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03 CHAPTER.01
作者:信王朱由检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3663

() -收尾-

中日後续的谈判还在进行时,蔡锷等人已经北上进入直隶了。当然他们并没有解围,而是留下了20个师,在密密麻麻的壕沟与铁丝网之後监视着已经饿的走不动的日军。这可是宝贵的人质,谈判结束之前是不能放人的。虽说十则围之,但是对手已经弹尽粮绝,又有一顿没一顿的饿了十几天,自己又有大量工事支援,用三倍兵力来包围在蔡锷等人看来已经足够了。於是他很不够朋友地留下张孝淮收拾善後,自己则和伍毓瑞率兵北上。

民国十三年,1924年3月21日,唐绍仪代表同盟发布外交公告,称中国不再使用化学武器云云。

民国十三年,1924年3月21日,山西阎老西阎锡山坚持到了最後一刻,看到日本承认战败,知道风向已经改变,又想起有陈炯明、汪精卫这两个例子在前,最後还是通电易帜接受整编,於交出军权後选择接任山西省长。陈天禾见状评论道:「看来这阎老西还是比较偏向种田派啊。」

十三年3月,护**第一集团沿胶济线转经沪线北上,前锋於25日抵达天津,天津守军开城投降。此时北洋军组织已经崩溃,没有人敢於抵抗施放毒气杀死十八万日军的护**,即使长官下令,下属也拒不受命。

十三年3月27日,第一集团前锋第一师抵达北京城下。北京守军开城投降。总统徐世昌出降,蔡锷将他送回南京。陈天禾对於这位袁世凯的资深幕僚倒没有什麽意见,请他接任资深国务顾问一职,他婉拒不受,於是送回北京,让他担任他所创立的北京艺术篆刻学校校长,後此校改名为北京美术学院,仍由他出任校长一职。数年後他因政见相合加入社民党,出马参选国会选举,成功当选国会参议员,因此而加入张謇的内阁。

27日下午,第一师一个营包围国务院总理府,与段之卫士对峙。段喝斥卫士後坦然步行出降。段本身的私德并没有太多问题,故陈天禾也并未拿他如何,而是任命他为资深国务顾问。段後来移居上海。

※※※

十三年3月底,「特殊病虫害防治实验室」以及「护**给水防疫部」的几十名科学家终於忍不住了,在化学所主任吴承洛的带领一起下跑来找陈天禾抱怨。本来他们对作这些特殊研究,生产这些鬼东西就很反感。现在听到陈天禾一下子毒死十八万人(他们不知道其实是20万),实在接受不了。不过陈天禾对此早有准备。他将这些科学家集合起来,带他们到南京北方一个陆军基地的护**军医院。这里面现在有数百名山东战役前期受伤後送治疗的护**士兵重伤患,他们的伤口虽然还没有完全?合,但都已经收口。而陪在病床边的则是他们的家人,有老有小,男女俱全。

这些士兵看到陈天禾来了,一一起来向他敬礼与打招呼。几个残废的士兵也在家人的帮助下坐了起来。陈天禾笑着摆摆手,领着身後的科学家介绍给这些人。他告诉这些士兵,就是这些科学家发明的武器击败了日本人,让他们能从战场上活着了回来见到家人,如果没有这些人,恐怕他们的命就会留在战场上了。他让这些士兵向这些科学家感谢救命之恩。

吴承洛和其他的科学家门讷讷地看着这些质朴地士兵真诚地向他们道谢,甚至连士兵的妻子还有小孩也在父母的教导下,向他们奶声奶气地道谢。一时之间「谢谢白衣叔叔。」之类的话不绝於耳。甚至有几个老头子老婆婆跪了下来,感谢他们救了自己的儿子。吴承洛等人连称不敢。但陈天禾却告诉他,这是他们应得的。如果没有他们的辛劳,那麽不但些士兵很可能无法活着回来,其他战死的我军士兵将会数十倍、成百倍的增加。他们的工作拯救了千千万万的人,「乃是菩萨的工作」,他们这些人「乃是世上最可爱的人」。

