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 网友情提示:采集者注意,过滤广告者封IP!请限制采集速度,为了你我都好,请不要过滤广告! -->
手机用户同步阅读请访问<!-br /->..或<!-br /->.<!>.<!>. 四百二十章弹丸之国,猖獗至斯,本王必讨之
“弹丸之国,猖獗至斯,本王必讨之——”
梁纲知道,鸦片战争之后日本明治维新后就逐渐对中国产生了倾吞野心,对历史了解不太清楚的他却以为,清朝的中前期,日本至少那个时候仍旧是中华的属国之一。\\<!-br /-><!--> 提供本章节最新\\
眼下红巾军大军北上,这扫dàng中原也是不成问题。剩下的就只有人烟稀少的东北,以及西北和西南了。
虽然里面饱含了成都和陕西两个省,但是对比江南、两湖,分量还是轻的太多。
而且与朱元璋的长江沟里的随时不同,红巾军现在的水师绝对要强出无数倍。洋人红máo鬼他们都能轻松拿得下,打东瀛还不是轻而易举?
反正这一幕是记在了所有人的心中,等到该发难的时候,自己要记清了,别没事找事的上来劝。
因为兵力不够,北京城这几天依旧是如一的平静。红巾军没有向外追出去一步,就算是往北逃出通州向着热河跑去的哈当阿和戴鹏两人部众,红巾军也是视而不见。
现在在津京,唯一还能听到红巾军炮响的就是通州了。在确定了méng古骑兵确实离开之后,被八旗兵跑出了好几千人的刘庆生接受了教训,开始以在北城增设了第四个营垒,更派出火枪兵以这四个营垒为据点,巡哨通州城墙周边,彻底断绝了城内清兵的突围道路。
相对于只有小部分八旗兵,绿营兵占据主体的通州守军,第三团光明正大的展开了心理攻势和劝降。答应城里的绿营兵,只要肯放下武器,既往不咎。如果能砍了庆桂,还有重赏。
严峻的形势和内部一些人的串联,庆桂心中生出了一种预感,自己的最后日子不远了。
通州守军中的绿营兵自然有心动者,尤其是城下传出满清以水代兵掘开了黄河大堤,淹了大半山东之后,城内绿营兵纷纷为之心寒,在红巾军的心理攻势下更是有点蠢蠢yù动。
通州对峙的第十天,两个营的陆战部队押着大批的军火弹yào开到了通州城下。从上海港出发的第二批补给船队终于在三天前抵达了天津,这段时间里在天津之战中投降的万余绿营兵经过筛选清理,máo头、刺头全部剔除,各个陆战营的看守压力大减,已经可以腾出一部分兵力了。
这次留守天津的陈达元就下令第一和第三水师营的两部陆战营带队押送弹yào补给进京,余下的两个营继续在天津看守俘虏,把守港口。
从南京运送弹yào补给到天津,洋人商船以及主户梁纲都以为只是一杠子买卖,可是没想到满清会如此恶毒,掘开了黄河口,以至于山东境内是急需粮草。这般情况下,一杠子买卖就变成了多杠子了,它们将随着红巾军水师一营主力和梁纲派出的使者北上朝鲜,任务自然是往回运大米。
梁纲也已经下旨到了陈虎军中和南京,没有别的话,只是两个字——招兵。
他这是在学北宋。北宋的朝廷就是如此,那儿一有灾就立刻到那儿去招兵,少了那些年轻力壮的汉子持劲,就是赈灾不利或是出了luàn子,百姓也闹不起大事来。
而且随着兵锋的往北推进,地带差异会越来越大。北方人到南方可能还适应得了当地的cháo热,但是南方人到北方却不一定能适应的了地方上的严寒了。虽然现在还是夏季,但是未雨绸缪,不能不快做打算。
“弟兄们,***鞑子不拿咱们当人看,咱们还给他们卖个什么命?”
“想想山东死难的百姓,这样的朝廷还跟它干什么?杀了庆桂,咱们投红巾军去?”
庆桂的预感很准确,就在补给队伍路过通州的第三天,深夜中几声叫响惹起了所有绿营兵的愤恨,在各镇军官的从容下,山海关镇、宣府镇总兵先后被杀,蓟州镇总兵狼狈带着几个亲信退入了通州城的最中心处——庆桂八旗兵集结处。
本来败入通州的八旗兵就没有多少人,之前的冲杀损失了一部分,哈当阿、戴鹏又带走了仅剩的jīng华和主力,眼下庆桂手下只剩了一千残兵不到。虽然炮兵阵地在他们的掌控之下,可是绿营兵一反水就立刻袭杀了炮兵阵地的所有督战八旗。
轰鸣的炮响声中,庆桂行辕——通州衙mén成了八旗兵最后厮杀的战场。这里虽然防御工事坚固,可配置了八mén火炮,但是在掉过头的通州炮群的狂轰滥炸下,千多八旗残兵支撑了一个时辰都不到就全军覆没。
庆桂在绿营兵冲进大堂前就拔剑自刎了,剩余的八旗兵除四百多人被俘外,剩下的全部命归地府。
当然,等待着这四百多俘虏的下场也不会比他们的同伴好多少了,对于抵抗的八旗兵,红巾军的政策是一律斩杀的。
通州问题的解决给梁纲烦闷的心理送去了一股凉风,总算是减轻了他的一点郁闷。也腾出了一个团的兵力。
这些反正的绿营兵,梁纲老规矩对待。愿意继续当兵的就留在红巾军里吃粮,不愿意的发放路费和遣散费回家。军官、士兵级别不同,遣散费也不相同。
而那些愿意留在红巾军继续干的,忙过这一阵子后,就要去讲武堂进修。这是红巾军吞吃清军的老规矩和老传统。
最终愿意回家的只有一千人不到,当兵吃粮的少有是家境富裕出身的。出来当兵图的就是那份粮饷,现在面对比原来绿营兵钱粮更多的红巾军,绝大部分的人当然愿意继续留在军中了。
那些愿意回家的人,更多的是些老兵油子,被红巾军严酷的军纪给下回去的。
军官就更少了,红巾军现在大势已成,谁都向着绑上这条通天的路。杀人放火金腰带,又哪里有造反来的荣华快?
陈虎、刘墉的信报不住的发来北京。铜瓦厢决口之后,黄河水溜分成三股:南股由今山东荷泽赵王河东注,另两股由东明县南北分注,至张秋穿运河后复合为北股。
而看情况南股成为干流的可能xìng很大,已经夺大清河由利津汇入了勃海。
在地图上重新标出黄河的新河道之后,梁纲发现这根他后世见到的黄河水道已经很相似了。
来到这个时空之后,梁纲虽然对黄河夺淮入海很不习惯,总感觉着不如流向渤海来的让人舒服。
但是他绝没有想过用这般极端的手法让黄河改道,改成后世自己习惯的水道。
因为黄河水道的每一次大改道都会给当时的中国社会经济带来极大的震动和深远的影响。
为了让自己眼睛看的舒服,就给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五省的部分地区造成巨大的灾难,梁纲还不会如此丧心病狂。
这一次山东受难最重了。梁纲唯一能够做的就是祈祷老天爷,今年的夏天别再去下太多的雨。不然的话,半个华北真就成一片沼泽了。
而现在铜瓦厢决口以下的原有黄河河道水位迅速下降,这对安徽、苏北一千多里原河道两岸的城市、村庄、田地都会带来极重大的影响。因为这些地方几百年来就已经和流经的黄河水息息相关了。现在水源完全被中断,这一影响完全是难以估算的。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o^)/<!-br /-><!-br /->..<!-br /->^_^o~ !,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