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行长到任后,还有两个明显的变化,叫人不能不提的。
其一,就是行里政治气氛比以前浓了。最突出的是从基层到机关各种标语口号增多了比少。什么“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三个代表统领全局,”“开拓、创新、务实、求真。”“团结拼搏,实现业务的新跨越。”“清正廉洁,执政为民”等等,叫人看起来不仅叫人耳目一新,更叫人热血沸腾。
其二是工作中耍出的花样多了。从基层到机关走到处都能看见什么“党员示范岗、”“服务标兵、”“雷锋窗口”等等,这一切都成为了新领导政绩的新亮点。在此期间,凡是来这里视查过工作的上级领导和市委领导,看到那耳目一新的标语以及和那紧跟形势的各种活动内容,无不对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工作起色大加赞赏,都说多少年也没有见过A行有过这样好的局面。
紧接着省行的《经营简讯》和市上的《工作快讯》都大篇大篇地报道了A行的工作成绩。随之市电视台和市报也不失时机地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宣传和报道。一会是《业务经营新理念》的报道,一会又是《思想政治工作引领业务大发展》的报道。今天优质服务检查团刚刚走,明天精神文明检查的又来了,各项工作开展的好不热闹。一下之A行在同类行业中成了领跑者。
随着上下左右赞扬声的高起,行里不少的人才慢慢在各种赞歌声中逐渐苏醒过来,他们发现在A行的内部却出现了一些很不协调的变化,就是觉得有好多事领导说的和做的大不一样。这些事实明显地说明,那些被人吹的顶呱呱的新亮点,却慢慢都变成了新的当政者们以权谋私的绕眼法。在这些亮点和光环的掩盖下,却出现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内幕。比如说在行里人、财、物的运作上,存在很大的隐蔽性,好多事都是一把手一个人说了算,比如在一些大的物件的购置上和一些闲置资产的处置上,从不上党委会讨论,这给一些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的人正好留下了可乘之机。一个政权最可怕的是失去监督,失去制约。可是你想在当前一种声音的工作状况下,谁能监督了谁?就算是员工对有些事情有看法,可你有看法又能怎么样?
面对这种情况,人们把希望只能寄托于党的监督部门。可党的监督部门也在党的一把手领导下工作,他也有其自身的难言之处。从党的机制上说,从上到下的设置都是自从系统的,按说是再完美不过了。有执政部门、有监督部门。可在这种情况下,A行却又A行的特殊情况。因为纪委书记正南,是一个快要到站的老同志了。况且他的儿子、女儿都在本行工作,说什么,他也不愿意再去碰硬,但求相安无事,到站为止。所以势必就有了眼下的这种外热内冷,冰火两重天局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A行在工作中的花样在不断地翻新着。这种状况的延续,也不断增加了人们心中的疑虑。虽然这才是仅仅的一个开头,但人们预感到在那空洞的口号和耀眼的光环笼罩下,在A行的内部正在酝酿着一种裂变,这种裂会在什么时间发生?朝着什么方向发展?人们不敢妄加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