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立储风云
作者:信王朱由检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062

() 君为国之本,国无君则不立。历朝历代,无不将立储作为头等大事来做。储不立,国将乱,这是血的教训。这个历史告诉我们的太多了。立储要讲个名正言顺,何为名正言顺?有庶嫡之分,有长幼之别,还有德才之辩。自清亡以降,虽不再说立储之事,但皆行之以实。换其名曰:接班。自神教开朝以来,立储之事有过之而无不及。太祖当年叁立叁废,皆因江湖凶险,尔虞我诈之权宜之计。直至最后时刻确立於锋哥,奈何锋哥江湖资历太浅,太宗视其如探囊取物般。不下两回合,便一掌击倒。太宗皇上追随太祖驰骋江湖数十载,冰冻叁尺非一日寒。锋哥出局,乃合情合理之事。至太宗上位,立储之事再经二立二废。时局变幻莫测,太宗当初咬牙自废左右之臂,实属无奈之举。太宗对神教之忠心日月可鉴。为江湖之不变色,不惜自废膀臂。直到急需用人时,才有身边又无人可用之尴尬,那真是苦痛难掩。甚至有了重新启用废储之意,无奈废储死不认错,这才作罢。立水工准国君只为江湖为之不变,而水工又要将太宗亲手设计之开放格局推倒。太宗这才不顾自己耄耋之身,南下放炮,对众愚臣最后一搏,这才有了废水工重用废储之意,无奈太宗年事已高,实在没有精力如此折腾。水工当年上位纯属偶然,恐怕连他自己做梦都没想到的。这也并非出於太宗的本意,只因教内实在是无人可用。八老再受之压力,为的是死保江湖不为变色。太宗孤身无策,苦思冥想,实在没有什麽好办法。无奈之下,只好做出隔代立储的下策。这也便是寿哥能最终能够手握神玺的最重要一步。寿哥当初身为藏督,正遇藏乱,遇事沉着果敢,将事变处理在萌芽状态。太宗认其是个难得的人才,只是资历年龄太浅,还不能一下子立为君,只有隔代立君。谁知道太宗当年的这一纯属无奈之举,竟让水工哥学去了。这不,水工哥也玩起了隔代立君的游戏。水工哥在位上的最后一刻,做了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将走斤送进了教常务里。直接将寿哥精心培养的古儿挤在了身后。直接立储。论派别,走斤乃正宗衙内党,前文已经讲过,衙内党与老沪帮已结为金兰之好,为的就是抵抗口才派的反攻。

有人说走斤皇储地位铁板钉钉,壬辰年武林大会后重演叁位一体的好戏,以老夫之愚见,恐怕未必!走斤虽贵为衙内党之翘楚,但帮内成员尽是些无才不德纨绔之辈,多数只爱声色犬马,对权力没太大的兴趣。有国家垄断机构那些挣不完的钱,也没功夫操这等闲心。谁赢了就倒向谁,这是最便捷的路。就算有一两个头脑清醒点的也和走斤兄一样,纵有天大的志向,也是孤掌难鸣。衙内党老二叉布一朝贬配荒郡,心乃不甘,谁无觊觎司鼎之意?只恨爹?走的太早,水工也是泥菩萨过河自顾不及了,早年与他爹的那笔交易也无法兑现了。只有一人孤单地唱红打黑,本是想挣点政治资本,无奈动作太大,引起口才派众将的高度警觉。谁都知道那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二位最近眉来眼去,恐有同盟之意。叉布是贬官,看着走斤兄递来的橄榄枝,能不感动吗?贬官数载,何尝不想回到教中央。望着教内日渐稳住阵脚的口才派人马,回炉重烧谈何容易?就算回不了炉,在炉边烤烤火也是好事。京师都督水其年事已超教内之规,将要回家抱孙。走斤更有拉叉布换下水其之心,只是口才派总舵主寿哥早有防备,手下幕僚大将计划虎视眈眈,也想披上京督战袍。两边僵持不下,只有任由水其老去。能拖一天算一天,待到口才派布局最终完成,还怕一个京师傀儡不成。

