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议事
作者:姜柏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806

“既然你想听,我就姑且说说,”成宗李安叹了口气道:“有的大臣说,此事是户部侍郎方启宇的疏忽,应该抄他的家,把他的家人全部充军,然后把抄来的资财全部换成粮食送到河东道,这也算给河东道百姓一个交代。”

“屁话,”唐川忍不住爆了粗口:“就方启宇那点家底,能换多少粮食?还送到河东道给百姓一个交代,该被交代的早特么饿死了!”

成宗李安叹了口气道:“还有的大臣说,如今东南六道一同大旱,实乃百年未遇,可是能够调拨的粮食对于六道大旱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应该仔细清算安排,务必要让所有的粮食平分给六道,这样一来才不会落下偏袒之嫌,这能昭示朕对子民一视同仁。”

“也是屁话,”唐川继续粗口:“这狗官,他***不知道如今河东道已经惨得揭不开锅了么?这都什么时候了,还特么出这种馊主意,还仔细清算安排,等他把这些都搞定了,那就不用送粮了,那时候河东道已经该死的死,该亡得亡,剩下的都是恶鬼,可以一齐来找他算账,不过这样一来他是不是就该说了,饿死了?那就省粮食了,这样的话还是得重新统筹安排,免得其他地方说咱们分配不均,哎,腐儒误国啊!”

成宗李安继续叹气:“还有的将领说,以往天下大旱,总是会引得盗匪横行,疲民揭竿,所以应该未雨绸缪,他说他不懂农事,不过在他看来,应该先调集兵马,驻于六道外围,同时知会各道观察使,密切注意百姓的动向,以防民变,若是民变,可里应外合,迅速镇压。”

唐川冷笑道:“他倒是很能未卜先知啊,料敌机先么?要知道,这些横行的盗匪,大多数往往是吃不上饭为了生存只好铤而走险的普通百姓,不能保证他们的粮食用度已经很对不起他们了,这时候就应该在筹措粮食的同时尽量安抚为上,怎么能听由事态发展,等他们成了盗匪,再出兵镇压呢?真有他的!说起来,陛下,你知道么,我在北军中做什长的时候,手下的那几个人都堪称精锐,个个精明强干,甚至是有万夫不当之勇,你知道在我离开之后,他们现在在干什么么?”

成宗李安问道:“在干什么?”

唐川咬牙切齿道:“他们他特么的逃出军营,占山为王,落草为寇了!这都是军中那些个混蛋逼的,我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真想踹方虎那个龟儿子两脚,等我有空的,我先把我那几个兄弟找到,然后再去找方虎个龟儿子算账!”

李安问道:“你说的方虎,可是安北节度使郭贲帐下的左果毅都尉方虎?”

唐川应道:“对,就是他!陛下也听过他的名字?”

李安点点头道:“前些日子从一封捷报上见过他的名字。”

“哦,对,那应该是东南平倭的捷报,对了,陛下,”唐川想了一下问道:“昨天咱们商量的那个方案有没有放到早朝上廷议一下?”

“有,”成宗李安点点头道:“议论的结果是一边倒。”

“一边倒?”唐川皱眉道:“那是往哪边倒?是认可还是不认可啊?”

“自然是不认可,”李安长叹一声道:“你能指望那些迂腐的大臣们开窍么?”

唐川低下头道:“其实这不怪他们,我也觉得这似乎有点卖官之嫌,这个头不好开啊!也许对我大唐的将来不利。”

成宗李安颇为不满地说:“这只是权宜之计而已,一旦帮助百姓们渡过难关,朕就会下令禁止此法,可是这些个老东西根本不买账,真应该把他们全都发配到河东道去,让他们体验体验生活。”

“嗨!”唐川笑道:“陛下你还不了解地方官员?要是哪个京官下去,那些个地方官员们一定会削尖了脑袋往上拱,根本不会怠慢大臣们,你就算不给他们一粒米,他们也铁定不会饿着,没准天天吃香的喝辣的,什么特产啦之类的不断,没准比在京城吃得还好。”

成宗李安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吏治难更啊!”

“所以说,”唐川谏言道:“要我说,还是得组建‘锦衣卫’,在我看在,在这个交通不发达的年代,有这么一个巩固皇权的组织是必要的,对了,这事你问大臣们的意思了么?”

