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赤壁之战
作者:夜之觞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159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历史给人的感受是浓厚、深沉的,不似单刀直入的快意,而似历尽荣辱后的沧桑。“青山依旧在”即象是对英雄伟业的映证,又象对其的否定,但这些都不必深究,“几度夕阳红”,面对似血的残阳,历史仿佛也凝固了。

在这凝固地历史画面上,白发的渔夫、悠然的樵汉,意趣盎然于秋月春风。但“惯”字又表现出了莫名的孤独与沧凉。“一壶浊酒喜相逢”使这份孤独与沧凉有了一份安慰,有朋自远方来的喜悦,给这首的词的宁静气氛增加了几份动感。“浊酒”显现出了主人与来客友谊的高淡平和,其意本不在酒。在这些高山隐士心中,那些名垂千古的丰功伟绩只不过是人们荼余饭后的谈资,何足道哉!

该词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在感受沧凉悲壮的同时,又创造了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词中高远意境就在这宁静的气氛中反『射』出来。

历史的车轮,往往因为轨迹的不同而改变方向,白天过后就是黑夜,光明背后永远都是黑暗。

滚滚而去的长江水,在黑『色』的夜晚中显得愈发狰狞,西北风的肆虐使得浪花如『潮』,大江之上必有大浪,浪花承载下的战舰依然挺立。

鄱阳湖曹『操』水营,无数连环战船在浪花中,如履平地,这些水上巨兽在黑夜中使人『毛』骨悚然。

战船上,一个意气风发的身影傲立在船头,他在翘首盼望着江东方向,“子时已过,为何黄盖还不来降?”

“丞相勿急,想必现在的黄将军正在为丞相准备100万担粮草,这些粮草不是小数目,要躲过东吴的耳目恐怕还需要一些时间。”

“哼哼,东吴马上就要作古了,那刘备更是不足为虑,天下马上将会是我曹家的!”

“丞相英名!”

随着这声丞相英名,长江上,出现了无数朦胧的黑点,那黑点的速度很快,渐渐的这些黑点的原型映入了众人的视线中。

那一面大旗,迎风飘展,硕大的黄字,让曹『操』笑逐颜开,无数艘小船,飞一般的驶向了鄱阳湖曹『操』水营。

“黄盖诚不欺我,东吴周郎败矣!”

“粮草一般囤积在船尾,为何这些小船的船头下沉,莫非有诈?”荀彧的这句话,使得曹『操』心中一惊,细眼观看之下,这些小船的船头果然有些下沉。

下一刻,肆虐的西北风突然改变了方向,鄱阳湖水军的旗帜,在这一刻改变了方向。

“不好!周郎使诈,于禁速速带人拦截黄盖的战船!”

前一刻还意气风发的曹『操』,在这一刻心『乱』如麻,可惜,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一切都晚了,黄盖的小船在靠近曹『操』大船的时候,纷纷变成了一头凶猛的火兽,这些承载着孙刘联军期望的火兽,如同那刚出地狱的恶魔。

“分船,快速速分船!”气急败坏的曹『操』,嘶吼着发出了命令,上一刻还是功臣的铁链,在这一刻变成了吞噬生命的元凶。

一切都晚了,当黄盖这些装满易燃物的小船,靠近曹『操』水军百米的时候,曹营水军的命运已经注定了。

风借火势力,火借风涨,嘶喊怒吼的火焰,在鄱阳湖上汹涌翻滚,无数条战舰被这些大火吞噬,无数生命在下一刻变成了永恒。

“诸葛村夫,周郎小儿,我与汝等势不两立!”愤怒无比的曹『操』失去了应有的冷静,他竟然决定在这个逆势的时候,向周瑜水军决战!

虽然大火还在肆虐,但是,更多的战舰被分开,这些独立战舰的数量不少,无数战舰因为曹『操』的命令向着东吴水营的方向前进。

报仇!报仇!报仇!曹军全营上下充满了这个念头,这个念头让曹军士兵士气高涨!

但是,长江水面上那巨大的黑影,让这些原本信心满满的曹军士兵的眼神变得无比恐惧。

曹『操』的战舰很大,足足有半个城墙这么高,但是相对于这些黑影来说,曹『操』引以为傲的战舰变得渺小起来,这些水中巨兽在长江上因为碰到天敌,瑟瑟发抖。

原来,在长江上,无数东吴水军的巨型战舰出动了,这些名为“楼船”的战舰在长江上傲视群雄,曹『操』水军中的“蒙冲”、“先登”在“楼船”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排列成扇阵的东吴“楼船”,犹如水中蛟龙,“蒙冲”、“先登”在它的面前就像个小孩子一样。

“抛石机,投『射』!”

