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9年六.四事件?八.九.学.潮初起-
七年【1】以前,我怕有些事忘了,曾经把“六四的一些事写过一个东西,算是留下一些记事!现在我按这个材料来讲。其中有些事我在十三届四中全会【2】的发言【3】中已讲了,有些事没有讲,这里一并来谈谈。
先说**的起因,**初期是围绕着悼念耀邦【4】开始的。耀邦1989年4月15日逝世,广播以后,当晚北京一些大学的学生就自发地搞起悼念活动。随后就走上街头。而且人数越来越多。这时确有一些学生表现情绪激动,说了一些过激的话,但总的来说比较注意秩序,没有发生越轨的事。4月18、19日晚,有数百人涌到新华门【5】。我曾调公安部录相来看。所谓学生冲击新华门事件,实际上在前面的学生一直在喊:要守纪律,不要犯错误!主要是后面围观的人非常多。学生在前面提要求啊,要求见什么人啊,后面的人往前涌,往前推,秩序有点乱。后来学生自己组织了纠察队,把学生和围观的人隔开了。
4月22日开追悼会【6】时,**广场有几万学生集会,这是经过同意的【7】。我们在人民大会堂里面举行追悼会,学生在外面悼念,给他们设上高音喇叭,外面的学生可以听到人民大会堂里面开会的情况。
这就是4?26社论发表前**的情况。
为什么学生对耀邦逝世的悼念如此强烈?这有复杂的原因。第一,耀邦的形象好。他平反了大量冤假错案,主张改革开放,特别是他为政清廉。当时人们对**的意见比较多,借悼念耀邦来表示对**的不满。第二,对耀邦1987年下台的方式不满、有气。一方面对反自由化斗争不满意、有抵触,同时对耀邦下台那种更换领导人的方式难以接受,总之为耀邦鸣不平。第三,1988年秋天提出治理整顿【8】以后,改革开放全面收缩,政治改革不见动静,经济改革停滞不前甚至后退。学生对这种状况不满意,用悼念耀邦的方式来表示对深化改革的愿望。当时上街的学生大体是三部分人:绝大部分属于上面说的这种情况;也有一些人是因为对我们工作不满意,借题发挥,闹一闹;当然,也确有少数人“**反社会主义,想故意把事情闹大。
当时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我说,中央治丧,学生悼念,我们不能不允许。不能说我们治丧,不让学生悼念,这没有道理。因此我主张除了打、砸、抢、烧、冲五种违法行为要依法惩处外,一般要采取疏导的缓和办法。
追悼会结束后,我提出了三条意见:
(一)追悼会结束,社会生活应进入正常轨道,对学生游行要进行劝阻,让他们复课。
当时我觉得学生不管是什么动机,总而言之是借悼念耀邦这个题目。追悼会已结束了,你们也参加了,就没有什么题目了,应当复课。
(二)对学生采取疏导方针,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和多种形式的对话,互相沟通,征求意见。学生、教师、知识分子有什么意见都可以讲。
(三)无论如何要避免流血事件,但对打、砸、抢、烧、冲违法行为应依法惩处。
我的这些意见李鹏【9】和各位常委【10】都接受了,并形成了文字。前面这些分析以及定下的方针,都以文件形式通知了各地和各部门。后面讲的三条是我出访朝鲜【11】前讲的。耀邦追悼会刚结束,中央主要领导人一起下电梯的时候我同他们讲的,后来我又正式谈了这些意见。4月23日下午,我离京去朝鲜时,李鹏到车站送行,他问我还有什么意见。我说就是那三条。事后听说,李鹏把这三条意见报告了邓【12】,邓也同意。
那时常委中没有什么不同意见,至少没有明显的不同意见。我只记得一件事,4月19日夜李鹏突然给我打电话,质问我:学生现在正在冲新华门,怎么还不采取措施?我当时回答他:乔石【13】在第一线负责,有各种预案,他会应急处理。随后我就把李鹏打电话的事告诉了乔石。实际上到了20日清晨,聚集在新华门的大部分学生已经散去,少数人没走的由公安清了场,强令他们上了车,送回学校去了。这就是我出访朝鲜以前,**的情况以及当时常委的方针。
=*=*=*=*=*=*=
【1】根据内容分析,这一系列录音带是在2000前后录制的。“七年前当指1993年。
【2】**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989年6月23日-24日在北京召开。这是**“六四镇压以后,以巩固政权、将镇压“合法化为目的而举行的一次中央全会。会上李鹏作了《关于**同志在**反社会主义的动乱中所犯错误的报告》。全会彻销了**的总书记、政治局常委、委员、中央委员和军委第一副主席的职务,决定对**的问题“继续审查;免去了胡启立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职务;免去了芮杏文、阎明复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职务。
【3】见附录四《关于“**的自辩发言》。
【4】**(1915-1989):湖南浏阳人。1980-1987年任**中央总书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发动了“真理标准大讨论,主持“平反冤假错案,开拓了改革开放的政治与社会环境。在邓老以及其他党内元老的眼中,**政治上对具有自由主义倾向的人和事过于宽容。在失去元老支持后,胡实际上已经无法工作;1987年1月被迫辞去总书记职务。1989年4月15日**逝世,引发了几乎有全体北京大学生参加,并且得到全国大学生和北京市民广泛支持的大**,持续了整整50天,最后在邓老调集的几十万军队血腥镇压。
【5】新华门是**中央所在地中南海的正门,位于北京西长安大街。原名宝月,清朝乾隆年问所建。
【6】1989年4月22日,**官方举办的**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追悼会由国家主席扬尚昆主持,**中央总书记**致悼词。
【7】见下文。**:“当时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我说,中央治丧,学生悼念,我们不能不允许。不能说我们治丧,不让学生悼念,这没有道理。
【8】1988年9月,**十三届三中全会作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
【9】李鹏(1928-):李硕动之子。四川成都人。早年留学苏联,电力工程人员,特殊时期后任水电部副部长。1983年任国务院副总理;1985年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1987年任政治局常委;1988-1998年任国务院总理。李在政治上聪从党内保守元老;经济上聪从姚依林。1989年“**期间,李鹏力主并促成了武力镇压。
【10】“常委指**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共5人:**、李鹏、乔石、胡启立、姚依林。
【11】1989年4月下旬,**按照双方早就商定的日程,率颌代表团访问朝鲜。代表团4月23日下午离开北京,4月30日上午回到北京。
【12】邓老(1904-1997):四川广安人。1077-1987年任中央政治局常委;1981年至1990年担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是当时在中国拥有最高权力的**元老(所谓“党的第二代核心)。邓老在经济方面,是改革的强有力的支持者,为**等党内改革力量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持三在政治方面,他坚守一党**的底钱,是改革年代历次“反自由化的发动者;从1979年镇压北京西单民主墙运动,到1989年的“六四镇压,都是他亲自作出的决策。邓老个人的倾向对**身后的中国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具有深远影响。
【13】乔石(1924-):浙江定海人。1985年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政法委员会书记。1986年,兼任国务院副总理。1987年任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1989年“**中态度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