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伊朗的革命之路I
作者:信王朱由检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780

() 第一章,宪政革命

世上是否真有巧合?小熊本不相信。但仔细研读波斯史之后,发现真是无奇不有。19世纪末,统治波斯的卡加尔王朝,和同时期的大清朝简直就是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同样属于异族入主文明古国(卡加尔人本是游牧在土库曼草原上的突厥人,在族源上和阿塞拜疆人,土耳其人等等是近亲,和属于雅利安人种的波斯人无关)。同样都被欧洲列强用炮舰轰开大门,同样都失去了传统藩属和关键小岛(阿富汗和巴林岛),同样经历过一次国内另类宗教势力的大规模冲击(巴布教徒起事),同样有过一次不成功的体制内变法(革新派最后走向刑场)。在20世纪初,同样面临被瓜分的命运(北有沙俄,南有大英)。

时局多艰,国家危亡之际,自然就要寻求出路.1905年对于波斯,清朝以至于亚洲各个希望找到一条活路的古老国家们来说,都是个关键年份。就在这一年,日本以一介莞尔小国击败了当时看上去不可一世的沙皇俄国。这对其它东方国家造成了巨大冲击。“立宪国击败**国,宪政优于**,立宪是强国之路”成为当时有志人士们的共识。

立宪运动在各国的声势一时无两。清朝当时就有新政,“如果一路走下去,再加上光绪不死,那会怎样”?也是日后许多不赞成暴力革命的人士,喜欢YY的经典命题之一。当然这都是题外话,那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当时坚持走这条立宪之路的波斯,到底会有怎样的命运?

当然波斯能相对顺利的走上立宪之路,是和当时各方面环境气候分不开的,日俄战争后的国际思潮影响,上文已经说过。

至于国内,一方面,立宪派得到了英国人的支持,另一方面,朝局也恰好来到了一个分水岭,老国王年事已高,王储野心勃勃预备接班,王储的最大对手是属于守旧派的老首相,为了顺利登上王位,王储自然就和首相的对立面---立宪派走得近了。至于病魔缠身的老国王,也实在无心再去管朝廷上的路线纷争,只求能安心走完自己最后的人生,就算圆满了。

一番较量下来,最后的结局,老国王签署完立宪法案,然后没几天就驾鹤西游去了。王储联手国会,击溃老首相,成功继位。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就连身在日本的康梁都很高兴,《新民丛报》上更是连篇累牍报告来自波斯的立宪喜讯,目的无非一个,就是由人推己,憧憬自己未来“后死帝继,东山再起”的好事。

但现实是残酷的,走上立宪道路的波斯,并没有从此就过上了传说中的幸福生活。旧的对手一去,新的问题就来。度过最初合作的蜜月期,国王与议会自然会就权力的再分配而产生矛盾(这也是历史上的屡见不鲜的常事)。

矛盾发展到最后,无非就是图穷匕见。国王号召各地拥护王室的宗亲汗王们进京勤王,国会也打出护法的旗号,征集民兵,立宪革命爆发!

波斯的光绪,最后一样要炮打国会

几年战争下来,国王战败,被迫退位,国会拥立未成年的太子为傀儡,实行虚君共和。期间,废王回土库曼斯坦老家征召同族子弟兵,妄图再起,又被击败,至此卡加尔突厥势力事实上已经从波斯出局,余下的小国王,无非俯首国会而已。

国会独大,进行近代化改革,应该幸福了?可天偏不从人愿。基于民族主义立场,波斯国会天生难与英俄共事,于是引进第三方势力,就摆上了议事日程。邀请美国人会办协理波斯财政,并成立了以瑞典人为教官的新军――财政宪兵队,以区别于由俄国编练的哥萨克师,和英国人训练的南波斯步兵队。英俄都是老江湖了,哪能由着波斯人自强坐大,于是联手干预,美国人被逼走,小国王在两大强国支持下亲政,政局一变而为王室与国会共治的二元格局。

延至一战,国内这团乱麻还没有理出头绪,号称“波斯的劳伦斯”的德国公使,就又跳了出来,他是个很有幽默感的人,波斯人由他口中得知全体德国人在德皇威廉二世的带领下,已然集体加入了伊斯兰教,并且愿意帮助波斯人反对英俄的压迫。如此一来,无论是出于民族宗教感情,还是现实利益,波斯国会自然而然站在德国一边,“哈只威廉”(朝觐者威廉)的大名传遍了波斯大地,在所有的清真寺里,毛拉们都在为德国的胜利祈祷。接下来英军,南波斯步兵队开赴德黑兰,控制了国王。德军游击队,国会,财政宪兵队转进圣城库姆,俄军,哥萨克师南下与奥斯曼土耳其的军队在波斯的领土上会战,然后俄国又爆发内战,红军追击白卫军入境,在北部扶植起一个波斯苏维埃共和国。。。。。。这通热闹,开两桌麻将都有富余了。

一战后,尘埃落定,英国在南,苏俄在北。德黑兰政府面临两大难题,一是《英波条约》,还有就是《苏波条约》,两个条约都和中日的21条没什么两样,波斯国会那个都不愿签,也不敢签。只好每日坐困愁城。与此同时,北方的阿塞拜疆,南边的胡泽斯坦,突厥人和阿拉伯人都各在自己的老板怂恿下,谋求独立,政府也是束手无策。

正所谓否极泰来,一个突发事件,改变了一切。哥萨克师原本是沙俄编练的新军,战后随着沙皇倒台,事实上已经属于舅舅不亲,姥姥不爱的孤军了。英国人控制的政府也不管他们,欠饷成为家常便饭。于是在礼萨,一个曾经的放羊娃的带领下,起兵进京,最初目的不过是讨薪,但不成想政府原来如此虚弱,丘八们轻轻一推,政府就轰然倒地。礼萨由此走上了历史前台。其后通过一系列折冲,英苏双方都觉得和一个政府打交道,容易过和形形色色各种地方势力讲斤头,于是双方各退一步,默认了礼萨统一波斯的平叛战争。有了战功累积,礼萨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波斯大英雄。国王也好,国会也罢,都很清楚现在游戏的规则是由军头来制定的了。人家无论做大总统,还是大皇帝都可以,至于虚君,共和,宪法等等,那都让它们随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