回南京的路上,吴承洛等人个个都默不作声。陈天禾这时告诉他们:「不要小看你们的工作,也不要认为他残忍。你们的研究成果可以拯救数以百万计的人,也许将来全世界的人都会因你们而获益。我和你们一样认为生命是宝贵的,但是当我的士兵站在战场上与敌人对峙时,两边同样是生命,我会选择拯救我们这一方的人。我不是嗜杀的人,没有足够的理由,我不会进行屠杀。但需要这麽做的时候我也不会手软。我和你们一样尊重人命,但我们华人的命,不是所有人都尊重的。前些日子英国在中东殖民地用毒气攻击平民村落的事你们也知道了。你们也许认为这很遥远,和我们没有关系。你们可以看看这个。」

他拿出十几份报告,其中附有不少照片,交给这些科学家传阅。

这是情报局对於英国与荷兰殖民当局从中国诱拐转卖「猪仔」到东南亚的报告。

从19世纪70年代起?英国和荷兰加强了对东南亚的经济扩张?南洋的「猪仔」迅猛增加?多数在马来半岛?一部分在苏门答腊的种植园和锡矿上劳动。从1800年到1914年英属马来联邦政府宣布废止「猪仔」制为止?入境华人累计近八百万人?其中「猪仔」至少占80%。南洋的「猪仔」大多数是从厦门、汕头和海南岛去的。在20世纪最初十年?去马来亚的「猪仔」年均二十万人。1913年达二十七万人。

从1864年起?荷属苏门答腊需要华工种植烟叶?开发锡矿?每年约自新加坡转贩一万六千名「猪仔」引起英国殖民当局的干预。1877年,英殖民当局决定在新加坡设立华民政务公司,控制「猪仔」贩卖,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同时防止荷属苏门答腊的转贩。荷兰殖民当局不得不转向中国,从「猪仔」的源地汕头和香港直接设馆招募。汕头所设「元兴洋行」?专门拐贩「猪仔」供应苏门答腊岛?由德商好时洋行包揽承运。从1888年到1931年共拐去三十多万人?连同过去从新加坡转贩的人数?共约六十万人。

报告中提到,拐去的「猪仔」主要用於扩大开发?但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填补死去「猪仔」的空额。早期马来华工年均死亡率为50%。到20年代初?年均死亡率仍高达20%。苏门答腊岛东部地区「猪仔」年均死亡率为50%。无数的「猪仔」为这些殖民地的种植园?矿山及各项生产事业的开发和当地的经济繁荣付出了血汗和生命的代价。估计从1800年到1920年中同盟攻下广州,禁止「猪仔」贸易以来,去东南亚的「猪仔」累计在800万人以上。不堪劳动虐待死亡人数估计约在300万左右。

这可不是遥远的伊拉克人,就发生在中国,照片上那些人的脸型轮廓他们都很熟悉。这些报告与照片让这几十名科学家看的个个脸色铁青,纷纷破口大骂。吴承洛暮然抬起头来,充满怒气地问道:「主席,这事我们就不管吗?」

「怎麽没管?报告上面不是有吗?同盟进入广州後,猪仔贸易就禁止了。虽然小规模走私还难以避免,但数量已经大大缩水。」

「那麽那些已经死掉的300万人呢?我们同盟就不管吗?怎麽不向英国和荷兰抗议?」

「人都已经死了,我们管有什麽用?我们抗议了,人家会理吗?我们抗议了,这些人就能复活吗?」陈天禾的声音有如地狱吹出的阴风:「他们算是白死了。」

一时周围陷入让人难受沉默之中。

「不过你们不用担心,相应的对策正在进行中。以後如果有荷兰原木、英国原木送进『护**给水防疫部』研究人种差别问题,你们应该知道怎麽处理。」

「知道了,主席。」吴承洛重重地点了点头。「我们会处理好的。」

「很好。」陈天禾露出微笑。心知又有一批老实人被他带坏了。「那些资料你们就带回去,让部里同仁传阅。那是真实的历史调查资料,不是机密,相关的调查资料不久後会公布出来。」

从此之後,「护**给水防疫部」的运作就越来越顺畅,越来越有效率。不只是毒理学、药理学,生理学的进展,相关研究甚至扩展到各种武器效用、武器破坏性、安全性测试与设计发展上。这是後来同盟的武器往往能在战场杀伤效果上超越欧美同类武器一筹的主要原因之一。