抛石机,这一攻城利器,在东吴有了新的用途,早在与曹『操』水军决战之前,东吴大都督周瑜早就在我们的面前炫耀过他的发明。

那就是这种装在大型战舰上的水中抛石机,这些水中抛石机比起陆地上的抛石机,个头减小了很多,重量也减轻了很多,然而水中抛石机的威力却没有因为

个头和重量的限制减小。

这些水中抛石机,在摧毁敌方战舰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原本还在长江上驰骋的曹营战舰,在下一刻,被抛石机投『射』的巨石,打入了江底。

半数以上的曹『操』战舰一个照面被水中抛石机打入了江底,这个巨大的损失换来了曹营战舰靠近这些庞然大物的机会。

“舵手稳住船只,弓箭手与敌方对『射』!”

曹『操』新任的水军都督于禁,下达了这个命令,无数弓箭在下一刻飞『射』向了“楼船”中的东吴水兵。

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军,是曹『操』手下将领惯用的军事策略,然而,这一次这个策略显然没有像以前那样奏效。

东吴的“楼船”中,刀盾手早已就位,曹营弓箭手的弓箭大多数被这些刀盾手手中的盾牌阻挡。

“楼船”分为上中下三层,曹营水军的弓箭,在逆风的环境下最多只能『射』到两层的距离,有着“身高优势”的“楼船”,没有受到万箭齐发的打击。

面对曹营水军的挑战,东吴“楼船”中的箭手与曹营弓箭手对『射』起来,,精通水『性』的东吴水军,在这一刻向世人展示了他们水中霸主的地位。

“楼船”第三层中的东吴『射』手,因为有了诸葛连弩这一中近距离攻击的利器,无往而不利,攻击速度明显比连弩手慢了不少的弓箭手,在对『射』的过程中吃了大亏。

凭借着自身的重量,不少东吴楼船用撞击这种最古老的战舰攻击方式体现了自己的优势,不管是蒙冲还是先登,都经不起楼船的撞击,不少曹营战舰被楼船撞沉。

面对如此无奈的局面,曹『操』不得不做出了放弃鄱阳湖水营的命令,残存下来的战舰纷纷向岸边靠拢,东吴水军又怎么会放过这次痛打落水狗的机会呢?在大都督周瑜所在的主战船的带领下,这些水中真正的霸主,开始了属于他们的表演。

岸上就一定安全吗?那些疯狂逃向岸边的曹『操』水军,在看到那面刘字大旗的时候,彻底绝望了。

为了吃掉曹『操』的水军,东吴孙权配合我们的攻势,向合肥猛攻,据鄱阳湖500米的曹『操』陆地军营被迫向合肥救援,这里暂时成了一个兵力的真空地带,曹『操』陆军的救援,给了我军一个很好的发挥机会。

“放下武器,投降者不杀!”

“放下武器,投降者不杀!”

硕大的刘字大旗,击垮了无数曹『操』水军的心理防线,很多水军连抵抗的勇气都没有,放下武器的他们被我的义子刘封押回了我所在的夏口。

“若我黄须儿在,何惧一个假子?”大势已去的曹『操』,无奈的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在众人的簇拥下,曹『操』狼狈的离开了这个伤心之地,南征时的意气风发,早已不复存在。

是役,曹『操』水军在孙刘联军的联合打击下,几乎全军覆没,剩下不到5000人的曹军向荆州方向逃窜。

一万多曹『操』水军俘虏,被我毫不客气的收编了,这些垂头丧气的败军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耀武扬威,军师也在曹『操』败军的必经之地埋伏下了军队,就得着曹『操』自投罗网。

我们也成了这场战役的最终受益者,只负责给周瑜水军打打边鼓的我们,基本上没有什么损失,这场生存之战的胜利,也让我们和东吴有了发展自身实力的机会。

大战之后的长江平静如斯,江面上曹『操』水军的尸体和战舰的残骸诉说着大战时的惊心动魄,在这个世界上,成者为王败者寇,这一流传千年的不变的定理在这场大战中得以体现。

适者生存,我们和东吴最后因为物竞天择有了自己的栖身之地,强大如曹『操』者在我们的强强联手下,褪去了他傲人的光环。

江南大地的人们,在得到胜利的消息后,奔走相告,作为这次大战的主角,我们和东吴的将士们自然成了这些百姓心目中的英雄。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