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似曾相识
作者:贾柳道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456

瑞雪初霁,方连山一行在刘晏的带领下,站在宝石山上向南眺望,只见西湖银装素裹,长堤横亘,雪柳霜桃,整个湖面看上去铺琼砌玉,晶莹朗澈,其冷艳之美令人无法自拔。

“你们看下面!那就是有名的断桥残雪!”刘晏指着山下,沉醉道。

“这桥没断啊?”成三莫名其妙,“不过这里的雪景倒是挺好看的!”[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站在山上,俯视西湖,但见横亘在湖中的长堤东端立着一道石桥,拱面无遮无拦,在阳光下冰雪消融,露出了斑驳的桥栏,而桥的两端还在皑皑白雪的覆盖下。依稀可辩的石桥身似隐似现,而涵洞中的白雪奕奕生光,桥面灰褐形成反差,远望去似断非断。

山下空旷寺院亦传来了声声钟响,愈发使人生出无限感慨,方连山贪婪地呼入一口新鲜空气,缓缓道:“

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

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阴。

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

犹忆西窗月,钟声在北林。”

“好诗!”

忽听一人高声赞道。

方连山转身一看,有三人正缓缓向山顶走来。靠前的一位!”一直神色平静略带忧愁的晏同叔突然精神大振,大声道:“看来我等前来西湖赏雪,既是西湖的幸运,也是我们的福气啊!今天就让我们活出个境界来!”

“晏兄,你……”见着一反常态,意气风发的晏同叔,张知府惊得目瞪口呆。

“你们看那里!”晏同叔指着湖心一座孤零零的小亭子,“我们不如一起前去亭中赏雪!且悠闲一回!”

“船家,今日你可载人游湖?”晏同叔大方地掏出数两纹银,“你可否载我们去湖中小亭?再去帮我们买些小火炉和酒?”

“我是来收拾东西回家过年的……”本欲拒绝的船夫见到纹银顿时两眼发光,话亦咽回了肚子,忙接过了银子,嘴里唠叨着,“当然可以!不过这大冷天的你们过去喝酒?真是一群痴相公!”

一群痴相公?众人闻言大笑。

“何日无雪?何处无湖山?但少痴人如吾等人耳!”方连山大笑着跨上了木船……

“方公子!”美景加知己,晏同叔喝得很尽兴,满脸通红道:“去年春天在洛阳老夫想出个好句子,可快两年了,也没琢磨出个下句!”

“哦?晏兄作诗词也有被难住的时候?”张知府亦有些醉意,“不妨说说是个什么句子?”

晏同叔端起酒杯,望着一片茫茫,缓缓念出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

“这……”张知府和刘晏低头沉思起来。

“方大哥!”趁着斟酒,如霜悄声道:“你不是对对子很厉害吗?怎么尽发愣!晏老伯正看着你呢!”

“似曾相识燕归来!”方连山脱口而出。

晏殊!鼎鼎有名的大词人!十四岁就中了进士的神童!晏殊不就是字同叔吗?我说怎么这么耳熟!方连山继续发愣中。

“妙,妙,太妙了!”晏殊一听,大声拍手叫好,又激动地举起酒杯,“方公子真乃大才!老夫与你同饮此杯!”

“你……”张知府和刘晏望向方连山的目光,简直不能用佩服两个字来形容了。

“晏老伯请!”被如霜轻轻碰了碰,方连山方才回过神来,忙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方公子对的确实好!”张知府赞叹道:“上句和下句都形容的是春天的景色。拿‘燕归来’对‘花落去’,又工整又巧妙。用‘似曾相识’对‘无可奈何’也恰到好处!”

“这两句的音调正好平仄相对,念起来非常和谐好听!”刘晏亦夸道:“总觉着里边意蕴深厚,却又说不出来!”

“方兄,你觉得这两句如何?”晏殊却是笑意盈盈。

“不如请晏老伯先讲!”方连山倒真想听听晏殊怎么说。

“宇宙人生多少事物,有一次性的一面,亦有重复性的一面。有一去不返的一面,亦有永恒的回归一面。然这回归重复不是原封不动的重现,而是重现中有渐变,只是似曾相识罢了。”晏殊轻抿一口美酒,“不知方公子有何看法?”

“这两句描绘了人的意志所不能挽回的情景,即使只是个人一时的无名的悲感,也蕴含着人类永恒而无可奈何的悲感,由此而感到人类普遍的永久的无可逃避的命运。由这种主观的悲哀推而至于客观世界的运转,又何尝不如此!”方连山灌下一大口酒,“句子虽赡丽,但有沉着的内容,所以不流于轻倩浮浅!可以说是在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虽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

“……”晏殊激动地握紧了手中酒杯。

“最难得的是——”方连山猛地干下杯中酒,“此两句有着珍惜现在,珍惜人生的积极意义。却无及时行乐的消极颓废思想!”

“哐当”

晏殊手中的酒杯掉在了地上。

“方兄!”晏殊紧拉住方连山的手,热泪盈眶,“人生难得有一知己!请容老夫与你以兄弟相称!不想过了知天命之年,还能遇到一忘年交!哈哈!”

“晏兄!”方连山亦激动地泪光闪闪,心中小算盘打得噼啪作响……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