附带一提,上述那分报告也同时说明了一件事:所谓华人故土难离,不愿出海谋生的说法其实是有问题的。只要有适当的条件与代价,愿意出洋的人还是很多的。

※※※

十三年3月29日,在陈天禾命令下,各留一师守卫北京与天津,蔡锷和伍毓瑞分兵北上,其中蔡锷领第一集团30个师出关进入东北,伍毓瑞领13个师出张家口,直奔蒙古。当日陈天禾通电向张作霖发出最後通牒。

十三年4月1日,东三省巡阅使张作霖没有挣扎多久便下令东三省易帜。在於东三省中任选一省出任省长,以及至黄浦军校受训半年後再出任师长一职这两种选择之中陷入长考。後来这张胡子因为干惯土匪,还是选择继续当兵。

除了这些大头外,陈天禾的政策是对北洋军、东北军等士兵一律收编,愿为民者发饷自去,愿为兵者通过监别後从头接受护**标准新训三个月,通过後才正式纳入护**编制。各级军官愿继续从军者一律送入黄浦军校受半年速成训,完训後方才视成绩补入军队。

十三年4月4日蔡锷第一集团乘车抵达奉天,开始监别整编东北军,共整理出18个新编师近22万人交由乘车赶来的近卫第四旅的士官团加以操练。士官们命令这些新军好好服从接受训练,结训以後就让他们北进收回中东路与中国北边故地。顿时人人欢声雷动,许多人甚至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十三年4月7日,护**第一集团第四师乘车南下旅顺进行交接,关东军司令部作战主任参谋浦澄江中佐抗命纠集一个营的部队进行反抗。护**也不多说,大炮拉上来轰上几炮,步兵跟着冲锋,半个小时内就攻破关东军的抵抗,生俘了正打算切腹的浦澄江中佐,并在对日本政府发出抗议之後,将其交还给日本方面。日本因为此时有求於中国,外加还有十万人质在护**手里,因此在公开道歉之後把这浦澄江中佐移送军法审判,後来好像是监禁若干年云云。陈天禾对此也没有太关心,老实说他认为日本这种下克上的军人越多越好,这将有助於日本南洋殖民大业的发展。至於这些人重回大陆?他从不担心这个问题。日本要大陆争霸势必进攻中国本土,要殖民南洋只是进攻欧美殖民地而已。进攻一国本土和进攻一国殖民地会遭到的抵抗烈度的差别,相信日本人也是了解的。

※※※

十三年4月初,与日本的讨价还价正在进行。其中关键的有几点,其一,日本陆军的数量,其二,中国海军的吨位,其三,两国地盘的划分。

说到日本陆军的数量,其实日本原本的陆军也只有21个师团31万人左右。以目前日本的财政状况,光恢复维持这个数量都有困难了。不过人当然是贪婪的,日本自然希望越多越好,倒不是他们一定马上要维持最大规模的陆军,而是上限越高,以後有扩充的机会也就可以扩军的越多。经过讨论,双方决定日本陆军数量上限设定在50万,如果日本发生战争,可以在通报中国之後,扩军至100万。

至於海军的吨位,基本上就是参照华盛顿条约中日本的数量再加以删减。日本代表甚至提出中国可以不必维持海军,由日本海军协防。而中国代表则提出,若日本能接受不维持陆军,由中国陆军协防日本,那麽中国方面就可以接受由日本海军协防中国。这个提议立刻让日本代表闭上了嘴,回到正经的谈判上来。

中国代表首先要求拥有日本一半吨位的主力舰,那就是四艘战列舰。这自然被日本方面激烈的拒绝了。日本甚至希望中国能不拥有任何主力舰。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中国代表提出,中国海军必须有大舰作为舰队核心,如果没有主力舰作为舰队核心,那舰队旗舰用什麽?难道要用航空母舰作核心吗?如果这样的话,中国必须有较大的航空母舰吨位。日本代表考虑了一下之後就答应了。因为到目前为止,航空母舰始终作为辅助用途。例如这次中日山东战争中,中日的几艘航空母舰就没有派上任何用场。不为别的,现在中日两国根本连可供航空母舰使用的轰炸机都还没有呢。航空母舰只能作为战舰的张侦查与护卫的用途,只有从属的地位。如果这样的话,让中国拥有多一点航空母舰倒是无妨。如此甚至在必要时,日本可以让中国航母替自己提供支援。於是日本代表同意在中国不拥有主力舰的前提下,允许中国拥有日本航舰吨位上限的两倍,或者说,拥有日本主力舰一半吨位的航舰。也就是说,中国航舰的允许吨位上限为162,000吨。

