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来,这也实在算不上什么谋逆之事,只不过杨大人做事太高调,做人也太高调,一想着手下人整理汇报要两份,他一份,司马亮一份,心里就不是滋味,我杨骏辛辛苦苦几十年,还不是就盼着有一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你司马亮算什么东西,也就是投胎命好,除了长的好看些,真本事一样没有,凭什么和我平起平坐的。
自尊心严重受损的杨大人决心和命运斗争到底,随即找到自家闺女,趁着自己女婿病重,竟然把人家遗嘱给改了,原来说是和汝南王共同辅政,结果改成了一人专领朝政。
自以为做的漂亮的杨骏当然没想到自己存在一个问题,他全部的权力基础其实来自于那个临走了还被他欺负的女婿,而自己不光排挤了司马亮,还顺道又表扬了一下老杨家的人,两个弟弟也没忘记,各个封赏,反正这边签字那边盖章,不拿白不拿。
这下就触犯众怒了,有句话叫君子无才,怀璧有罪,道理很简单,你拥有了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事物,反而边有可能惹祸上身,杨骏压根没想过管理国家是需要很大的精力投入和才干的,只是看着大家全都对着自己低头哈腰的感觉很爽,但是,排挤了司马家的人,又是做人如此高调,早就引起了众人的不满。
危难时刻总是有英雄出马,此次拯救司马家于水火之中的,就是司马衷的正妻,贾南风同志,作为我国历史上优秀杰出的女性人物,她已经等了太久了,下面,热烈欢迎贾南风同志上台发言,题目是“新时代女性的内在美”大家鼓掌欢迎!
贾南风同志首先分析了目前的国内斗争形势,正确指出目前国内最主要的矛盾在于以杨骏为首的一小撮反动势力阴谋窃取革命政权和以司马衷同志为首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坚决维护政权之间的矛盾,同时,指出了目前可以依靠和信赖的各种社会力量,比如坚决支持拥护司马衷同志的东海王司马越,楚王司马玮等老同志,并且指出了消灭杨骏**集团的具体方法和措施,报告生动翔实,引人入胜,听众们深受感动和教育,纷纷表示要积极团结在以司马衷为首的政府周围,坚决与杨骏为首的**组织作斗争。
而在这个时候,作为从龙有功的功臣,张轨在陪着太子读书了多年之后,也终于收获了回报,毕竟多年媳妇熬成婆,司马衷一登基,自己也从中书舍人晋升为散骑常侍。
中书舍人基本是陪太子读书的,那散骑常侍是做什么的?不好意思,既然您老以前陪着太子读书,太子当了皇帝,您也得升级换代不是,所以,散骑常侍,还是陪着皇帝转悠,别小瞧了这个职务,没有真才实学,会得马上功夫的人才是无法胜任的,因为就类似于皇帝身边的亲随,上到政务处理,下到骑马打猎,您都得跟着,皇帝张口一句,您就得说出点门道来,否则,也是在无法交差。不过,对于司马衷同志,我们不能抱有太高的幻想。
不过张轨同志干的很不错,一方面他确实有真才实学,另一方面,联想到司马衷同志之前那些无比经典的问题,我们也可以明白做他的随从大部分时候是在帮领导救场,这更需要随机应变而不是老学究式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也将在未来凉州的风云变幻中得到体现。
升了官,多发了工资,膝下还有养育了两个儿子,张轨奋斗这么多年,幸福生活似乎开始了。但是偏偏当时的政治形势,根本让张轨这种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梦想没法实现。
晋朝有很多名号名不副实,就比如永平元年291年,就一点也不永平,这一年,贾南风终于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借着两位王爷和禁卫军的支持,一举打掉了以杨骏的为首的**组织窝点,顺便灭了杨骏三族,亲信等人,连带着杨家三兄弟。
这里插句嘴,杨骏再不济也知道要搞定禁卫军,所以一直费尽心机的讨好,压制禁卫军的势力,但是还记得在本文开篇讲的吗?当年司马炎同志痛定思痛的决定打造一个彻底的利益集团,所以进入禁卫军的大部分都是官宦子弟,他们的指向,很大程度反映了他们父亲,也就是朝中诸多高级公务员的意向。
