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它要撞上来啦!”
这惊慌失措的喊叫若是来自于缺乏战斗经验的新兵或者正好搭乘军舰的政务官员,安格洛上校可不会觉得惊讶,然而这声音一听就是枪炮指挥官——1929年从海军学院毕业、姓莫德森的海军少校,安格洛还有此次担当特别舰队司令的杰特利卡将军也都是从这所为美国海军培养了无数优秀军官乃至显赫将领的军事院校毕业的,可现在看来这种巧合的关系更加让他感到难堪。 首发--无弹出广告..%%%网..[].
恼怒之下,上校终于咆哮了:“闭嘴,笨蛋,怕死就给我滚到救生艇上去!”[..]
在过去的三个月里,往返于欧美大陆之间的盟国舰船仅有17艘遭到敌方潜艇袭击,9艘沉没、8艘逃脱,仅占到了船只总数的两百分之一,安全通航率堪比1944至1945年德国海军最颓丧的那段时期,类似于二战初期的“海员恐慌”气氛因此而得以避免。尽管如此,必要的应急救生措施还是得完整保留的,例如这艘“波士顿”号重巡洋舰,两件特殊货物虽然在舰舯位置占据了不少空间,包括救生艇在内的救生用具数量并未削减,它们的存在将使得多数舰员于危机时刻都有获救的希望。
身形峻拔、样貌端正且看起来比真实年龄更小的莫德森少校显然意识到自己刚刚犯下的愚蠢失误,他顿时羞红了脸不敢与安格洛上校对视。一句话可以鼓舞士气,一句话也可以动摇军心,舰队的航速正向30节逼近,军舰上的机械噪音也随之增加,但来自舰桥的惊叫还是让附近的水兵们大为惶恐,跟“撞击”、“躲避”有关的喊叫声就像是连续铺放的火药从前往后迅速蔓延,紧接着,在舰桥并未下令开火的情况下,有的高射炮指挥官再次行使了战时决断权·几门20毫米口径的机关炮砰砰乓乓的吼叫着,成串的炮弹在夜空中形成了一条由暗红色光点组成的弧线,它们就像是古代军队的惩戒者手中的长鞭,划过空气凶狠地袭向目标·可是那光亮的火球移动速度更快,它轻盈地俯冲下来,眼看下一秒就要撞上桅杆甚至舰身的时候又突然拉起,转瞬之间攀至高空,从海面抬头往上看,它就像是个能够随意改变大小的发光体,魔力之神奇让人惊叹!
“这些蠢瓜、笨蛋!”安格洛上校满脸痛苦地骂道·他飞快地冲下战斗舰桥,在装甲指挥室里朝军官们吼道:“停火,让他们停止开火!这根本无济于事,只会制造更多的混乱甚至误伤自己人!”
已经犯了一次错误的枪炮指挥官丝毫不敢怠慢,他赶忙通过舰内的通讯电话查明究竟是哪个炮位开火,并以严厉的口吻命令他们不得再擅作主张,足足一分钟之后,舰上一度无比热闹的防空火力终于衰减直至平息·但这时候夜幕中已经布满了杂乱的烟团,机关炮弹中的曳光弹也渐渐滑落在视线远端。舱室外面的空气中已然充斥着硝烟气息,可以想象·那些连续发射的火炮战位周围已经滚落了大片的弹壳。
由于旗舰一度迸发猛烈的防空炮火,在没有看到射击指令的情况下,舰队中的另外四艘护航舰艇也陆陆续续开火了,尤其两艘弗莱彻级驱逐舰炮火格外密集,一整天来已经心惊肉跳到神经衰竭的舰员们恨不得一通乱炮将那家伙给揍下来,然而他们的希望很快落空了——17个月前在拉斯阿莫斯,几十个陆军高炮连没有完成的任务,海军炮手们同样无力为之。
“波士顿”号的装甲指挥室里,安格洛上校的脸色没有因为枪炮声的逐渐平复而缓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莫德森少校紧接着又向其他枪炮战斗位置加以叮嘱·简短到位的指令终于让人看到了一名战舰中层军官应有的表现。*.
可惜这时候安格洛上校完全没有空暇关注手下军官的亡羊补牢是否有可赞之处,他迅速返回战斗舰桥,在那里一下子跟着杰特利卡将军向盘旋在舰队上空仍未离去的发光体眺望,一下子焦急不安地从舰桥上观察甲板和炮位上的情况。想来想去总觉得状况令人忧虑,遂向杰特利卡将军报告了自己的想法,得到同意后再次下了战斗舰桥·铁青着脸走进装甲指挥室,排开愣头愣脑的军官们走到话筒位置。
“给你十秒钟调好舰内广播。”他生硬地对通讯官说。
无辜的通讯官尽管吃惊不已,但凭借着熟练的专业技能,他还是赶在舰上发怒之前调好了舰内广播。
“波士顿号全体军官和水兵注意了,我是你们的舰长菲利普安格洛,刚刚舰上出现了一些懦夫、莽汉的行为,这不像是一支参加过诺曼底登陆行动、在太平洋狠踢过日本鬼子屁股的精英团队,但我觉得可以理解,从古至今,人类总是对未知事务充满敬畏,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那个发光的盘子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就是我们白天狠狠藐视过的飞行器,它除了杂耍般的飞行其实什么也干不了,就算它具有一定的攻击力,如果我们自乱阵脚,那它根本不需要利用这种能力就可以摘到胜利的……”
广播里的沉稳声音让舰员中间的骚动情绪渐渐沉淀下来,然而安格洛的话说到“胜利的”这里,一个靠近广播的惊愕声音瞬间让所有人抽紧了心脏。
战争时期,“鱼雷”单独作为一句话应该是水兵和船员们最不希望听到的,特别是以带有警告性质的口吻发出,这一次还偏偏透过广播传递到封闭炮塔、露天炮位、弹药舱、轮机舱······舰上的每一个位置都能清楚听到枪炮指挥官莫德森少校有些走样的喊叫。用大半个世纪后的流行语形容,这位海军少校亮了,大放异彩的亮了!