不用说,这当然是陈天禾的授意了。透过这种迂回的方法,陈天禾用他本来就不想浪费钱在上面的战列舰吨位,换来庞大的航舰吨位了。当然,他也不打算急着造大型平顶船,先把原本预计的第二艘完成,再慢慢扩张就好了。他预计中国真正的大造舰时代,应该是在大约1936~1939这个时段。除手上有的这条,目前这艘正在建的满排2万吨平顶船完成後,未来五年内造一艘标排2.7万吨的,十年内造一艘标排3.3万吨的,这都是用来累积建造与操作经验的。然後就进入各国大扩军时代了,这个时候他就趁旧船退役的机会,直接上马量产中途岛级那样的标排4~4.5万吨级大型平顶船了。然後有可能的话,再给重巡洋舰乃至於装上大口径的无线电制导火箭甚至是A**,就可以拥有不亚於战舰的火力。

接下来就没什麽了,完全参照华盛顿条约。不过日本方面曾试探提出要限制中国潜艇数量,因为这次的中日山东之战,中国潜艇有不错的战果。但是这被中方拒绝了。中国代表声称,潜艇作为防卫性武器,是不能限制数量的。因为华盛顿海军条约上确实没有限制潜艇数量,於是日本也就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最後是地盘的划分,基本原则就是日本取南洋,中国取大陆方向包含北边西边。但在南洋的认定定义上双方出了点歧异。日方认为南洋即中国以南的所有群岛,包含中南半岛。但是中方却认为当初的定义是南洋群岛,也就是南洋的岛屿部份,不包含中南半岛。後来中方提出,中南半岛是中国陆军可达之地,即使日本得了它,旁边就有陆上相邻的几百万中国陆军,日本能安心吗?到时几百万陆军压下去,日本守的住吗?

日本方面犹不甘心,於是中国方面再退一步,称「中国承认日本在南洋诸岛的地盘,但是中南半岛的部份,『自由竞争,先占先赢』」。日本代表想了想,觉得日本若是无力夺取自己的一份,就是把全世界划入自己地盘也是无用。於是最後还是接受了这个要求。中国代表提出这个看似公平的作法,乃是陈天禾授意,内含陷阱。他的目的是藉此建立暗中向日本施压,迫使日本行动的管道。这样在时机适合时,中国只要摆出准备进攻的态势,就可以影响乃至於迫使日本提前发动侵略。也就是说,日本接受了这个条件,实际上代表其发动侵略的时机已经被陈天禾掌握了一半了。

这时中方代表又提出,既然中方做出了让步,那麽日本也需做出妥协。其他的岛屿中国不管,但是中国的地盘必须包含苏门答腊,因为印尼的主要华人聚集区就是苏门答腊,那里有一百万华人,中国不可能放弃它。中方代表的意志坚定不可动摇,而日本在谈判上是劣势方,再加上把中国一起拉下水对抗英美的考虑,最後日本代表终於屈服了,有条件同意了这个但书,将苏门答腊同样开放自由竞争,交换条件是把日本陆军扩军上限增加至150万。

陈天禾会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首先是希望中国掌握住印度洋方向的通路,至少不能让麻六甲海峡完全掌握在日本手里。其次是希望能把日本通往印度洋的路锁紧一点。他可不希望日本跑去印度浪费力气。日本要打仗,就应该往东,往印尼,新几内亚、澳大利亚乃至於美国。日本要和英国拼命他不反对,但是如果想打印度的话就会空耗力气,死的是印度人和日本人,反而破坏了他让亚玛尔干在印度做出的努力。虽然这也会伤及英国人,但最终只会给美国作嫁。再说了,英国有小胡子对付就行了,日本还是专心对抗美国。

谈成之後,双方於4月12日签订条约。当然,各自的军备限制与地盘划分这些是秘密条约,那是不能公布的。公布的是日本放弃山东与东三省权益,撤军,互相给予贸易最惠国待遇等这些明面上的约定。同时同盟政府释放被包围的日军,同时送还近18万个骨灰盒给日本。