走斤当初能顺利上位,一来是其衙内党身份,正合根正苗红的原则。其父为太宗皇上手下一员猛将,思想开放,毫不迂腐死板,深得太宗赏识。走斤多年来仕途坦荡,连升几级。和这不无关系。二来为人低调,不张扬。不易树敌。叁来实为口才派与老沪帮之一笔交易。为水工力推,寿哥当初只为权宜之计,不得不答应水工。水工现已为过时黄花,党羽虽在,只可惜几员地方猛将已让寿哥拿下。剩下两叁位虽现在仍身居教常务要职。但只怪年事都高,不为续用。手下喽?,见风使舵者不计其数,多数则玩起模棱两可。虽有忠心不贰者,尽是些书呆子,不成气候。

走斤按教规也得了副太尉之职,离神玺虽只有一步之遥。虽贵为皇诸,但日子并不好过,如任口才派如此卡位下去,到最后就算皇权在握,得到一个光杆司令又有何用?多年之韬光养晦,用在一时。眼下只见口才派势力太大,实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动作频频,诸如出国赠书,单身入渝。出国赠书,将水工着作赠於德意志国酋长,再将此着作赠於蛮荒未开之澳洲太学。这乃是亮明身份,划清派别界线。寻求老沪帮的最大支持。单身入渝,大赞渝督唱红打黑之功德。则是有意为盟,重新整合衙内党力量。殊不知叉布现在也再向口才派暗送秋波,做心猿意马之事。如果走斤送来的橄榄枝接不好,将必死无疑。若不与走斤结为同心,就算彻底拜倒在口才派的门前,就凭口才派里人才济济的强大阵容,还有唱红打黑时结下的梁子。哪里还有他的立足之地?本身就是贬官,再想咸鱼翻身,你以为人人都是太宗皇上吗?叁落还可以叁起。如果去做模棱两可之事,这样不但会害了自己,也会害了走斤,更害了衙内党。有谁不知口才派正向衙内党和老沪帮里挖人放水,最近,当年太祖第一皇储的遗子源仔。按派别之分,当属衙内党。本居军中高参,最近职位有变。调动后职位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当今太尉之默许,谈何容易?这也看出口才派拉人之动作。

初,寿哥当储,根基不稳。处处被动挨打,好不容易媳妇熬成婆。等羽翼一丰,枪挑沪上小梁王,炮打岭南南霸天。好戏连连上演,走的还是教内老一套规矩。房租到期,人就得搬走。赖着不走的,只有赶出去。口才派大将顺势迅速卡位。水羊南下接掌粤盘。古儿进教中央欲接掌内阁。爱将叁原接手教内人事。只怨水工在位上赖的时间太长,口才派还没来得及布完阵。眼看武林大会迫在眉睫,各路人马摩拳擦掌。以老夫之见,走斤非有魄力之人,无纵横捭阖之谋,往后只会死抱水工大腿,遥想寿哥当储时,水工没少让给穿小鞋。数度欲废之,皆立而不倒。一朝入主江湖,乃数十年磨练锻打之精华。走斤乃有福无才之人,官运亨通,少有挫折。涛涛视其如小儿科,要不是老沪帮从中作梗,必玩弄其于腰跨之间。

再说老沪帮这一头,口才派总舵主今虽贵为天子。只是老沪帮频频制肘,口才派布局迟迟没有完成。老沪帮虽是个个老态龙钟,但经过水工在教内的多年经营,明刀暗枪,不得不教寿哥左闪右躲。特别是水工头号幕僚阿庆哥,没有阿庆哥,也不会有水工的辉煌。当初水工只身进京,人贱言轻,没人买账。阿庆哥运筹帷幄,叁打杨家将,磐石沉江,沪帮独霸。乃是阿庆哥经典之作。叁工数次欲废储,立於阿庆哥。无奈寿哥为太宗皇上隔代钦点,教内压力太大,这才作罢。如今阿庆哥已归隐山林,貌似不再过问世事。话虽如此,莫不知阿庆还为老沪帮幕后推手。目前口才派与衙内党老沪帮之明争暗斗,其实还为阿庆哥幕后操纵。否则,以口才派之日渐强大,走斤是不可能将副太尉一职取入囊中的。有了这个副太尉,江湖地位基本确立。走斤虽是已经取得了副太尉,但是还是充满变数,这个变数来自哪里?就是下章要说的――岭南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