“交通不发达?什么意思?”成宗李安不禁问道。

“额……就是……”唐川不知道这话该怎么解释,他要是说将来会有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甚至是宇宙飞碟,没准这个皇帝会以为自己神经出了问题,这种惊世骇俗的话还是少说为妙,不是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么?要跟人家处好关系,就得想尽办法跟人家打成一片,若是让自己显得超拔脱俗,卓尔不群,人家就会不自觉地对你产生距离感。

唐川挠挠头,故作天真地憨笑道:“就是我觉得不方便啦,呵呵,陛下你想啊,这车子这么慢,运个粮食少说也要十天半月的,若是想风一样来如自如,那就省事多了。”

“唐川啊,你也难得糊涂一回,”李安笑道:“这种事,怎么能问大臣们?这个组织若是建立起来,本来就是制约限制他们的,可以说跟他们从本质上来说是对立的,他们怎么会支持?难道都两袖清风肝胆相照么?这个组织一定要隐秘,非常隐秘的组建,最好连名字都不让他们知道,这样才有神秘感,有了神秘感,才有足够的威慑感,你觉得我说的对吗?”

“陛下英明,微臣愚钝。”唐川衷心赞佩道。

“说来奇怪,我一直觉得你是个为人正直和善,只有在战场上才会显得异常凶悍的人,怎么会想到这么个主意的?”成宗李安不禁疑惑道。

“额……”唐川心说这么牛比的点子当然不是我想出来的,可是这会他只能承认是自己想的,于是说道:“其实微臣也是灵机一动,主要是为陛下分忧嘛。”

锦衣卫虽然在有些人心中的名声不是很好,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这个组织确实为了巩固皇权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这个组织简直就是如今的间谍组织的雏形,初始状态,当今的“克格勃”,中央情报局名满天下,让人闻之不由得心生恐惧,确实由它必须存在的理由。

而到现在为止,间谍组织在世界上发挥最大的一次作用的事件就是一位绝美的女间谍从前苏联从爱因斯坦手中拿到制造原子弹的绝密资料的事件了。

可以说,这次事件终结了美国独享核武器威慑全世界的霸权梦想,为平衡世界军事力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试想,若是没有这次事件,美国独享核武器打击力量,那将是多么恐怖的事情,纵使前苏联军事实力卓越,堪与美国比肩,却也惧怕被一枚原子弹将自己的军事力量彻底瓦解。

可以说,你有再多的坦克,也无法与几枚原子弹相抗衡,那种在一瞬间灰飞烟灭的恐怖感觉,会让苏联在对抗美国的过程当中束手缚脚,最终失败,导致美国独霸天下。

有人说着也许是爱因斯坦因为担心国际军事平衡失控故意透漏给那位美女间谍的,而且在其临终的时候还对那位苏联美女恋恋不舍。

“唐川。”成宗李安道。

“臣在。”唐川应道。

李安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蹩脚的西湖龙井茶,紧锁的眉头稍微有些舒展,只见他说道:“朕决定了,启用你说的那个方案,从长安的几处粮仓之中筹措出三分之一的粮食运往河东道,同时下旨,让河东道的富户们踊跃捐献粮食,封官许愿,先解决了百姓们的吃饭问题再说。”

“陛下英明,”唐川毕恭毕敬地拱手道:“此事刻不容缓,少一迟疑就会引起更大的损失。”

“别光顾着说好话,你那个什么锦衣卫,我很有兴趣,你和我说说,要组建这个组织都需要些什么,朕一定全力支持。”成宗李安郑重其事地说。

唐川沉吟了一下,道:“这个我在来的时候已经想过了,主要需要一下几个条件,首先是一个秘密的训练场地,我觉得那个废弃的太极宫非常合适,地方足够大,可以随便折腾,而且也不会有什么人知道,然后是教官,我觉得常大哥非常合适,不知道陛下愿不愿意,还有就是我想把黑衣卫收编,毕竟将来保护太后娘娘的责任也会有锦衣卫承担,所以黑衣卫就没必要存在了,再说黑衣卫个个都是人才,让他们当教官,同时也解决了锦衣卫组建初期的实力问题,还有就是兵员,兵员这个很重要,首先要绝对忠诚,然后也不能有什么劣迹之类的,总之必须是精英中的精英,这些精英在经过训练之后首先派下去监视那些捐粮换官的土豪乡绅,除此之外,我还会四处搜罗有一技之长的奇人异士,比如擅长盯梢的,追踪的,反正有特长的我都会招进来,然后编进一个特别的部门,总之各尽其长……”

说到这,成宗李安笑着打断道:“我怎么觉得你这个思路跟战国时候的孟尝君差不太多?”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