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八十五章 金山银海徽州过
作者:汉风雄烈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525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 网友情提示:采集者注意,过滤广告者封IP!请限制采集速度,为了你我都好,请不要过滤广告! -->

手机用户同步阅读请访问<!-br /->..或<!-br /->.<!>.<!>. 二百八十给刺jī坏了。

几十个童子军站在鲍家大院子里大呼小叫:“叫你们当家的出来”“叫你家管事的出来,再不出来我们可就不客气了”

半天没有动静。

后院的一间阁楼上。年纪小小的鲍均一脸惊怕之sè的躲在一个三十多岁的fùnv怀中。鲍家福从小mén一路急跑的上了阁楼,见到鲍家大夫人的时候气都喘不过来了。

将前面的情况说一番,鲍家福急问大夫人该如何办?虽然红巾军没有直接派人来抄家,只过来了一群小子。可要是应付不好眼前的这群小子,那过来的可就是大人了,鲍家可就要遭大难了。

听到是一群童子军,鲍家大夫人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至少这表明红巾军的态度了,没有掘断鲍家根的意思。“要钱给钱,要银子给银子,一定要让他们满意。”

轰轰烈烈的‘积钱’运动不是只在棠樾村鲍家一家展开,整个歙县都是如此。那些个富豪之家每一个都是榜上有名,而非是如鲍家这样的多行善事的主儿或是身为满清官宦之家的,那可就是直接赤luoluǒ的抄家了。

有清一朝,一百一十二科殿试中,合计产生三鼎甲(即状元、榜眼、探huā)三百四十二名,这些人的省籍分布是:江苏最多,一百一十七名,;浙江第二,七十在他们脑海中回应,完全不再是冲动的**。看的太多了,不稀罕了。

就想后世的款爷们说的那样,‘钱对我来说已经是个数字,而不再是奋斗目标’

…………

安庆,大街上一眼望不到头的马车从码头驶入城中,每辆车上都拉着四个硕大的箱子,虽然没有被打开,可是不管是城守的红巾军还是安庆城里的百姓,人人都知道那些大箱子里装的是闪闪发光的白银。

一路上百姓争相驻足观看,个个眼睛都瞪的圆大。这可是从徽州过来的红巾军啊,那还不待掏得个金山银海啊

“不会是徽州,都比得上咱们账房的一大半了。”梁纲放下了手中的账单,心中感叹着,却也不感到太多的稀奇。

毕竟此时的中国还是没遭受鸦片毒害前的中国(1820以后鸦片才正式盛行的),徽商仍旧是全国第一的大商团。抄了他们的老巢,那么多官宦家族的老底,才一千多万两银子已经是‘不苛刻’了。这其中还算得上徽州六县的县库呢。

不然的话,真像是梁纲当初在江北光化、谷城等县干的那样,怕是每一县都能榨出五百万两银子以上。现在时候变了,情形也变了,梁纲已经不太需求基础资金的积累了,所以他给徽商一个面子,看他们识不识趣,只下狠手榨了那些官宦家族和对近期内对乾隆、嘉庆献媚的盐商。

“曹文埴怎么样?”丢下手中的《石鼓砚斋文钞》,梁纲笑着问张世龙。对于他在徽州的一些行事,梁纲是很满意的。没为了银子滥杀,就尤为可贵。

“那老头已经快不行了,我亲自带人去的曹家,没惊动他。只取了一些文稿和一万两银子。”张世龙一指《石鼓砚斋文钞》,接着又说道:“也让人把这事情传开了,大军开出徽州的时候,整个徽州都传遍了。”

“人人都知道,我因为曹文埴‘不愿与和坤为伍,罢官回乡’,而特别礼遇了他们家。不然的话,按曹家盐商世家和官商结合的底子,至少是十万两银子……”

ps:鲍漱芳:清嘉庆八年,川楚陕三省luàn平,漱芳集众商输饷有功,被任为盐运使。嘉庆十年,洪泽湖堤涨决,淮黄继发大水,漱芳集议公捐米6万石、麦4万石赈济,使数十万人获救。此外,还先后为抢险护坝、疏浚河渠等集众输银300万两,为疏浚江都芒稻河捐银6.5万两,受清廷一再优叙晋级。

曹文埴:乾隆二十五年传胪,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翰林院shì读学士,再迁詹事府詹事。授左副都御史,历刑、兵、工、户诸部shì郎。后擢户部尚书。为官持正,不阿附权臣和珅。乾隆五十二年以母老引退。嘉庆三年卒。谥文敏。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o^)/<!-br /-><!-br /->..<!-br /->^_^o~ !,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