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委书记办公室内,陈方舟看着手中146人的名单(由于许芳晴的背景一直没有查到,因此宁建峰将她的名字从名单中删除,并指示公安局继续暗中调查),对李海兰说:“海兰书记,这个问题我本应该回避的。8jx”
李海兰摇摇头,“方舟同志,我今天请你来是想讨论一下如何能够尽快的将这100万国有资产追回。至于陈文辉同志的问题,我们还是应该等纪委的同志做出最后的调查结论。不过,就我个人的看法,这次的事情,究其主要原因还是陈文辉同志太年轻、经验不足,又过于轻信他人,才造成了如此大的损失。问题虽然很严重,但是对于年轻干部,我们决不能一棒子打死,还是应该以批评教育为主,让年轻的同志在错误中学习,在错误中成长,这样他们才会有进步嘛。而且我们也不能只看问题,还要看到陈文辉同志的优点,在他担任厂长的这三年期间,安州家具厂的职工生活还是有很大的改善的,不仅工资、退休金从未拖欠,便是平时的奖金数额,在市属企业里面也是比较高的,这就是陈文辉同志的能力所在啊。所以,我还是希望陈文辉同志不要怕背处分,也不要有什么包袱,要能吸取这次的经验教训,再接再厉,只要能够做出新的成绩,就是好同志。”
陈方舟知道李海兰已经提出了交换条件,而自己其实也没有什么理由拒绝。自己的儿子陈文辉早把一切都算好了,临走时一个巧妙的布局,让李海兰和宁建峰在安州家具厂的问题上不得不采取十分谨慎的态度。那300万元虽然是一个大号的炸弹,但是最多也就波及陈文辉一个人,自己又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儿子被炸死?妥协之下,这颗炸弹的威力实在有限。而那100万元的小炸弹,虽然个头小了点,但却杵在在人群之中,相对而言,威力实在是超出那个大炸弹太多,而且一旦爆炸,所伤及的又绝不仅仅只是炸弹周围的人,自己和李海兰也无法幸免,只不过自己的伤应该会更重一些。李海兰所说的年轻干部,并不只是指自己的儿子,李海兰希望看到自己有一个积极配合的态度,也希望得到一个能够在短时间能拆除炸弹的承诺,只有这样,即将到来的干部调整才不会受到此事的影响。
陈方舟也向李海兰表了态,“感谢海兰书记对犬子的爱护,对于如此大金额的国有资产流失,我也是非常痛心的,这反映了我们在国企的管理上还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值得我们深思啊。关于如何尽快的追回这百万元国有资产,我有几个建议请海兰书记考虑。”
李海兰点点头,陈方舟继续说道:“第一,以市委的名义向名单上的每位同志发一份通知,要求他们在期限之内务必将所有款项缴回。第二,逾期不能缴回全款的同志,均要受到处分。第三,对于目前有特殊情况的同志,期限应该适当延长。”
“陈书记认为这个期限应该定多长呢?”
“半年左右吧,好让同志们有一个缓冲期。”
李海兰心中冷笑,“半年的时间太长了吧,陈书记也应该了解目前安州家具厂的情况,我看就定在一个月吧,特殊有困难的同志也不能超过两个月。”
李海兰和陈方舟就像菜市场买菜一样,经过讨价还价,最终确定一般期限是2个月,而最长不能超过4个月。
李海兰说:“这次的事情,就请组织部的同志出面,找同志们好好谈一下,务必要强调这件事情的严重性,虽然这不是我们干部本身的问题,但是身为领导干部,却管理不好自己身边的亲属,这是非常不对的。”
陈方舟知道这名单上的干部都是自己的人,让组织部长周群出面,实际上就是自己出面。李海兰不仅仅需要自己的承诺,更需要的还是实际行动。对此,陈方舟也没有什么异议,不把这件事情解决好,名单上这些干部今年的调整也会受到影响。
李海兰继续说道:“陈书记刚才也提到了国企监管的问题,建锋市长前两天跟我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这里和也跟陈书记沟通一下,希望能取得陈书记的支持。”
李海兰向陈方舟介绍了宁建峰关于组建“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办公室”的提议,陈方舟听完了,低头不语。
这时的陈方舟,没有去寻思宁建峰的目的,也没有考虑什么“国改办”,他在想着自己的儿子陈文辉,想着陈文辉那天和他说的那一番话。
“爸爸,我知道你希望我走仕途,但是这些年,从你的身上,我真的看明白了好多东西,我觉得官场并不适合我。所以我决定还是到南方去,我要走一条属于我自己的路。请相信我,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让你以我为荣的……”
“……爸爸,有些话我做为儿子可能说出来并不合适,但是也许只有我这个儿子才会跟你说这些。我知道,这些年来,你心里一直都憋着一口气,你觉得老天对你很不公平,明明是属于你的东西,为什么屡屡被被人夺走!你不服气,所以你一直在努力,想把它夺回来,但是,刚则易折,过犹不及,爸爸,这些年来,你还没有想明白这一点吗?”
