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十五章:愁人的黄梨
刘望天雄心万丈,他打算在黑龙乡大有人有作为,他打算把黑龙乡的经济搞上去了。他发现黑龙乡的路制约了黑龙乡经济的发展,因为,这里的大路都泥巴路,又加上许多三轮车的重压,这一条条路就是晴天,沟沟道道,雨天,泥泞难行。而且,有许多路十分狭窄,根本过不开大车。
不能运输,就是有再好的东西,也不能运出去。本来,这里有特产,南华山大黄梨。因为,黑龙乡紧紧握着南华山,而南华山山高仅几百米,而且,这个地方日照时间长,晴天多,雨水天气少。所以,这里梨个头很大,一般就有四五两重,有两个拳头大小。并且,这里的梨特别甜。咬一口,就滴甜水,咬两口,就粘住嘴。
于是,刘望天带着李大全去南华山考查黄梨的生长情况。
刘望天站在南化山的边上,一片片白花花的梨晃动着,还有
如晃动着一个个闪亮的金子。那一个个梨错落有致。
李大全说了。“乡长,又是一个丰收年,这几年,风来得及时,雨水也能跟上,再加上日光充足,这几年都是丰收年。
可是,刘望天却望着脚下的山沟,摇摇头。那一个深深的山沟里堆满了一个个梨,已经臭气冲天了。
那一个个坏梨,一个个积压着,发出难闻的臭气。离很远就很嗅见。”
刘望天搓着手说。“李大全,你看看这么梨,都这样白白扔掉了,太可惜了。”
李大全摇摇手。“可惜,又能怎么样,我们没有公路,这些梨没有法子运出去,所以,只好扔到沟里。
刘望天看着这些梨摇摇头。“无论想什么办法,也要把这些黄梨送上去。不能就这样白白扔了。
李大全对刘望天说。“这里种黄梨最在行的就是黄六指。
咱们去他的果园去看看。
全乡数千户种梨的农民就数他种得出众。,李大全和刘望天。慕名来到他的果园,连片梨园里雪白的梨花姹紫嫣红。站在枝头叶下正在疏花的黄六指伤心地说:“今年我种的11亩果园,按正常年景能收获新高、丰水和黄花梨1.5万公斤,加上出售梨苗、桃树苗可获收入6万多元。”
“可是,我只是这样算,却不可能。因为,运输不出去。”他蹲下来,抽出一根烟来,吸了几口。
我只能用架子车往外拉。可是,我一架子车能拉多少呀,大部分还是这样白白扔了。
刘望天拍拍老黄的肩膀。
“这一点,你放心吧。我们乡『政府』一定会想办法的。不会让你们白白种的。”
老黄悠然道:“外面的,
种一亩优质梨收获近万元,而种一亩棉花只能卖回600多元,一亩梨能抵16亩棉花的收入啊!”
“可是,咱们的梨只能看着这些扔了。
今年61岁的黄六指种梨已有20个春秋。1982年他就在宅前屋后种了80多株桃树,可是,买不出去,他只好扔了,可是,这些地不能种植庄稼。只能种植梨树和各种果树。因为,这里是山地。
老黄又抽了一口烟,他慢慢说了,“我有一家亲戚,叫李百成。他家在东城县,距离咱们仅仅一百里。你知道吗?”
刘望天点点头。“那个地方是全国闻名的梨大王县。你说的,李百成就是有名的梨王。
老黄接着说。
对呀。第一年,他种梨就收获2000多元。
第二年收获3000多元。1986年以后他先后栽种了130多株开菲、万三吉和黄花梨,虽品位不高,可棵棵粗壮,进入盛果期最高的也赚回了7000多元的好收成。
1994年他从四川农科院引种的1株“新高”品种梨树,三年后产的6只梨子果型大,糖度高,口感好,其中4只“新高”优质梨被江苏农科院作为样品收集。1997年老黄改造老梨园采取高技嫁接50株“新高”果树,第二年收获的150公斤“新高”梨在长海和当地销售一空。
今年春天,李百成大部分时间泡在梨园里。“疏花时一枝只能留一至两个花苞,不然营养跟不上,光开花不结果。疏花疏果太重要。到秋后,未疏果的梨子个小不甜,每公斤仅售0.4元;而经疏花疏果结出的梨子又大又甜,售价高出10倍,每亩净赚近万元。”老黄在实践中探索出“种梨经”。许多地方的梨农们纷纷上门取级,跟他学习种植梨树。。
说起来,怎么样种植梨树,我老黄不是吹牛,我比他还在行。如果,咱们的梨能够运输出去,我就有胆子和他比一比。
刘望天说。“无论做什么,都要有超前意识。要看到别人的前面,这如下棋一样,要走一步,看三步。”
他种利还有超前意识。
种梨树也要有超前的眼光。去年他从洒水农大引进了翠冠梨,今年扩种了1亩,
老黄说:“正当8月下旬以后从国外引种的‘三水一高’梨子上市时,他种的翠冠梨早在7月20日左右就上市了。和‘三水一高’优质梨一样,翠冠梨果形鲜亮,糖度高,口感鲜嫩,且成熟期提早一个月,填补了上市时间差!”
可是,咱们的利就这样看着,白白扔了,真是心疼呀,就如一个孩子生下来,就这样看着他饿死一样。说着,他的眼睛里滚出一滴豆子大小的泪水。
看着那一个个沉甸甸的大黄梨,不由得摇摇头。这些梨怎么办?
那一个个摇晃的梨如一个个拳头晃动着。晃动着,晃伤他的心。
刘望天一拳打在梨树上。
“无论想什么法子,也要把黄梨运输出去。下面就是修建公路运输。”可是,老黄摇摇头。“我的领导,谢谢你的关心。可是,这样的大事不是一句话说成的。唉。我看还是算了。”
老黄抬腿就走。
刘望天拉着他的手。“老黄,你为什么这样说?”
“每一个领导都这样说,都说,要致富先修路,可是,已经换了三届领导了,那那一届领导就提出来,可是,这十几年过了,这条路还是这条老路。这路怕是很难修成了。”
刘望天扔下一句话。“老黄,你就放心吧,从前的领导的已经过去了,我不修成这条路,我就不『性』刘。”
可是,老黄扫了他一眼。“领导,你倒有几份魅力。俺们相信你,可是,眼前的这些黄梨怎么办?”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