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聚拢
作者:言者春晓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2066

鞠躬感谢“书友101225191247745”大大月票支持!

回到了办公室,安俊义把门关上,给欧荣明通了电话,道:

“祝贺祝贺,欧局长,以后还要请你这个财神爷多多关照。”

欧荣明已经得知了此事,他此时正在前往市委市zhèng fǔ的路上,接到欧荣明的电话,一脸苦笑地对安俊义道:

“秘书长,我是被架在火上烤,你以后还得多多美言。” . .

欧荣明在得到陆政东方面的暗示之后,也还是争取了一下的,不过欧荣明自己心里也没多少底气,觉得希望不大,现在尘埃落定,将要坐上财政局长的位置,想到市里的局势,欣喜之余,也多少有些患得患失。

安俊义就道:

“呵呵,你比老葛运气好啊,到财政局比他rì子好过。”

安俊义明知道欧荣明所讲的架在火上烤并不是指这个,而是指两方相争,欧荣明夹在中间不好做人,只是他也壮糊涂。

安俊义与欧荣明关系还行,但也就是还行,说不上太好,也说不上糟糕,安俊义向陆政东推荐欧荣明,主要还是从大局出发,此时一人成为市zhèng fǔ秘书长,一人成为财政局长,互相都需要对方,陆市长也需要。 . .

在优美的旋律中,欧荣明闭着眼睛,可是心情却无法平静下来。

到了市委,在一楼就遇到了好几个熟人,都很热情。都道“祝贺祝贺”。宣传部副部长与欧荣明握手以后。道:“欧局,改天请你吃饭,今年的预算还得追加,市里要搞几次大活动,没有办法啊,改天我到财政局来一趟。”

在安新,财政局与各个单位天生就是一对矛盾,财政局要为市zhèng fǔ捂紧钱口袋。而各个单位会想尽办法从财政口袋里掏钱,对于财政局来说,大原则当然得听市里主要领导的,可是在大原则之下,资金如何优先,如何把资金向哪一个单位倾斜都是有理由地,这也就是其权力所在。

欧荣明还没正式上任就已经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

在市委,张泽高和他谈完话之后,欧荣明又来到了市zhèng fǔ陆政东的来办公室,安俊义正在等着他。一边泡茶,一边道:“欧局长。你稍等一会,陆市长在小会议室谈事情,很快就回来。”

由于是熟人,欧荣明在安俊义面前就很放松,道:

“我这回是坐到火山口去了。”

安俊义笑道:

“是不是火山口我不知道,不过我知道也不知有多少人都盯着这个位置。”

欧荣明点点头:“秘书长,我这不是矫情,而是心里真没底。”

安俊义看了看门口,道:

“此事大局已定,等一会陆市长要交待政策。”

欧荣明点点头:

“市里地事情我知道一些,不过是雾里看花,弄不太明白,张书记让我要确保稳定,不知道陆市长对我会有什么交待?”

安俊义道:

“也差不多吧,今年财政开始渐有起sè,不过市里花钱的地方不少,好钢一定要用在刀刃上,打好基础,接下来的rì子才会更好过,所以保证财政局正常高效的运转很重要。”

欧荣明点点头,他心里清楚张泽高和陆政东两个人所强调的是什么,这一点其实之前,章秘书长已经提醒过他了,那就是他得要摆平这一次和他竞争的副局长许利民,这可是一件棘手的事情,想想也是,煮熟的鸭子飞了,任谁也痛快不了,许利民是钟的嫡系,他本身又是财政局的老同志,在局里根基很深,而且他能调入财政局是陆市长和对方相妥协的产物,估计今后的工作可不好开展,想到这里,欧荣明的心里也是有些沉重起来……

欧荣明心里有些沉重,可是其他人却是从中看到了希望,比如金湖区的区长向大浩。

向大浩比安俊义还早提为区长,只是安俊义后劲十足,很快就做到了区委书记,而他在安俊义离开金湖后,又平调到金湖,本以为过渡过渡可以上一个台阶成为区委书记,他和市组织部的一名副部长是最热门的人选,两人暗中斗法,胜负未料,只是大家谁也没有想到,半途杀出了一匹黑马,原本根本不出名地姚志突然被市委看中,成为了金湖区的区委书记,俗话说,“一步抢先,步步抢先,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在官场上这十六个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无数优秀人才对自己蹉跎人生的总结。

向大浩一步落后,数年之后仍然是区长,而安俊义则先走一步,成为市zhèng fǔ秘书长,现在又深得陆政东的信任,迈过副厅这道坎近在咫尺。

而姚志为啥最后会胜出,向大浩终于明白,姚志紧紧跟着之前的市党群副书记,抱上了一条大粗腿,在安新,想要进步三分之一靠实力,三分之一靠关系,另外三分之一靠各种说不清的手段。他有实力,但关系不够硬朗,所以就原地踏步,姚志有关系,有手段,所以就成了黑马,其他人对此也无法有异议,他们早就习惯了。

