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作者:月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849

不一会儿,地上又多了几个空坛,突然从门外跑进来一个乞丐模样的青年,见到郭子举等人先是施了一礼,然后在李元深耳边说了些什么,后者听罢大皱眉头,挥手让那丐帮青年离开。

郭子举问道,“李大哥,出了什么事?”

李元深看了一眼孟凡和初夏,然后说道,“刚刚是我安插在关外的兄弟,他刚刚说几日前看见一批鞑子大军从圣水宫撤走,带头的竟然是雪域三侠其中一人!”

众人均感诧异,孟凡问道,“李大哥,刚刚那位兄弟有没有说这是几日之前的事情?”

李元深道,“算起来应是三日之前。”

初夏惊道,“那岂不是我们才走,他们就去了?”

孟凡道,“没错,难不成他们是冲着我去的?可是鞑子又怎么知道我在圣水宫呢?”

郭子举挥挥手,道,“贤弟莫急,我看并不是这么简单,你说你在圣水宫只待了不到三天,就算有人去告诉鞑子你的行踪,他们再整军过去,也不可能这么快。”

孟凡想想确实如此,但仍然想不通鞑子为什么会突然去圣水宫。

李元深道,“这事情多有蹊跷,圣水宫遥在关东,鞑子在那里的势力极小,圣水宫数百年来屹立在白山之巅,鞑子从来没有冒然进犯过,这次数万大军一齐过去,恐怕是有别的事情。”

孟凡疑道,“刚刚李大哥说领军的是雪域三侠其中二人?”

张德道,“对啊!雪域三侠向来集体出动,今次怎么只有一个人?剩下那两个又跑到哪里去了?”

李元深道,“刚刚陈兄弟说,三侠老三麴再兴骑马行在阵前,老大罗宗和老二巴石却不知道去了哪里。”

孟凡突然想起一件事,问道,“我和他们三人算是打过几次交道了,见他们三人性格俱是古怪,老大罗宗为人机警,当得三侠之首,老二巴石粗犷至极,头脑比较简单,做事完全出于意气,我和他们的冲突也是因他而起,至于老三麴再兴。。。我感觉他身上似乎有很多秘密,瞧他金发碧眼,看起来并不像中原人士,反倒有几分西域人的特性。对了,第一次和他们交手的时候,我发现麴再兴使得是黄沙门的白鹤剑,但却是将招式反过来练的,这却不知为什么?难道他曾经是黄沙门的弟子?”

几人大感疑惑,郭子举道,“哦?是么?雪域三侠成名的时间不是太短,又算不得太长,十几年总是有的,但他们行踪诡秘,中原武林很少有人和他们打过交道,大伙儿只知道罗宗使得是罗汉拳,想来应当和少林寺有些瓜葛,那巴石使得两把重斧,力大无穷,麴再兴的轻功极好,剑法也是不错,但具体是何门何派却无人知道。”

王渐道,“孟公子精通百家功夫,既然你说那麴再兴使得是白鹤剑,那就应当不错,但具体他与黄沙门有何牵扯,还需日后考证。”

孟凡点点头,心道不错,又听王渐话锋一转,道,“老夫素闻他们三个人感情极深,都是过命的交情,十几年来不论去哪都是形影不离,今趟投靠鞑子,也应该是三人一齐,但去圣水宫却是一个人,果真有些匪夷所思,但先不说这个,单想鞑子数万骑兵去圣水宫,肯定是不怀好意,不是要攻取这关外第一大派,就是要逼着笼络,他们现在一人不少的又退了回去,肯定是和圣水宫达成了什么协议,这样看来,委实有些不妙。”

郭子举想了想,说道,“不错,圣水宫的势力虽然未达中土,但也确实不可小觑,若是鞑子逼迫他们参战,两面攻击,那么大华的胜算又少了几分。”

孟凡心道,‘我既然已经和大哥结为生死之交,他一心救国救民,我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想罢说道,“大哥,不如这样,我和初夏妹子和圣水宫木宫主算是有些交情,不若你派人去圣水宫一趟,详细问问宫主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样也好让心里有个底。”

郭子举笑道,“这样再好也没有了,李大哥,这里是你的地头,此事就交给你了。”

李元深点点头,说道,“帮主放心。属下一定办妥。”说罢就要离席。

孟凡拦住,道,“李大哥请稍等片刻,小弟先写一封信,你着人带去给木宫主,这样可保万无一失。”

李元深笑道,“正是,公子高谋。”说着叫来一直在后院的掌柜,为孟凡要了笔纸。

待到孟凡写好,郭子举接过笔来,笑道,“我也写一封。”见众人迷惑,便边写边解释道,“圣水宫可不是好惹的,等到时候方兄弟若是和木宫主谈妥,便那这封信出来给她看,若是能招揽圣水宫合力对付鞑子,那局势瞬变,她也可出了前日鞑子万人围山这口恶气。若是谈不妥,咱们也要念在孟贤弟和她的交情,这封信索性就不要拿出来了,免得人家为难。”说罢信也写好了,叠了三叠,递给李元深。

张德笑道,“正该如此。”

郭子举讪笑一下,对李元深道,“李大哥,此去虽然不比对敌那般凶险,但圣水宫一带崇山峻岭,还是应该小心一些。待到此事一了,你便去洛阳总舵吧,呆在这里,可是大大地屈才啦。”

李元深心中顿时感激万分,这里地处边关,份外荒凉,他早就不想呆下去了,闻得此言,怎能不激动,连忙拱手说道,“属下多谢帮主大恩。各位后会有期。”

孟凡等人纷纷抱拳告辞,郭子举看着他兴奋离去的背影,黯然喝了一口酒。

初夏觉得奇怪,嬉笑问道,“郭大哥,怎么了?”

郭子举叹气道,“这些年可是苦了李大哥啦。”

初夏笑道,“怎么会呢?我瞧这里很好呀,关内人心复杂,成日灯红酒绿,反倒惹人厌烦呢。我听你们说那李大哥的亲人都是被大华的官府害死的,若是把他安排到中原帮助朝廷,那他岂不更是委屈?”

郭子举苦笑道,“国家,国家,自然先国后家,在大难面前,自身的一些小恩小怨自然要先放一放,倘若我们不尽力挽救国家于危难,那么失去家庭的老百姓岂不是愈来愈多?”

初夏神色一暗,想到自己的身世,不禁动容道,“也是这个道理,现如今像我这般连父母名讳都不知道的,世上不知道有多少?”

孟凡拉住初夏的手,叹气说道,“时逢乱世,我们能做的怕是只有这么多了,倘若之后的君主都不懂得体恤百姓,那么谁能保证下个乱世不会到来?常言道得好,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百姓如水,朝政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自古传今,但有几个当政的君王能够懂得?”

掌柜的在屋后听见里面没了声息,才走进来说要把酒菜热热。

郭子举笑说也好,喝酒之人菜凉了无所谓,但酒凉了怕是没了味道了。说罢又扔给他一块碎银子。

掌柜的哪有不喜之理,连忙吩咐店伙把酒菜端出去热了。

众人一直喝到月上高头,方才作罢,孟凡问郭子举几人有无落脚之处,郭子举告诉他李元深已经安排了地方,并邀孟凡初夏二人同去,也好照应。

孟凡说夜已深了,不好叨扰,也不愿过多折腾,况且明日一早就要离开。

郭子举几人不再强求,告诉了二人落脚地点,有事也好招呼,便和王渐、张德二人离开了。

孟凡向掌柜的会了钞,也和初夏上楼歇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