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历四月初九,大明宫金銮殿。
昨日初八,科举殿试折腾完一整天,考官们待到三甲进士填榜后,又在当夜熬了一通宵,个个考官又累又困,待到初九的,颜真卿很不耻宰相拍马屁的做法,不过这点小动作元载和裴冕到没有注意到。
颜真卿左手旁边站立的是太子李适,这一天,他穿着绯红官袍,喜气的红『色』袍服配上他俊朗白面,显得神采奕奕。
如今的太子殿下被他老爹代宗授予从四品的礼部郎中官衔,属于挂职历练的。李适瞧出了耿直的颜真卿不满,不由用左手肘偷偷地碰了碰颜老头,好心暗示他别多事招惹了元载,元老狐被狸惹急了可不是吃素的。
坐在高位的代宗眼尖,倒把殿下面的细微举动瞧得明明白白,不过他也装作糊涂,大臣不和是常见的事儿。
大家在大殿内客套了很多废话后,总算是开始了正式阅卷子的程序。首先传唱太监使着尖细难听的鸭公嗓传叫殿外的带帮小太监,随即小太监把昨日的进士策问卷子呈上皇帝御览。
“恩,破题一开始便是:'运启元圣,天临兆民',好好好,这份卷子写得确实不错。”
代宗在御案翻开了一沓进士卷子的最上面一张,开卷有益,第一张卷子便看得代宗飘飘然。
“陛下,这句话‘运启元圣,天临兆民’说的可谓是字字贴切巧妙,想安史节度使叛『乱』,收复两京,恢复李唐江山,使黎民百姓得以重建家园,此乃陛下大大的功劳啊。”
话说不怎么吱声的大胡子武官王甫站出队列来,一脸媚笑朝皇帝拱了拱手,接着又开了腔:“陛下圣明,此乃鱼朝恩公公的义子鱼令徽所作,实在是文采飞扬,文章经国啊,微臣以为这份策问为众殿试进士之首,当之无愧为状元。”
“屁!王甫你这个只会耍枪弄棒的粗鲁武夫,本是武举出身,大字不识一斗,文章是否经国,可由得你随口胡诌,简直是一派胡言!”
颜真卿一向以温文尔雅的文学泰斗老者示人,如今实在忍不住了,听了王甫的一番狗屁话,立即站出来指着他的鼻子骂娘。
“喝,颜大人,本将军敬重你年纪大,胡子一大把了,脑子糊涂了,我大人有大量,就不过你这个老家伙计较了,可不要不赏脸啊!”
王甫顿时怒气冲天,脸颊通红成猪肝『色』,眼珠子恶狠狠地盯着颜真卿,大声嚷嚷道。
王甫本是宫中禁卫军一偏将,现在的禁卫军兵权由内侍省大宦官鱼朝恩把握着,自然王甫很尽心与直属上司犬子的科举排名,他要趁机在皇帝前说几句好话。
如今御览进士科卷子,好不容易逮到一个机会,岂会料到颜真卿博了他的脸面,不过颜真卿也不是好欺负的,翘起花白胡子,与王甫对峙着,谁也不可相让。
旁边冷眼看热闹的元载与裴冕正窃窃私语,对颜真卿和王甫的口角颇有些幸灾乐祸的意思。反正,这几个人都是互相看不上眼的,平时窝里斗惯了。
一群臣子到立马分成三四派,三三两两地聚在颜真卿,元载,王甫的每个人一方,纷纷声讨对方一派,颇有些一触即发的吵架大战前兆意味。
“好啦,好啦,大家均为朕的爱卿,一国之栋梁,整日在大殿上吵吵嚷嚷的,成何体统呀,未免伤了和气。”这时代宗倒是乐呵呵地出来打圆场了。
对于臣下的勾心斗角,作为最高权力的掌管者代宗来说,他是最乐意看到的。只要臣子不造反,不革命,贪污不算太过分,国库里还能留有足够银子给皇帝花,啥事都好商量。
皇帝的御臣之道很玄妙,要是臣子都一团和气的,没有内部分歧,意见一致,那权力制衡的问题就不存在了,还要皇帝干啥,直接挂个名就算了,回后宫找妃子造孩子去吧。
“恩,鱼令徽这小子是鱼公公的义子,朕早有耳闻了,既然大臣意见不一,不妨一人退一步,将他定为三甲进士吧。”
随即代宗轻描淡写地便将鱼令徽的名次定好了。这家伙运气着实是差,没料到有意收买小太监将他的卷子放在第一张,反而弄巧成拙了,引起了大臣们争论,便落个下等,得了个三甲,事后鱼令知道了,肠子都悔青了。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