姚志有大粗腿做后盾,向大浩知道惹不起,所以向大浩很有自知之明,尽量不跟姚志正面冲突。

忍耐和等待是官场中人必备地素质,在没有好的机会的时候,必须要能够蛰伏。

可是转眼间又是几年时光,如果不想办法,估计千禧年之后他还是区长,成了名副其实的千年老二了。几年时光,虽然不能让沧海变成桑田,却足以让一个人的仕途标高停留,干部提拔有许多条件,年龄是其中一个关键条件。搞不好就会让人的仕途提前到达终点。

因此。当党群副书记和李市长激斗结果双双被调离之后。向大浩觉得机会来了,

但就在他等待时机的时候,他又到党校学习半年。而这期间,区里其他人按捺不住,通过立业矿产检举了姚志和利州矿业的何三牧。

身在省委党校的他对此也是非常关注,他完全没有料到,省纪委地调查是如此走马观花如此马虎,根本就是走走过场就完事了。这让他心里不免有些遗憾。

检举信事件chūn节之后在金湖就渐渐没有了声音,但chūn节之后章程三突然又被市纪委调查,向大浩知道这还是想撕破金湖矿业的口子,但最终也没有能成功,

这显然让姚志有些恼火,章程三被调查之后的第一次常委会上,他铁青着脸,拿眼光扫shè着在座的常委,那意思很明显,显然是认为两次举报都逃不了在座的人暗地里的推波助澜。

这其中肯定也很是怀疑他这个二把手吧。当时离开会议室的时候,似乎还感到一丝yīn冷的目光盯着他。当走出区委之时,背后yīn冷的感觉才减少,天空仿佛一下就变得亮堂了,空中氧气也浓了起来,让人呼吸顺畅,身体鲜活……

向大浩正想着的时候,秘书敲门进来,道:

“区长,市zhèng fǔ会议通知……”

向大浩只是微微点点头,并没有在意,这样的会议通常都是副区长参加,不过秘书并没有马上出去而是道:

“另外,会议结束之后,陆市长要听取金湖区的工作汇报……”

向大浩一听一下就重视了起来,陆政东到安新之后,他一直在党校学习,虽然中间回来也去陆政东哪里汇报过工作,但那仅仅是礼节xìng的汇报,而这一次显然是要听取他的正式汇报。

向大浩想了一下交代秘书让zhèng fǔ办主任组织人手把汇报的材料准备好,并交代了一些重点。

秘书出去之后,向大浩也沉思着,陆市长召见他会不会还有别的意思?

向大浩琢磨了一阵就给市zhèng fǔ秘书长安俊义打电话,只是安俊义的电话一直处于通话中,向大浩看看看到下班时间了,直接通知司机,往市里跑一趟,直接去安俊义家门口堵着。

快到晚上七点钟的时候安俊义的车才出现,向大浩赶紧迎上去,道:

“老书记,这么晚来打扰老书记,实在不好意思。”

向大浩开门见山地道:

“下午接到市府办通知,让我上午十点向政东市长汇报工作,你是老书记,金湖的事情很了解,又在政东市长身边工作,最有发言权,我前段时间一直在党校学习,心里没底,所以特意请老书记指点……”

安俊义笑道:

“什么指点不指点的,大浩,你还跟我来这套。”

安俊义知道向大浩是摸不清陆市长的秉xìng,所以才会跑到他家门口堵着他,故意作沉吟状,道:

“金湖的真实情况你肯定是心知肚明。政东市长确实对金湖区的发展有所不满,我建议,明天上午地汇报要着重从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点、经营城市、招商引资,根据你们区里上报的锰矿产量以及我到你们金湖实地了解的情况,你们区里有些产业的税收远远不止这个数字,增加个三五千万,轻而易举,你回去以后,将流失的这一部分税费收起来,市里根据增加税收比例再配套基础设施的资金,你如果增收三千万,市里就配套给你六千万,再想办法搞一搞BOT等融资手段,基本就能启动起来了。”

陆政东看着向大浩有点发愣,他是习惯了,便脱口冒出了BOT,估计向大浩根本就没有听说过BOT这个词,更不用讲其意思了,就道:

“就是特许权,zhèng fǔ部门就某个基础设施项目与企业签订特许权协议,授予签约方的企业来承担该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融资、建设、经营与维护,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限内,这个企业向设施使用者收取适当的费用,由此来回收项目的投融资,建造、经营和维护成本并获取合理回报;zhèng fǔ部门则拥有对这一基础设施的监督权、调控权;特许期届满,签约方的企业将该基础设施无偿或有偿移交给zhèng fǔ部门。比如公路的收费站就是这样的情况,这样可以有效减少zhèng fǔ公共借款和直接投资,缓和zhèng fǔ的财政负担这对于财政资金困难的地方来讲,使一些本来急需建设而zhèng fǔ目前又无力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在zhèng fǔ有力量建设前,提前建成发挥作用,从而有利于全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并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

向大浩心里默然,不管那个当市长,提到金湖,锰矿肯定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他也很清楚锰矿的税收流失很严重,锰矿开采挺复杂,有些小矿的生产条件简易,以家庭为单位或是以生产队为单位,收税很不容易,有的处在偏僻地深山,税务人员去不了,大矿则喜欢做偷瞒产量,里面手段多得很,但是以上都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还是有利州矿业这个大块头就这一家,按照向大浩的估计,一年流失的税收至少就是八位数以上,这个大块头没谁敢去碰,他向大浩敢去碰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