陈方舟心中哀叹,难道我真的错了吗?我跟彭克斗了四年,到头来他平步青云,我却两手空空。走了彭克,来了宁建峰,虽然李海兰两三年后必定离开安州,但是就算是我把宁建峰斗倒了,这个位子又怎么可能让我这个快退休的老头子来坐?
陈方舟看着手中的名单,心想,我费尽心机想把自己的人都安排好,但是等自己退休了,他们还不得都去敲宁家的大门……陈方舟边想边摇头,倒是让李海兰有些吃不透他的想法,“陈书记,对于建峰市长的这个提议,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
陈方舟听了李海兰的话,猛然惊醒,争来争去,斗来斗去,又有何用?可笑自己这么大年纪了,现在才看透这一点。自己没有几年时间坐在这个位子上了,真不如静下心来,踏踏实实的做几件事情。
陈方舟说:“海兰书记,对不起啊,刚才想的有点入神了。我觉得建峰同志这个提议非常的好,对于解决目前在国企改革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管理混乱、责权不明的问题应该具有很好的效果,因此,我在这里表个态,对于这个提议,我是举双手赞成。”
李海兰没有想到陈方舟同意的如此干脆,原本以为在这个问题上,还要有一番讨价还价的,没成想……,“那对于国改办干部人员配置问题,陈书记有什么建议?”
“既然这个提议是建峰市长提出来的,而且国改办也是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工作嘛,因此人员组成我觉得还是尊重建峰同志的意见吧。”
这下李海兰真的想不通了,眼前这人还是她所熟悉的那个“斗争书记”吗?
李海兰与陈方舟亲切的握手话别,还一直将陈方舟送到了楼梯口,才转身回来,这让秘书秦曼非常的诧异,她跟了李海兰差不多5年了,从来也没有见过李海兰和陈方舟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能像今天这样融洽。
“小曼,跟我进来一下。”
秦曼坐在李海兰的对面,打开了笔记本,准备记录李书记的指示,不过让她没想到的是,李海兰很亲切的让她合上了笔记本,“小曼,不需要记录什么,我今天找你,是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见,关于你的前途,我现在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秦曼的心不由的就是一沉。一周前,李海兰找秦曼谈话,许诺要将她调到团市委担任副书记,级别调整为副处,这样,28岁的秦曼将成为安州市最年轻的副处级干部。那天晚上,秦曼兴奋的一夜都没有睡好觉……对秦曼来说,自己的人生之路将要有一个崭新的开始,而她从来也没有想过,有一天李海兰会对她说,我有一个新的想法……是福还是祸?在听李海兰说话的时候,秦曼的心就如同坐了过山车,刚沉下了一点,又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这天,安州市委常委们开了一个五年来时间最长的一次常委会,从早晨九点开始,一直到晚上7点才结束,连午饭都是在会议室里面吃的。
这次常委会的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干部调整”,一共有30多位干部榜上有名。由于陈方舟的妥协,此次干部调整名单基本上在下面就已经确定好了,只是会上的程序还是要履行一遍,组织部长介绍干部的履历和考察意见,常委们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再投票表决。每个干部都要走这么一圈流程,这时间自然也是哗哗的就流走了。
这次会议最大的赢家是张致恒,将出任市政府秘书长兼国改办第一副主任,虽然有常委对张致恒一人占用两个名额非常不满,但是李海兰、宁建峰和陈方舟三大巨头对此都无异议,其他常委自然也无法表示反对。
现任的市政府秘书长丁国盛将下到广安县担任县长,这对丁国盛来说也是个非常好的归宿,毕竟他是陈方舟的人,根本无法获得宁建峰的信任,这段时间在市政府秘书长的位子上也是相当的尴尬。
至于秦曼,李海兰并没有让她失望,国改办的三个副主任中,秦曼将排名第三。虽然团市委号称是升迁最快的部门,但那是需要有强力的背景支持的。李海兰担心自己几年后一旦离开,秦曼如果在团市委做不出太大的成绩,又无法得到宁建峰的支持,怕是很难再有进步,而国改办副主任和团市委副书记级别虽然相同,但权力却不可同日而语,按照安州目前的发展形势,国改办是很容易出成绩的地方,又在宁建峰的眼皮底下,属于“天子近臣”,这些都是对秦曼非常有利的因素。在李海兰看来,自己已经尽可能的为秦曼考虑了,这也算是对秦曼这几年来在自己身边兢兢业业的奖励吧。
看着报纸上长长的人员任免名单,张宸知道,由于自己的重生,父亲张致恒的事业前途已经被彻底的改变了。张致恒在机械厂的一些改革措施,以及目前“企改办”的成立,其实都与张宸有关,而张宸所做的,只是在适当的时刻说出一些“童言无忌”却恰到好处的话来。
但是相比“望父成龙”,张宸最希望的还是“望父健康”,一家人快快乐乐的生活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而且如果父亲还活着,前世自己和姐姐到外地工作后,妈妈也就不会一个人在家寂寞了。因此,每天看到张致恒在练气功,张宸心中都在默默的祈祷,不论是上帝也好,玉皇大帝也罢,张宸都会逐一拜过,“老天爷啊,各路神仙,既然你们已经允许我改变了一些东西,那么就请让这种改变来的更猛烈一些吧!”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