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决战
作者:华西里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1730

第二百零,就打一个哆嗦:“我带了汤药的,没准考试一结束,病就好了。 ”

见吴节皱着眉头,他吃力地一笑:“节哥,不用为我担心,我身子壮实,扛得住的。没准这次上了考场,发挥得好,我心中欢喜,病就好完全了。”

吴节叹息一声,再不说话。

今天的送行宴代时升主持,代先生也没什么废话,只端着酒杯走下来,一一向学生们敬,酒,说些鼓励的话儿。

待到吴节这桌的时候,等吴节和陆畅等人站起来。

代先生同吴节碰了一下杯子,突然道:“士贞,你我师生一场,你在我这里也读书也有些日子。在一众人学生中,你是最出色的人物,这次定然能够高中。今后,你我只怕不能在共处一座教室了。来,干了这一杯。”

“是,先生耳提面命之恩,学生铭记在心。”吴节一口干掉那杯酒,心中有些温暖。老实说,在代先生这里读了这些日子的书,还真学了些真本事,这分恩情是无论如何也忘不掉的。

别的学生听代先生夸奖吴节,也都是一惊。吴节刚开始时在学堂里并不出色,作业也属普通。可等到开始教授八股文的时候,好象是换了一个人似的,文章突然老辣浑厚起来。

这次乡试,人家没准还真要中了,代先生识人相人的本事,自然是极强的。

正在这个时候,陆二老爷进来了。

众人慌忙站起来,同时拱手:“见过二老爷。”

吴节虽然对这人相当不感冒,可面子上却不得不敷衍,也跟着起身,胡乱地叫了一声。

但陆胖子却还是不肯挪动身体,吴节扯了他一把,总算将他扯了起来,低声喝道:“他毕竟是你父亲。”

胖子在吴节耳朵边笑了笑:“乡试如此紧要,却在考前将我这个做儿子的打成这样,父亲大人根本就不在意我的前程啊!”

“世上无不是的父母。”

“父亲大人的心目中却只有陆轩一人而已,我就是个糟蹋粮食的废物,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就是了。说起来,我却也是替父亲丢脸了。”

吴节:“胖子你这就是说气话了,一个人废不废物,不是看他以前如何,而是将来。父子,毕竟是父子,骨肉连心。你看,二老爷今天不是就亲自过来送你这个儿子进考场了?”

“父亲大人是来送陆轩的,和我却没有任何关系。”

陆胖子刚才的一举一动一丝不落地被陆炜看在眼里,陆二老爷眼睛里闪过一丝厌恶,向大家拱了拱手,又将双手望下按了按:“各位落座吧,好好养精蓄锐,争取考出个好成绩来。”

就走到陆轩身边,拉了张椅子坐到大儿子身边,含笑问:“轩儿,前两场考得如何。这关键一场总算是到了,准备好没有?”

自从陆二老爷进大厅堂之后,大家都没有说话。这一声问,字字清晰。

陆轩进大堂之后一直都不理人,听到父亲问。抬起头,淡淡道:“父亲大人,前两场儿子虽然作得不尽人意,却也有信心拿到好名字。这最后一场也不在话下,不说前三,但中个举人却也容易。”

“好好好,如此为父也就放心了。”陆二老爷一脸的欣喜,抚着胡须笑了起来。

又一口气喝了好几杯酒,见时间差不多了,众士子这才停下筷子,整理了一下行装,出府,上了陆家早已准备好的马车。

陆府大门早有不少下人等在那里,见有士子出来,就将事先准备好的桂花枝条别在考生们的腰带上,以求吉祥,取“蟾宫折桂”之意。

本来,代先生和陆二老爷有专门的马车。

可临到上车时,陆二老爷去钻进了陆轩的车里。

陆胖子看到这一幕,却突然笑了笑,什么话也不说,就进了车,紧紧地裹着身上的厚衣服。

这是人家的家事,吴节也不好说什么,只把玩着手中那枝桂花嗅了嗅,却没有任何香味。

车帘放下了,车厢里一片黑暗,然后一动,辘辘前行。

行了半天,吴节却是沉不住气了:“胖子,别难过,十根手指有长有短,为人父母偏爱其中一个子女,也是可以理解的。”

陆畅睁开眼睛,眼圈却红了,突然道:“节哥,我要替母亲争气,我要考中举人。你那日在茶几上所写的,可是当真,是不是事先得了的,又是通过什么途径?”

吴节淡淡地说:“畅哥儿,我可什么也没写,你一定是记错了。”

“我不会记错的。”

吴节:“你也不用问那么多,吴节今日就问你一句话,你当不当我是朋友,相不相信我?”

