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作者:茅盾文学奖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258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小说采用两段式结构,以“出延津记”和“回延津记”分别讲述了吴摩西和牛爱国祖孙两代的流浪经历。

卖豆腐的老杨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杨百业在家里帮他做豆腐;二儿子杨百顺和三儿子杨百利十几岁时在镇上老汪的私塾里免费读过叫詹善仆,延津人叫他“老詹”。老詹任开封天主教会会长,在延津待了四十多年,七十岁了,只发展了八个信徒,有个徒弟小赵,每天踏着脚踏车载老詹去宣传教义,有时小赵在车尾巴上绑一架子,架子上驮几捆葱,老詹传教时,他在村里卖葱,老詹也不管他。

为了寻个营生,杨百顺同意成为老詹的第九个教徒,老詹想把杨百顺的名字改成杨摩西,也是图个吉利;想借这个名字,像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一样,能把深渊中的延津人,带出苦海;想在自己人生的最后阶段,把天主教在延津发扬光大。想到过去叫百顺,倒百事不顺,于是杨百顺干脆利落地说:“改名我倒不怕,那个杨百顺,我已经当够了。”

老詹介绍他去竹业社破竹子,杨百顺没干多久就惹急了东家,只得在延津周围打零工。一个元宵节,正挑水谋生的杨摩西被人临时拉去扮社火队中的阎罗,县长老史发现他扮得与众不同;接着打听,这人是街上一个挑水的,整日无家可归,便想让这个阎罗来替自己种菜。很好的一个差事,杨摩西却因为一个『尿』壶得罪了县长。提心吊胆中有人说媒,便答应下来,倒『插』门“嫁”给了馒头铺的吴香香,改名吴摩西。

吴香香看吴摩西卖一天馒头下来,因为个说,就累得浑身像散了架,先在嘴上,就有些看不上他;看他舞社火,能把阎罗舞成潘安,到得眼前,却是一个闷嘴葫芦,为人做事处处懦弱,馒头卖得不好,就总说他。吴摩西毕竟是入赘,话上就亏着些,想起话来,就回一嘴;想不起来,就闷着头不说话。十次有八次,想起的时候少,想不起的时候多。

吴香香有个架,还有一座大钟。图画得倒是气派,因不知其中的缘由,虽呼之欲出,牛爱国看了半天,也看不出个所以然。将图纸翻过来,图纸的背面,写着两排字。头一排是蝇头小楷:恶魔的私语;第二排是钢笔字:不杀人,我就放火。两排字的字形不同,显然不是一个人写的;多年过去,字迹也有些模糊。牛爱国看到这两排字,皆心里一惊。但物在人亡,既不明白这字是谁写的,也不明白这人写这字的情形,就不明白这些话的含义。琢磨半天,仍难解其意,只知道是两句狠话。倒是这种狠的心情,自己也曾有过。叹了口气,将这纸叠起来,交还主人。

8jx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