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圆觉
作者:李八百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9732

安雨镇是渝州西部的一个小镇,这里来来往往的都是往返于桃花王朝和大野国的商人。( 更新本书最新章节)虽说只一个小镇,却丝毫没有那种荒无人烟的感觉。在这里商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这天傍晚,一位风尘仆仆的十七八岁少年住进了街头的万福客栈。那少年,自是李青莲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李青莲终于来到了母亲口中所说的地方了。虽然神色看起来有些疲惫,但也掩饰不了眉目间的兴奋。

李青莲在客栈里洗了个澡,毕竟去见一个母亲都很尊重的人,不能浑身脏兮兮的去。待洗完澡后,李青莲便早早的睡下了。

一夜无事。

清晨,李青莲坐在客栈一楼的一个靠角落的位置,点了碗阳春面,然后就狼吞虎咽起来。因为许多没有吃上热乎乎的东西,李青莲三下两下便吃完了。李青莲歇了会儿,还想再叫,可是一摸钱袋,发现身上余钱不多了,只得作罢。于是起身走到柜台旁边结了账。

等李青莲快要踏出门时,他突然想起,自己还不知道般若寺在哪!他折身回到柜台,对着掌柜的问道:“掌柜的可知般若寺在哪里?”

那个掌柜停下拨打着算盘的手,想了想说道:“并没听说周围有这么个庙啊!”

李青莲很奇怪,那样一位神奇的和尚呆的地方为什么无人知晓。又不死心的问道:“那可知道小头山?”

掌柜的笑了笑,说道:“这个倒是知道。你出了镇子,再往西走,一个半时辰就道了。”

“多谢”,李青莲抱拳说道。

在知晓方向后,李青莲向着小头山走去。一个多时辰后,李青莲便看到一座高高的山。他比了比,似乎比东临山还要高、还要大。

李青莲沿着山间的小路,进了山。曲曲折折的小路迂回在山林中,时起时落。有时候若是不仔细看,都见不着路。尽是被一些茂盛的杂草给遮住了。

就在李青莲在山中行走的时候,远处忽地传来一阵豪迈的歌声,有人唱到:“人人都道神仙好,哪知神仙也烦恼。漫漫长生路途遥,山中枯骨几人晓?”

听到这歌声中唱到神仙,李青莲连忙奔着声音的源头跑了过去。一炷香的功夫,就看到一个人正挥舞着刀在砍柴。

李青莲走近问道:“这位大哥可是神仙?”

樵夫停下手中的动作,笑呵呵的说道:“我要是神仙,哪还在这里砍柴,早就逍遥去了!”

“那你的歌中唱的是什么?”

“原来你说的是这个啊。这是山中的一座寺庙里的老和尚见我独自砍柴很无聊而教我的。”樵夫回答道。

“那座庙在哪?”终于要到的地了,李青莲心中有些激动。

“就在那边。”樵夫伸出手指了一个方向。

李青莲再也不想耽搁了,一溜烟似的跑了过去。不一会儿,一座矮小破旧的寺庙便出现在他的眼前。等到李青莲再走近些,看到寺庙门口正上方挂了一方匾,上面写着:般若寺。

李青莲轻轻地叩了一下门,见久无人应,于是就推开了门。只听“咯吱”一声,眼前豁然开朗。李青莲往院中看去,只见一位老僧正笑盈盈地看着自己。

“圆觉大师好!”李青莲连忙拜了下去。

“你终于来了!起来吧。和我说说话。”圆觉和尚道。

“是。”李青莲站了起来,向圆觉走去。

圆觉此刻也仔细的打量着李青莲,虽然已明证菩提,但也并不是事事都能知晓的。有些东西,也得亲眼看到,才能推演。

李青莲看着面容慈祥的圆觉,却不曾想到对方的心里已是惊起了翻天大浪。

圆觉已记不得上次这样惊讶是在多久以前,好像是没有吧。在他眼中,李青莲身上除却原本已有的深厚‘莲根’外,又多了一道浩然正气,在头顶滚滚地翻涌着。“你可愿拜我为师?”圆觉问道。

李青莲知道是一份巨大的机缘摆在了自己面前,迅速跪在了地上说道:“弟子愿意。”

圆觉暗自点头,夸赞此子懂得抓住机遇。然后说道:“为师这一脉,虽出自无量,但并不遵循那些条条框框。只要心中向佛、为善,不要戒律又有何妨!做我的弟子,你只需记住一点,那就是尽一切力量,还天下清白。就如同你祖师,他就曾发过‘恶人不除,誓不成佛’的大宏愿。”

