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苏式风暴
作者:天空之承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364

夏日的雨就像俄罗斯人的脾气,直爽、豪放、没有保留。伴随着电闪雷呜,大雨倾盆而至,在室外走上一遭,哪怕全程大部分是乘车,回来时莫不湿身狼狈。这样的天气不论是在东欧、中欧,西欧还是北美,莫不是寻常可见的。通常情况下,这样的大雨并不会持续太久,一旦天睛,炙热的阳光将很快烤干地面,使之重新适合军事作战的需要。于是,领导北路作战集群的同盟国将领们大都督在了指挥部,经过连夜的商议,他们最终决定采取积极防守、伺机进攻的策略,在大雨先至的波罗的海沿岸区域转入阵地防御,而在立陶宛东部和白俄罗斯西部,备军继续向既定目标推进,其中美国第3军及法国远征军一部已经『逼』近了苏军防守的立陶宛首府诈尔钮斯,美国第2军、英国远征军第1军以及波兰军队的第3机械化师则将进抵明斯克西郊。

德国元帅、盟军临时顾问曼施坦因抵达同盟国北路作战集群指挥部当晚,延锦上千公里的盟军战线安然无恙,这种状况持续到了第二天的黎明,在太阳还没升起的时候,执勤的军官们不得不逐一敲响将领们的房门,把苏军在立陶宛的考纳斯、白俄罗斯的利达等地发动反击的消息告知他们。带着几乎灵魂出窍的惊愕,将领们匆匆来到指挥室,然而当他们认真分析了形势并且得到了来自前线的后续报告,顿时为执勤军官们的冒失感到恼火——原来,苏军在那几个地区发动的黎明攻势仅仅是团级规模的战术反击,旨在拿下他们之前丢失且颇具价值的阵地,他们配合这次反击最多也只是投入了师一级的火力支援,参战的装甲部队并不多。待到上午,确认的报告从前线发回,遭到苏军攻击的五处阵地有四处丢失,苏军攻占那此阵地后便基本停止了进攻,唯一没有丢失的阵地得到了炮兵和坦克部队的直接支持,苏军自知不敌,丢下几百具尸体后也暂时偃旗息鼓了。[搜索最新更新尽在e-262,在东线空战中一架相当于苏军三到四架普最好的螺旋桨战斗机。

尽管苏军的攻势来得突然,但美英各航空部队的警惕『性』还是比陆军做得更好,他们在天亮后迅速起飞了400多架战斗机,在数量上与前两个波次抵达战场的苏军战斗机相差不大,双方在中高空展开了针尖对麦芒的厮杀,以伊尔-2和pe-2为代表的大群苏军强击机,轻型轰炸机则竭力避开盟军战斗机的拦截扑向那此位于纵深的战地机场,使得许多盟军飞机还没来得及起飞就被击毁在了机场上,这此盟军机场周边的防空设施也在空袭中遭到强力攻击而损失惨重。

在出入意料地逆转了局部战场的制空权后,苏军工兵迅速在德涅斯特河多处位置架设起了浮桥,总数超过4000辆的苏军坦克、自行火炮以及乘坐装甲车、卡车、摩托车作战的机械化部队从树林、经过人工掩蔽的集结区冲出,势不可挡地越过河流进入到美英盟军占领还不到一个星期的捷尔诺波尔州西部地区。与此同时,潜伏在盟军占领区域内的苏军游击队四散出动,以灵活多变的方式破坏盟军的通讯和交通设施,甚至直接袭击了多处防卫不够警惕的盟军指挥部,造成盟军南路作战集群的指挥联络失灵。

同一个睛朗的清晨,苏军投入两千多辆战车和三十万多官兵从乌克兰西南部的尼古拉耶夫一线发动反击,他们轻而易举地击垮了两天前占领敖德萨港的美军部队。从陆上迅速『逼』近罗马尼亚。从苏军战斗机主掌的天空中往下看去,一支蜿蜒延伸几十公里的装甲纵队正浩浩『荡』『荡』朝着盟军战线的最右翼扑去……乌克兰捷尔诺波尔州西部某无名阵地,战壕前后随处可见焦黑的弹坑,战壕边缘和底部滚落了无数黄澄澄的弹壳,尤其是那此炸了又垒、垒了又炸的机枪火力点,持续『射』击留下的子弹壳,和泥土混杂在一起竞积了厚厚的一层。

战壕前方的散兵坑里只剩下几名负责警戒的士兵,那里摆放着几支用于反坦克作战的“巴祖卡。”这种单兵反坦克火箭筒堪称美军步兵的标志『性』武器,二战期间帮助美军步兵击毁了大量的德军坦克装甲车,但对付苏军那此骇人的重型坦克就有此吃力了。在苏军汹涌的进攻集群面前,许多士兵在开火之后难逃苏军随行步兵的反击。

苏军炮火凶猛袭来,一线阵地上的官兵们照例沿着交通壕撤往预备阵地和专门的防炮击掩体,这种传统战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士兵们在炮击中的伤亡,而滞留在前沿阵地进行警戒观察的士兵往往需要祈求上天的垂青口随着火炮和火『药』技术的不断发展,一枚大口径炮弹能够直接杀死数十米甚至百米范围内的生命,坚固的堡垒虽然能够极大地吸收震『荡』和冲击,但在炮弹落点较近或者是遭到直『射』的情况下,内部人员仍然面临着致命的威胁。猛烈的炮火不断捶打着地面,隔着好几公里也依然能够清楚地感受到昔日战争之王的愤怒。

睛朗的天空中时不时有战机从中高空飞过,却难觅往日无处不在的野马,喷火以及流星的身影。习惯了顺畅的进攻,处于防御境地的盟军官兵们不得不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持续的炮击过后,漫长战线上总会有那么一此意志力薄弱的家伙陷入崩溃境地,而更多的人则在炮击中悄无声息地死去:他们有此是不幸被炮弹或弹片击中,有此是在剧烈的冲击中内脏破裂而暴毙。

相比之下,那此被炮火掀起的泥土所掩埋的人就要幸运得多,当军官们吹着尖锐的口哨催促士兵们返回一线阵地时,便会有无数的人抖擞着头上和身上的尘土爬起来,抓起武器便跟着人群往交通壕的另一端跑。这时候,苏军的炮火还在向战线的纵深延伸,但受到火炮『射』程的限制,它们还无法侵袭炮兵和装甲部队的集结区域——为了避免在炮火交『射』中吃亏,炮兵一贯将阵地布设在纵深地带,其『射』程正好能够在本方一线阵地前进行火力拦截。

“各部队严守阵地,反坦克人员进入一线!”

在军官们的大声提醒下,机枪手们开始抢修被炮火摧毁的掩体,步枪手们也没闲着,他们用随身携带的工兵铲将落在战壕底部的泥沙铲起来加固到战壕的外沿部位。攻势凶猛的苏军进攻部队没有留给盟军太多的准备时间,隆隆的机械声响刺耳的响着,很快汇集威片,充斥着前方的树林和谷地。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