※※※

这次的中日山东战争,中国方面的损失相当小,前後总计大约是5000人左右,主因是使用毒气的关系。蔡锷、张孝淮等一线将领後还和蒋百里讨论过,一致认为如果硬攻的话,至少需要付出十至十五万人的伤亡。因此他们对此次低伤亡还是很满意的。除此之外,空军总计损失三条飞艇,8架战机,12名飞行员,海军损失三条攻潜一型,约伤亡120人。

而陈天禾这次开始有点了解飞艇为何被淘汰了。这次损失的三条飞艇没有一条是被击落的,都是因为阵风或是风暴而失事坠落。重点是一条鲲鹏级造价达到200万华元,可以买50架战机。也就是说,掉了这三条飞艇,金钱损失等於掉了150架战机!因此从经济损失上来看,同盟空军损失的比日本陆航大的多了。唯一能让他安慰的是人命损失的比较少,如果掉了150架战机,恐怕要死个几十上百名飞行员。再者这飞艇出的任务也就是飞到日本上空去空投传单,目前还没有飞机作的到,要等25年以後B-17等级的飞机出来才有可能进行同样的任务。不过以一条鲲鹏级飞艇的运载量,换成B-17等级的重轰炸机需要25~50架才载的动,这样飞行员就要250~500人了,万一被打下几架人命损失也不小。考虑了半晌,陈天禾还是决定继续改进使用飞艇。毕竟这种粗大的东西实在是男人的浪漫啊。

不过依照被潜艇捞回来的飞艇飞行员的说法,有两艘损失的鲲鹏级都是被阵风吹折尾翼的硬式结构,折断的破片飞散刺破气囊导致漏气坠落。根据这个原因,陈天禾觉得也许应该试试别的方向,譬如说前世老美二战时大量使用的软式飞艇,这东西好像造了百多艘,却没听说过他有多少次坠落事件。毕竟橡皮飞艇没有硬式外壳结构,不像硬式飞艇那样容易因为结构破坏而坠落,遇上阵风风暴顶多被吹着跑,不致於把他吹折。不过这软式飞艇好像都比较小?没关系,花点钱作几个来玩玩看。

※※※

十三年4月18日,唐绍仪邀请各国大使齐集上海,开始谈判中国与各国解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关税、租界、领事裁判权等问题。由於事先已给美国打好招呼,进行各种各样台面上下的交易,许给他最惠国待遇,於是美国表态支持,加上日本力挺(他也有最惠国待遇)。英法等极力反对,但是却没什麽用处。在美日与中国各别谈判,一一签字後,拖延了几天後,英法还是跟着签了。

※※※

民国十三年,1924年4月21日,在基罗夫飞艇的支援下,护**攻陷库伦、乌苏雅里台、科布多等,宣布收回蒙古。中国自此才算是正式统一。

民国十三年,1924年4月28日,同盟於地盘(也就是全中国)上举行第二次大选,选出新一届的国会参议员与众议员。理所当然的结果,依然是社民党大胜。次日,国会参众议员宣誓就职。

民国十三年,1924年5月1日。在陈天禾的示意下,国会投票决议,改中华民国国号为中华帝国,定都南京,改今年为帝国历元年,选举陈天禾为中华帝国元首。会议中特别说明帝国主权属於全体人民,帝国皇帝即为全体人民,元首乃第一执政官,此职位没有薪水,不能世袭,遇缺不必然替补。最後,国会选出张謇出任帝国首相并负责组阁。(嗯,我说过了,这个是玄幻小说,不是架空小说^_^)

後来张謇、蒋百里,还有其他许多人都陆续询问陈天禾,为何他执意要改帝国当元首?想终身执政的话,当个终身大总统即可。或者改内阁制,以你的声望没有人能和你竞争内阁总理的位置。为何一直要坚持帝国与元首这种名号呢?