李青莲跪在地上,在听到那个大宏愿时,心想:“既然前人可以,我也定当成功。”接着道:“弟子谨记师傅教诲。”

“你先起来吧。做我的徒弟不必如此多礼。”圆觉说道。

“谢师父。”

“既然你已入了修道之门,为师就给你讲一些基础的东西。”圆觉看了看李青莲,然后又说道:“传说世界是在混沌中一朵莲花绽放时所诞生的,我们都是莲花真神的子民,于是我们都信奉莲花神,把莲花作为我们的信仰。而且,在我们眼中,他是这世界上唯一的神!”说完他双手合什,轻声诵了一句阿弥陀佛。

李青莲歪着头,想了想,道:“师父的意思是这世上还有人信奉其他的神么?”

圆觉点头道:“有一群走在黑暗中的人,信奉着‘苍浊’。”

传说青莲造世的时候,天降无尽功德,将一种名叫苍浊的邪恶生物引来。那生物极其邪恶,一到这个世界便将一种名为“浊气”的东西,传播到世间的每一个角落里。莲花真神性善,见状顾不得用无尽功德成为造化,而是用这功德降临世间,消除“浊气”。后来两人大战在一起,双双陨落。

“原来如此。那师傅,什么是道呢?”李青莲继续问道。

“道者,路也,一条通往未知的路。所谓修道修道,又与普通人何异,我们只是比普通人在‘路’上走得更久、更远罢了。说到底,都只是万千灰尘里的一粒,自始自终都不知道自己从何处来到何处去。”圆觉感慨道。

“听你这样说,那修道有何用?”李青莲不解道。

“但凡活着的东西,不管是人是兽,都有**或者说是好奇。面对道路未知的前方,都想走远点、再走远点,看一看终点到底是什么模样。于是有些人为了走得更远,就开始琢磨着如何能到这个目的。就这样,修道者便出现了。只是我活了这么多年,终点依旧遥遥无期。哪怕我现在明见本心,证得菩提,也看不透这路有多远、多长!”圆觉回答道。

“如何才能走出修道的第一步呢?”李青莲像个好奇宝宝似的问道。

“你不问我也会告诉你的。在每个人的身体中都一个‘莲室’,这是莲花真神创世之时赋予我们的天赋。‘莲室’位于肚脐下三寸,而‘莲室’长出的‘莲花’则沿着椎骨向上排列,从尾椎一直到头顶的泥丸宫。我们可以将莲室比作为土壤,是承载‘莲花’生长最重要的东西。修道的第一步便是吸纳天气之间的‘气’,用之浇灌莲花的生长,扩充‘莲室’的虚位,直到‘莲花’破顶而出。”圆觉解释完后,左手做拈花状,右手横放在肚前,霎时间,一朵金灿灿的莲花自头顶突兀而生。

李青莲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这超出了他所认知的范围,如同天地间偶尔降临的神迹。

金色莲花一阵旋转,卷起一道道风,而后又没入泥丸宫中,像是从没出现过一样。

圆觉凭空招来一个蒲团,接着坐了上去,说道:“忘形而知气,凝莲花于椎骨,成莲室,纳百气,是为修道第一境,名为坐忘。”

“坐忘?”李青莲反复喃喃道,也随即盘坐在地上。

“闭上眼睛,忘掉一切,去听、去‘看’,你会发现一些特殊的东西。”

李青莲闭上眼睛,驱走心间的想法,明净无尘。一瞬间,他仿佛‘看’到了一条巨大的河流在天地间流淌着,发出轰隆轰隆的声音,震慑着他的心神。

“用你的意念,编织成大手,去抓取‘河流’。”一个声音适时传来。

在那幅画面中,一只不怎么大的手,歪歪扭扭的飞向河流,还未临近,却就被震散。那只大手也不气馁,一次又一次的发起攻击,却又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在不知道是多少次失败后,那只手终于从‘河流’中,抓起一团东西,然后缓缓退去。

百气入体,李青莲直觉浑身舒爽,像是夏天最热的时候遇着了一阵凉风。

“将那股气引入你身体中位于尾椎骨的‘莲室’。”一个念头出现在李青莲的脑海

李青莲照做,慢慢地摸索着,试着将那股‘气’引至那里。也许是因为初次做的原因,试了好多次也不见成功,李青莲急了,一咬牙,狠心一送。刹那间,如同蝌蚪找到了妈妈般,那些‘气’一下子都涌入了莲室中。一朵‘莲花’自虚无中出现,扎根在李青莲的‘莲室‘里。

看着李青莲放松的神色,圆觉舒了一口长气,自语道:“没想到这么快就成了,你到底是有多大的福缘!”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