这次风波是年轻的张轨第一次面临死亡的威胁,因为贾南风同志有一个优秀的品德,就是斩尽杀绝,和杨家走的近的的很多人都被干掉了,作为当初被杨家举荐过的人,在这个大清洗的时候,是很容易因为这个历史问题而被牵扯进去。有人会说,张轨一直陪着傻皇帝司马衷玩,从傻太子陪到傻皇帝,这样的老干部也要动?回答是,同样也是天天陪着皇帝玩的散骑常侍段广、杨邈也一同株连处死,看着昔日的同事被人拖出去像牲畜一样宰杀,张轨第一次开始对于这个险恶的官场有了更深的体会。
不过这个时候没人回顾及高级秘书张轨的想法,在干掉了杨骏,逼死了自己婆婆之后,贾南风同志终于开创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先河,鉴于司马衷同志放任自流的工作态度,本着为全国人民负责的态度,贾南风毅然决然的挑起了管理国家的重任,当然工作之余享受是必不可少的,不过也不排除少数**残余分子趁机恶毒的攻击贾南风同志的生活作风问题,鉴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部门拒绝回应有关问题。
从291年到300年,几乎快十年的功夫,贾南风同志管理着国家,或者说是洛阳更合适一些,毕竟那些分封在外地上马打仗下马治民的王爷们,听不听她的还是另说,直到公元300年的到来。
侯门深似海,这句话形容公元300年的张轨来说,一定不为过,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天天学习的政治理论到了血淋淋的事实面前一点说服力也没有,上一次侥幸躲过了灾难,只是没想到这一年的四月份,京师又发生了大事。
不过眼下的情况就很微妙,贾南风去年刚刚逼死了太子(不是自己生的),为此和张华接下了梁子。
做老大最大的悲哀在于总是会被下一个老大取代,对于权力的狂热渴求使得这种竞争没有失败者可言,先后主政的汝南王司马亮,楚王玮,卫?先后被杀,身居幕后的贾南风同志走上台前。而对于贾南风来说,虽然和张华接下了梁子,不过搞定了太子,倒也是达成了目的。
可是,很快,某些不老实的同志又开始动歪脑筋了,赵王司马伦蠢蠢欲动,想找张华一起动手干掉贾南风,老牌公务员张华此时犯了一个菜鸟才会犯的错误,他观望了,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看谁斗得过谁,结果,司马伦干掉了贾南风,回过头来又收拾了张华。
笔者一直不知道该怎么评论张华这样的人物,他苦难的童年,勤奋刻苦的青年,对于国家的忠诚和努力,办过许许多多的实事。许许多多碌碌无为混日子的晋朝官员不同,吃过太多苦的张华知道老百姓活的不容易,也知道国家面临着危险,他直言上书,力劝晋武帝伐吴以统一全国,结果得罪了内侍和高官们,晋武帝一生没有得到重用,发配回故乡,却并没有意志消沉,而是任用人才,驱除入侵的鲜卑人,为国家开疆扩土。回到朝堂之后,又尽心辅佐痴傻的司马衷,直到被赵王伦所杀。
张华一生举荐过很多人才,这些被他看中的青年才俊们,后来都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发挥出了不一样的光彩,他使用严询打败了入侵幽州的鲜卑部落,保护了家乡的父老,他推荐孟观平定了齐万年的叛乱,拯救了战乱中的百姓,他的罪过很多人,为他的直言,和坚持,而被他举荐的张轨,随后又在西北的凉州,缔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
张华,一个从东北方走来的年轻人,用自己的才学一步一步博得当时上层官僚们的青睐,一步一步的做到高级官员。他从小失去了父亲,放羊为生,他靠着自己的努力,刻苦学习,他也有污点,但是却无私的为国家推荐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他也有野心,却总是能够在国家危难的时刻用自己的努力去拯救国家。
这个帖子并不是讲述晋朝岁月的,笔者只是单单讲述张轨的凉州故事,但是作为张轨一生中最重要的几个贵人,张华用他的品行告诉了张轨和许多人,真正的国士,真正的国之重臣应有的风骨和品德,在那个被鲜血和仇杀所掩盖的荒唐岁月,却总留下一丝光辉,让我们对于这个时代,保持着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