道祸国殃民的前辈十常侍要好太多了可惜则是不论什么朝代,宦官大多不受待见,就好比眼前的李宪,收服兰州,独战西夏高手,大扬国威,这是何等功劳,偏偏史书上对他一笔带过童贯也是一样,因为是宦官出身,所以功绩都被忽视,留下的则是偏见鄙言,一生戎马,开疆扩土,收复失地,这么大的功绩都没有名留青史,反而被称为‘六贼’,遭后人唾弃杜迁心思起伏,最后默默叹了口气,世人多愚昧
一番引荐之后,几人也算认识了之后琴瑟歌舞,几人围坐在桌上,相谈甚欢
酒桌上,杜迁环顾四周,不禁感到有些好笑,在史书上这一桌子都不是好东西,林冲除外但凡在这张桌子上的,都是在史书上有过几笔的人物,当然他们不是名留青史,而是遗臭万年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他们坐一桌,杜迁肯定也逃不了骂名他仿佛看到了史书上有这么一篇记载:某年某月,蔡京、高俅、童贯等宴请妖道杜迁迁本济州人氏,逃难汴梁,结识高俅,二人臭味相投,引为知己杜迁后学艺十数载,复遇高俅,以妖术相辅,祸害京师,以至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就算如此,杜迁也不在意他虽没有鲁智深那等胸襟,但是名声两字早就不在意了名声如粪土,不屑仁者讥,世人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
一番恭维之后,才进入正题,这次宴请高俅不过是个牵线搭桥的陪客,也没蔡京和童贯多少事,他们两和高俅一样,是来陪酒的真正的主人是李宪,他想通过高俅结实杜迁四人
“明人不说暗话,我看两位也不是虚伪人,李某就直言了想我大宋王朝精兵无数,良将上千,国力强盛,旷古绝今但奈何四方宵小蠢蠢欲动,不识时务,都想在我大宋身上分一杯羹有道是位卑未敢忘忧国,李某虽是个武夫,但也知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每念及四方群狼,李某都是寝食难安前日听太尉提起杜兄弟大名,才知道你和大相国寺智深大师渊源深厚,是结义兄弟,李某这才厚颜托太尉宴请想令兄佛法高深,又有林教头这等本领高强的义弟,大好之身何不报效国家,他日流芳百世,岂不美哉?”没见到鲁智深和武松,多少都有些遗憾,但李宪还是很满意,只因杜迁和林冲听到他是个宦官时,没有任何鄙夷,反而愈加敬佩
杜迁听到这就明白了,无非是看上了自己兄弟四人的本事要说鞠躬尽瘁,为国为民,死而后已,杜迁从来没想过虽然杜迁经常说善有善报,但他也知道这都是糊弄人的,你为他抛头颅洒热血,他却拿你的血蘸馒头吃,这才是真实的世界,世人还不值得杜迁为他们拼死拼活何况长生之路就在眼前,没道理为他们拼命
杜迁不说话,林冲自然也不会说话兄弟四人里就属林冲心机最少,嘴最笨,说白了就是太老实林冲也知道自己这个算得上优点的缺点,所以每每遇到拿主意的时候,都是三位兄弟做主,他听着就行
酒桌上气氛压抑下来,高俅和蔡京、童贯也不说话,只有李宪目光炯炯盯着杜迁,显然也看出来,两人里是杜迁拿主意李宪也知道自己武夫一个,言语打动不了杜迁,使了个眼色让蔡京和童贯上,两人会意之后,张开三寸不烂之舌,一个劲儿吹捧仿佛杜迁要是同意了,立刻就能标功青史,永垂不朽不过杜迁是什么人,意志坚定岂是二人能说得动的,修道者我行我素,留去全凭一颗道心要他为朝廷效力,受制于人,那根本不可能
“我知道杜兄弟担心什么,无非是不愿受制于人,这点你且宽心,闻天阁中人都是来去自由而且杜兄弟要是入了闻天阁,朝廷也不会亏待你”
闻天阁就是大宋专门供奉高手的地方,位在京师,但具体地点不得而知鲁智深曾对杜迁提起过,其中也有不少高手,杜迁见过的毛脸道士就是其中之一鲁智深当时一带而过,杜迁也没怎么在意,认为闻天阁和他扯不上关系
“修行中人不看重凡间名利,但修行中人除了天资之外,还有四个要点必不可少财、侣、法、地,此四者缺一不可,若是杜兄弟答应了,闻天阁自然会双手奉上”李宪见杜迁还不说话,再次加大砝码其实按杜迁的实力,本不用这么费事,但是他后面还有鲁智深这尊大佛,所以李宪拉拢他也是不遗余力
财、侣、法、地,这四点杜迁也听过财就是钱、银子,炼丹要钱,炼器要钱,修行者也是人,也要吃喝拉撒,所以没钱就别想修行,老老实实种地才是正理;侣就是道友,修行也不能一个人,闭门造车,没人验证自己所学,独学无友,孤陋寡闻,走火入魔都没人救你;法就是修炼经验和方法,这个比较贵重,一般都是师徒口口相传,也最能打动杜迁,毕竟两位师父指点他不多,万事都靠他自己,鲁智深和武松虽然是过来人,但他们是佛家,和杜迁修炼的功法差距太大;地就是道场,修炼也不是随便找个山洞就行,钟灵汇聚之地修炼事半功倍,否则不但耗时还耗力,就像洞中世界,没有灵气,杜迁坐了一百多年也没练出半点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