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也,势也,运筹时势,方足以成事也!
抗日义勇军冀东特别勤务旅攻克承德、滦平、平泉,进军凌源(建昌)、赤峰的消息,化作电波飓风般席卷华北大地。第一时间看Vp,就来.joo
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的保安队率先动起义,明码通电全国拥护国民政府。
并立即挥师北上,接替兵力不足的特勤旅,驻守已光复城镇。
冀东保安队此次起义,与“历史上”的通州起义有所不同。
由于之前不少保安队成员“脱逃”,并且加入冀东特别勤务旅,引起鬼子汉奸的疑心。
虽说仍以所剩的近万人,编为三个总队。
但已被集中到通州、香河、蓟县三地,以便监视使用。
只是此次起义酝酿已久,且由党组织积极活动周密安排,动时机又选择在特勤旅乘胜进军时刻。
可以说是准备充分,决心坚定,信心十足,方向明确。
风子的木马行动队完成关外任务之后,便已秘密转道至此。
配合二团、党组织,对日伪各处重要驻防地点,进行木马设置。
起义信号不是清脆枪声,而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所以,殷汝耕没能苟延残喘,各处负责监视的鬼子、铁杆汉奸,也没能造成太大障碍。
起义部队也并非电文中宣称的那样,全部挥师北上接收已光复的热河城镇。
而是一分为三,各有侧重。
大部编为抗日义勇军热河驻防师,下辖三个团,共五千余人。
以张庆余为师长,张砚田为副师长,沈维干为参谋长,黎巨峰任党代表。
趁鬼子驻密云的第十四师团尚未动之机,迅分散取道特勤旅控制的长城各口北上。
一部加强补充只有一个营的二团,真正形成个齐装满员的主力团。
团长黄大疤,政委王自悟,副团长孟庆生,参谋长林道功。
驻防区域暂为蓟县北部山区,即时任务是进占马兰峪。
剩下的千余人,加上风子的木马行动队、平谷狼窝沟民兵连、动起来的青壮群众,编为一个人数庞大的后勤团。
动用一切运输工具,凭借构建已久的运输路线、囤积地点,将用得上的大量物资收集、转移、藏匿。
同时大力动广大员群众,广泛宣传防范日伪报复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对于愿意及早撤离的,组织安排去向。
摇摆不定的尽力耐心说服,实在不愿意或反感抵触的,则给《逃生要则》。
若是连《逃生要则》都不愿接受,那也只能任他们听天由命,看小鬼子心情落了。
特勤旅此时看起来是捷报频传,实际已是遍地开花,处处与日伪交火。
不论是作为主战场的赤峰、建昌,还是外界以为的后方兴隆、热南山区,乃至与鬼子第十四师团对峙的古北口。
炽烈的枪炮声中,随时都可能有一个,甚至是许多特勤旅战士、民兵、群众牺牲。
没有什么稳固防线,更没有什么安稳的后方。
一个不慎,或是一处战场失利,都可能再次造成崩溃危机。
只能说是熬过最最危急的临界点,最终胜负还在鏖战中悬而未决。
没有能力做到后世网络时代患病的无脑嘴炮人士叫嚣的那样:哼呀,死一个平民,都是你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不过,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还是可以有的。
李子光同志揉揉熬红的双眼,毅然决然地拿出贴身藏着的不吉利电文,丢进炉子作灰烬。
集结在古北口,预计用于运载老弱妇孺南撤的各类运输车辆,已被紧急调往各处。
他觉得,这是吴大旅长有信心把控局势的信号,当然不必再留着严重刺激神经的电文。
退一万步说,就算失利了,也不可能造成特勤旅全员覆灭的危急程度喽!
“五号电台开机,明电联络二十九军!”
烧掉报丧似的电文,老李筒子如释重负地嘘一口气,底气十足地下令。
《致二十九军官兵呼吁信》,由吴大旅长亲笔草拟,老李筒子及旅党委把关。
别看长达三百余字,除去必要的寒暄、恭维、鼓动,中心内容其实并不多。
除了一句耐人寻味的“中华危难儿女恨,傲骨寒梅遍地开”,引起猜度、困惑。
也就是呼吁二十九军尽快着手组织兵力,尽快接防冀东保安队撤出后的平津地区各个城镇、要点,并尽快加强防务以免陷入被动挨打局面。
这三“尽快”,二十九军是绝对能做到。
但愿不愿意做到是一回事,敢不敢做到又是一回事。
即便做到之后,没个样儿的国民政府会不会逼迫不许如此,则又是另一回事!
等着他们即时回电,那简直比盼望着无脑嘴炮族动脑筋、说人话、干人事还要无厘头。
精明的老李筒子,当然不是无厘头类。
看着电文出,立即走出电讯室,集合所有“闲杂人员”,拿上轻武器赶去支援战斗。
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小鬼子,哪怕遇上师团指挥中枢遭受严重损失,战斗力依旧极其强悍,甚至有常挥迹象。
抄小路突破特勤旅守备部队连排抗击,冲入雾灵山中心区域的日伪越来越多。
能够层层破关而至,这些鬼子、二鬼子当然不只是运气好,非同一般的战斗力才是关键。
旅部直属队正式成立后,另外编成的旅警卫营又仅三百余人。
幸好预先修筑的防御工事坚固,兵力部署得当,火力配备有效。
随同各处老弱妇孺,撤到这儿来的千余民兵,又奋不顾身地协同作战。
而高炮团一营,也不时利用机关炮,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援。
要不然,恐怕雾灵山山巅都被攻下,特勤旅中枢神经般的电台,也早该停止运作了。
虽然医生、工宣队、勤杂人员合一块,只六十余人,也只配备些手枪、猎枪之类。
但他们的加入,使得伤亡过半的作战部队,登时力量倍增。
在腹黑这类人手下,即便是“非作战人员”,也必须依照训练大纲熟悉武器运用。
呆在雾灵山巅的人员,更是多了一项内容。
那就在是不值班的时候,随同防卫部队山间巡逻,锻炼体魄、熟悉地形、积累军事经验。
战争胜负,如同依靠爆力、拼耐力的掰腕子输赢,往往一个喷嚏都能改变结果。
正处于仰攻不利态势,凭借必胜信心苦苦支撑的日伪,察觉对手增加了生力军。
不由得一阵颓丧,一松劲、泄气,也就开始萌生退却念头。
等他们从射击死角钻出来,高炮一营的机关炮,立即逮住机会,一通狠揍。
溃退自然也就成了潮流,在猛烈的追击火力中越逃越狠。
直到与其后续部队会合,又成对峙局面,继续对万余老弱群众的生命构成巨大威胁。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