在发现鱼雷来袭的情况下——至少语意应当如此理解,安格洛上校来不及再在广播里叮嘱大家镇定了。由于麦克风没有关闭,装甲指挥室里的情形在广播中向全舰官兵进行了直播,杂乱中有人急切地询问“哪里”,如果竖起耳朵倾听的话,可以隐约听到有人回答“在左舷”、“最多两百码”、“得转舵”,紧接着有人反驳“那好像不是鱼雷”·同时有人说“应该在纵队,简单而整齐的队形配合着各舰劈波斩浪的英武雄姿,仿佛离弦之箭势不可挡。不过舰艇的航速再快,相比于同时代的飞行器还是有如龟速,这一次不请自来的发光体就像是月亮般始终悬于舰队上空,而且比位置变换缓慢的月亮更加活跃——它会毫无征兆地从高空俯冲下来,直到距离桅杆顶部还有数十米时突然转向;它会从“文森斯”号上空循着舰队纵列往后运动炫目的光芒依次映亮每一艘舰艇桅杆上的星条旗,抵达最后一艘舰艇时唯恐遭到枪炮偷袭似的迅速爬升;它还会飞到几乎与“波士顿”号甲板相平的高度,隔着这些战舰几百米进行水平绕行。要知道枪炮弹出膛速度能够达到每秒好几百米人们很容易产生开火就能击中对方的直观判断,紧张情绪使然,舰队前部的轻巡洋舰和后部的驱逐舰先后都出现了枪炮“走火”的情况,然而军官和舰员们很快意识到他们所面对的绝非可以用常规思维衡量的对手,那发光体的灵巧程度连最狡猾的泥鳅都要自惭形秽。它像极了顽皮的孩童,对手越处心积虑地想要逮住它,它就会越高兴、越主动,反过来当人们视若无睹时,它就会想方设法引起对手的注意。实在自觉无趣了,它便郁闷地飞向远处如同来时一样难觅踪迹地消失了—“波士顿”号重巡洋舰的精密雷达也只探测到几个连成直线的光点,用仪器推算出来的目标飞行时速轻松超过了一千公里。
恶作剧总算是暂告一段落,那些晃眼的照明弹也被远远抛在了远端。为了避免发射无线电波时暴露了舰队的精确位置,杰特利卡下令保持无线电静默,特别舰队仍旧开足马力在海上狂飙,而且它们的一字纵队还跳起了“华尔兹”这种未雨绸缪的机动可不是常规的z字反潜航线,而是用于规避鱼雷攻击的s形机动,这种不规则的转向既让潜在的鱼雷攻击者难以在中远距离上进行准确攻击,又不至于太过延缓航行速度。接下来的一个小时,舰长安格洛上校对自己的巡洋舰进行了一番巡视,他向杰特利卡报告了锅炉舱、轮机舱还有各防空炮位的情况:由于持续的高速航行,锅炉和轮机正承受着高强度的损耗,好在这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燃煤锅炉和蒸汽轮机的时代,没有人因为恶劣的高温工作环境而导致脱水衰竭;防空炮之前一番乱轰消耗的弹药在总体储备中仅占很小的比例,却也导致了两名伤员的出现,这些倒霉蛋被退膛的滚烫炮弹壳砸中,性命无忧但精神状况差强人意。
以一名海军老将的眼光,这些情况都在常理之中,杰特利卡默默等待着两艘离队驱逐舰的消息。不久,前去援救战沉舰艇的“巴顿”号发来电报,“安东尼”号于半小时前遭鱼雷击伤,好消息是破损情况不太严重,经过抢修已无沉没之虞,而且“埃蒙斯”号上的落水舰员大都获救,坏消息是“安东尼”号上包括火控雷达在内的许多精密设备都不同程度受损,基本失去了作为一艘驱逐舰的战斗力。
算了算时间距离,杰特利卡果断作出决定,令“巴顿”号护送“安东尼”号返回美国本土,这固然意味着舰队护航力量的减弱,但只要撑过这几个小时,由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奥利斯坎尼”号和另外一艘巡洋舰、两艘驱逐舰组成的战斗舰队就能够让这支特别舰队的自卫力量成倍增加,数十架舰载机的加入也让他们头一次获得了摆脱被动局面的机会。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