抬起头,用坦然地目光看过去:“我知道你肯定要问这句话的,这才同你挤到一辆车上。”

陆畅的目光同吴节碰在一起,良久,郑重地点点头:“我相信节哥,在这个世界上我只相信三个人。母亲,女魔头,剩下一个就是你。如果连你也不值得相信,陆畅也没人可以信任了。我不会多问的,既然你让我那么做,我照做就是了。反正,以我的真本事,今天又烧得昏头涨脑,进了考场,也没办法写出好的文章来。”

“我坚信,你能中举人的。胖子,不可妄自菲薄,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

吴节伸出一根手指,又在车壁上划了四个“一”字:“我所写的那本书你也看过来,破题部尤其要当心。文章以气为先,立意第一,破题部分若作得好了,就是一篇佳文。”

“是。”胖子用力地捏起了拳头。

吴节又想起一事,笑道:“也无须每篇文章都如此破题,都写出花儿来。只要一篇中了宗师的意,一好遮百丑。”

他还是有些担心,这个死胖子是一根筋脑袋,别到了考场上,一作起八股文来,偏偏都以四个“一”字破题。以他的水平,却有些为难他。弄巧成拙不说,反引起了考官的怀疑。

到了贡院,众秀才纷纷下车,拿着照出签朝前走去。

而代先生则立在路边,叮嘱最后一场作文时的注意事项。

而陆二老爷则依旧拉着儿子陆轩不住地说着什么,还时不时伸手拍拍陆家大公子的肩膀,又替他整理好衣冠,一脸慈祥。

吴节看得直摆头,像这种大家庭,子孙满堂也是常事。做长辈的特别喜欢其中一个,也可以理解。不过,也不能太过,务必要做得公平公正。

儒家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齐家最能体现一个人的道德水准和才干,尤其是大族豪门。

像陆家这种望族,各色人等加一起好几千,若能处理好其中的各种关系,将来做官,也是个能臣干员。

由此可见,这个陆二老爷才具也是有限得很,至少这情商就不是太高。难怪头上有个手眼通天的父亲,当朝第一太子党,却只混到在太常寺那种清水衙门做小官的地步。这陆家,还真是不成了。

所谓,君子之泽,三世而宰。

看来,这后代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吴节心中暗想:明年春闱中了进士之后,我进翰林院应该没有任何问题,又有皇帝扶持,前途一片光明。虽然嘉靖只有数的,不能够超过四张稿子。

吴节算了算,没篇文章若有写完,怎么着也得七八百字。四篇下来,就是三四千字,这三天真有够忙的。他还好,直接选合适的范文抄上去就是了,别的考生又要打腹稿,又要拟提纲,还得写草稿,等到正式答完卷子,三天时间未必够用。

因此,一拿到卷子之后,别的考生都顾不得睡觉,磨了墨,挑灯夜战。

别省的乡试,八股文都放在第一场。这次包应霞为了让考生们调整好状态,适应考场气氛,特意挪到了最后一场。

如此倒好,六天折腾下来,很多人都已经没考得麻木了,倒没出现头一场拿到卷子后,有考生又哭又笑的情形。

吴节计算了一下自己的写字速度,毛笔写字实在不快,又要写得工整,又要不能出错。算起来,自己就算抄袭,也没办法写得太快。

四篇文章,今天晚上作一题,剩余三天,一天一道。

这其中的关键是抄什么样的范文上去,拿个好名次。

科举考试,讲究的是揣摩主考官的口味,只要对了他的脾胃,就能轻易中举。

老实说,包应霞虽然是吴节的恩师,二人在考场上也有过一次接触。可私底下却没有任何交往,对包大人他也不是很了解。

而且,据别的人说,包大人为人正直,根本就不会看在我是他弟子的情面上就网开一面,高抬贵手。再说了,乡试的卷子都是要誊录好,糊住名字的,就算他用心点自己的举人,也没有可能。

吴节其实和其他考生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那么,该抄什么的文章上去呢?

吴节一边慢悠悠地磨着墨,一边思索着。

对面的三个陆家子弟也都磨好了墨,开始动笔。

看他们的情形是在草稿上拟提纲,胖子还是一副很冷的样子,衣服裹得很紧。

吴节眼尖,看到陆畅每写一个字,身子就哆嗦一下。

秋雨又开始落下来,在灯光中连成一片。

吴节也帮不上任何忙,只能将头低了下去,搜索着自己背熟的那些资料。

不出意料之外,最后一场的考题和真实历史上完全一样。

ps:懒得拆分章节,合成一章发出来,今天就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