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历克赛?科穆宁:挽狂澜于既倒】
曼奇克特惨败后拜占庭一蹶不振。罗曼诺斯虽被放回,转眼就被政敌害死。接班的两代皇帝不是醉心诗书就是老迈无力,面对边境危机端的是束手无策。于是那一头突厥人纷纷犯境,这一边小亚细亚叛军蜂起;眼看君士坦丁堡就要易主了,出了员猛将,叫做亚历克赛?科穆宁。
亚历克赛出身小亚细亚将门,14岁时就向皇帝请缨,不到三十已久历征战;期间在缉拿叛将等任务中表现出过人智略,很快被朝廷倚为社稷之臣。
1081年,南意大利的诺曼人倾巢出动,远征希腊。亚历克赛受命御敌,集结了军队正欲启程,有旧皇族上门秘议废立之事,正中其下怀。于是直接引兵上洛,贿赂守军,赚开城门,驰入宫禁,废黜了老皇帝。4月4日,亚历克赛?科穆宁被加冕为帝,开创了延续一个多世纪的科穆宁王朝,史称亚历克赛一世。
亚历克赛一世的个人履历相当于拜占庭帝国的救亡史。从1081到1085,他与诺曼侵略军整整纠缠了5年。5年间的纷纭世事,若是检索关键词“十字军”,至少能弹出两条结果:
其一,通过这场战争,亚历克赛挣到了博厄蒙德这个对手。博厄蒙德是诺曼首领圭斯卡德的长子,当时让拜占庭吃了不少苦头;后来参加十字军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始终是皇帝的心头大患。
其二,由于这场战争,皇帝对西欧骑士产生了更强烈的占有欲。都拉基乌姆城下之战,诺曼骑士排山倒海的冲锋竟一举击溃稳操胜券的拜占庭军队,亚历克赛本人也几乎被俘。这就坚定了他向拉丁领主借兵的念头――而恰恰是其借兵之举引爆了第一次十字军东征。
亚历克赛好容易买通威尼斯共和国和德王海因里希四世,打退了张牙舞爪的诺曼人,东边突厥之患又起:
有个叫恰卡的突厥人,年轻时做过东罗马的俘虏,深受先帝宠爱,甚至被其召入宫廷,封为贵族。先帝老儿被亚历克赛踢下台后,恰卡断然回小亚细亚兴兵讨逆,欺负帝国主力忙于西线战事一连拿下半岛西部的几个重镇大港,以口岸城市士麦那为据点做起了土皇帝;又经营海军争夺爱琴海列岛,切断君士坦丁堡的供给,勾结色雷斯平原和小亚细亚半岛的突厥人合围拜占庭,随时准备向帝都发动总攻。此时此刻,君士坦丁堡的形势堪与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灭亡东罗马前夕的全面封锁相比,整个京畿一度陷入四面楚歌的绝望境地。
我们有理由相信,亚历克赛面对如此压力,可能向西方来的朋友诉过苦。但让他始料不及的是,自己的话经过夸大和讹传,会导致一封号称是“亚历克赛致佛兰德的罗贝尔”的离奇书信问世并流传开来。
――根据这封信,皇帝已经濒临崩溃,正声嘶力竭地用君士坦丁堡的财富引诱西方人来拯救摇摇欲坠的帝国。
但真相是,亚历克赛一世先靠外交手腕分裂了北方的突厥部落并各个击破,后离间恰卡和他的女婿乞立赤?阿尔斯兰,借女婿之手刺杀了岳父(这乞立赤是个角色,我们后文还会提到他和十字军的激烈互动)。恰卡死于1094年,当时帝国已无危亡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