当时陈天禾笑答:「中华帝国,叫起来不是比中华民国威风吗?再说帝**,也比护**、革命军、解放军什麽的好听的多。你们就把他当作我个人的一点任性,暂时就先这麽叫。等我死或退下来後,爱改不改就随你们。对了,我特别说明一下,帝国的英文名称不要用EmpireOfChina,就用ImperialChina。帝**就叫ImperialForce、ImperialArmy、ImperialNavy和ImperialrFoece。当还还有ImperialSergeantGroup了。我的职位就叫做ImperialDictator。」(再次声明,这个是玄幻小说,不是架空小说^_^)

他又补充道:「就只有名称改而已,其他一切照旧。不要给我整出什麽天家礼仪什麽的,我最讨厌那些了。」

当然,这免不了各种民主人士的舆论的攻击,其中以鲁迅骂的最厉害。不过陈天禾还是老样子,脸皮厚如城墙,完全不受舆论影响。而他对军队控制力极强,几乎所有军人都是他的极端崇拜者,因此也不怕下面有人造反。

附带一提,蒋百里、蔡锷,乃至於张謇、章太炎等人,均有其坚持,一生从未称呼陈天禾为元首,都只称其名或称其陈小子。而他的士官团也都叫他团长而非元首。

※※※

帝国历元年,1924年5月份,帝国元首陈天禾将他的笔厂股份、两个钢铁基地的股份与债务转让给帝国政府。在他的建议下(若要说命令也成),帝国政府将这两者的7成股份上市发行筹集资金,最後这些股票大部分落到江浙财团、华南财团手里。简单来说,陈天禾对所谓国营事业的经营能力从来都不抱持任何幻想,还是交给商人经营,政府只要吃红利就好了。

而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同时陈天禾也将帝国陆海空三军的人事决定与预算支出转给帝国政府,从此以後帝**才真正算是帝国武力。附带一题,帝国陆军虽然在目前由於整编北洋东北军暴涨到200万左右,但是军费开支由上述他转让给帝国的产业来支付还是足够的,甚至帝国政府还略有盈余。而陈天禾规划的帝国陆军常备兵力是100个师120万人左右,未来等情况稳定下来,补上一些新兵,再让之前动员的100万人复员,那麽军费支出就可以大幅降低,帝国政府就可以获得更大的盈余了。因此帝国政府也没什麽好抱怨的。

反过来说,如果陈天禾往外侵略的话,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这时主要开支也会转嫁到帝国政府头上。

需要一提的是,士官团还是由陈天禾来维持,亚玛尔干组织也是如此。这是他的核心武力与最後筹码,他也需要他们来干一些见不得人的事,自然不能将其交出去了。盘尼西林厂也还在他手中,他需要用其利润来维持他的武力,并进行黑科技黑计画的开发与维持。

另外,获得大量利益的江浙财团、华南财团也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在陈天禾的协调与大量的说服工作下,他们做出在未来六年内逐渐进行调整,最後执行最低工薪、每日八小时工时制的劳工福利法的政治承诺。这个法案於6月份在议会公布,但把生效执行时间延後至1930年,以让各工厂主有时间逐步做出调整,同时减小他们的损失。陈天禾用以说服他们的例子是美国的福特公司。福特公司在美国执行的就是这一套政策,甚至他定的工薪还是一般工人的2倍,却仍有大量利润。陈天禾告诉他们,赚大钱的关键在於要靠自己开发产品创造市场,而非剥削劳工。不过这些财团大老之所以接受他的说法,倒不是因为福特,而是因为活生生的例子就在他们眼前。这位帝国元首就是靠这一套崛起的,不由他们不信。再说他们的电视产业也逐渐发展起来,创造了不少利润,坚定了他们的信心。

而既然关税已经收回,那麽他们的产业在本土市场的竞争力其实是相当高的。之前争不过洋货除了关税问题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原本中国本土产业的效率不高。但这几年引进了大量机械建立现代化工厂,效率就提?上去了,虽品质仍不及洋货,却也相差不多。更关键的原因是中国物价水平较低,工人薪水本来就比欧美低的多。虽然保证最低工资月薪10华元,可只要和美国比比就知道了。美国一般工人日薪3美元,每月工作25天的话那就是月薪75美元,150华元了。因此中国工人成本比外国低的多,只要排除关税的问提,江浙财团完全有信心抢夺本土市场,甚至有信心在世界市场与洋人竞争。

至於农民与土地问题,经过近年来的实际调查,陈天禾发现并没有他想像中那麽严重,或者说,并没有前世他从宣传文章中看到的那麽严重。其实这就和民初的中国经济实力与工业实力一样,很多真实的情况,都因为政治因素而被扭曲了。不过这样也好,可以配合政策慢慢处理。他的时间还很多。

※※※

帝国历元年,1924年5月中,把一切都准备好了的陈天下令废除前清帝室贵族优待条款,没收皇宫、颐和园等固定皇产土地,追缴其浮财,并将前清皇室一家由紫禁城接至南京看管。还要修订《清史》,将其列入狄夷。另外逮捕分散在外的帝室贵族,彻底拷掠追缴其财产。他特别指出并强调,这是政治清算,是政治问题不是法律问题。命令一下,预先准备好的士官团分队领的大批帝**警开始一一搜捕散居在外的前贝子贝勒、将军大人等。已移居至国外者则由帝国情报局(ImperialIntelligenceAgency,IIA,原护**情报部升级而成)派人追拿,务必做到无所遗漏。

他在公告中特别提出,帝国政府出於仁慈之心,不会效法满清入关时进行的大屠杀,不会处死任何前清帝室贵族,现今的少数民族保护条例,如满汉平等,自由入籍,保护私产,宗教自由等等,帝国政府会予以保留。但是满清帝室与贵族的财产均为非法掠夺取得,帝国政府不予以保护,并且要加以没收,将其作为对帝国人民的赔偿。「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帝国政府今天不把清帝贵族全部斩首示众,已经是以德报怨,大违孔子之教了。

负责修订《清史》的,则是章太炎和最近回国的陈寅恪,以及一干前同盟会、前革命党等排满愤青愤中愤老。不过由於章疯子最近又开始在媒体上与众人大打笔战,因此主要的工作就落到陈寅恪身上去了。

接着,在陈天禾的直接命令下,部属在直隶的帝**秘密包围封锁了前清历代帝陵与贝子贝勒的陵墓,然後在之前?罗来的几十位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岭力士、发丘将军的协助指点下全面开挖,所有陪葬品一律取出,由一文化小组评估价值,将具有文化价值者送进改名为故宫博物院的紫禁城保存展览,其余黄金白银自然是纳入国库。後来那些职业摸金专家等人人感叹,认为果然盗墓的最终极最有效境界就是军队全面开挖,没几天就前清帝陵就全部盗的乾乾净净,速度与效率是他们以前单干所远远及不上的。

事情还没有结束。接下来陈天禾模仿前世所知的某林氏帝国太祖的例子,延请大量写手画家精心制作,开始在国内以极低的价格印刷贩卖大量以前清皇室为主角的**与**小说等。「努尔哈赤密史」「皇太极和他的女人们」「一代皇后大玉儿」「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睿亲王多尔衮」「康熙与我不得不说的故事」「雍正野史」「十全老人艳史」「一代太后慈禧」,满清历朝诸帝等一个也没拉下,连众多摄政王、皇后太后这些人也都跟着下了水,个个都成了淫秽不堪的代名词。总之就是极力打压丑化前清帝室,务要将他们彻底斗倒斗臭,让他们不能再起,永世不得翻身。说起来陈天禾也非常感叹,认为如果他早穿10年到1906,清朝还在的时候,这些精品密本在台面下秘密流传的价值与效果必然会更加宏大。当然现在用的效果还是有的,不过吸引眼球的效果未免就有些不足了,只剩下性的吸引力,少了点打破禁忌的不伦快感。

陈天禾这麽做有多重原因,第一是为了钱,第二是为了彻底消除满清皇室、贵族与遗族等在未来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上的影响力,第三是为了转移众人对民国改帝国的视线,第四则是为了以後进行新儒家文化改革,从文化上树立与西方对抗的基础的?垫。

後来经过几个月的追捕、审讯、拷掠,外加盗墓得来的可变卖财产,总共获得了大约十二亿两白银左右的财产,约合15.6亿华元,7.8亿美元,另有数百万亩的皇庄土地,不过很多都被荒废了。

陈天禾一开始也吓了一跳,後来仔细一想倒也觉得不奇怪了。那些北洋军阀不过在地方呆了六七年就刮了2亿元,这满清占住全国压榨掠夺长达两百多年,现在只挖出15.6亿元已经算少的了,大部分应该都挥霍掉了,真是可惜啊。他将土地作为宅地全数发放给当地贫农,又以5亿元作为建设新式学校的教育基金,其余则不指定用途让帝国政府自由使用。而财政部以其小部份填补了这次出兵作战的经费,大部分投入山东、直隶、山西、东三省等地交通经济建设之中。简单来说,这又是一次慷他人之慨,针对他新占的北中国领地的收买人心的举动。简单,老套,但是却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