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建将投资建议书递给马明锐,马明锐让他坐在沙发上等一会,他直接看完再说。大约十来分钟,马明锐看完了杜小建的建议书,笑了笑说道:“小杜,这个建议书是你写的?很不错吗,很详细,也很有说服力。”
杜小建点了点头说道:“是的。我过去也是搞投资咨询的,对这方面也了解一二,但是可能对实际工作还不是很熟悉,有些地方还把握不准。”
“你这个主意很好,确实是下了工夫的。东阳村的水果品种丰富,但是每年的销路并不是很好,如果真的能像你提议的那样建起一个果汁厂,不仅仅是解决刑满释放人员就业问题,而且是给当地农民工找到一条相当宽阔的致富门路。”
“我们乡里像这样的资源很多,但就是缺乏门路,农民致富无门。我这个建议实行起来肯定困难很多,可我还是想试一试。”
“你认为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募集资金。我知道现在乡里肯定是没钱投资,所以只能从银行贷款。我想现在贷款肯定也不好弄吧。”
“你说得很对,现在乡里招商引资是个大问题。你这个建议的困难主要就在这,不知道你考虑怎么解决没有?”
“很具体的想法还没有,但是我认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去努力,没有什么不能实现的。”杜小建的话说得很有激情。
马明锐再次就像看到二十多年前的自己。想当年自己下放到农村时,为了使当地水稻达到亩产400公斤,他一年多都没有好好休息过,市农科院的门都被他踏破了,最后终于让他实现了。
“小伙子!有干劲,我支持你。回头我将你的这个投资建议书拿到乡党委会上讨论一下,也好给你来点政策支持。”
“实在太谢谢马书记了!我一定尽我最大的努力促成这个项目!”
临走时,马明锐还将他送出门口,并拍了拍他的肩膀。
周一上午的乡党委会上,马明锐让党政办将杜小建这个项目列为了讨论的议题。党政办的人将议题包括讨论的一些文件送到范文昌办公室。范文昌翻了一下,又看到杨贵强和杜小建上次递过来的那个项目。
他异常恼火,忙把党政办的牛大发叫了过来,使劲拍了一把桌子,问这个内容是谁加上去的。牛大发说是马书记临时加的。范文昌鼻子里哼了一声,当着牛大发的面说道:“怎么不讲一点组织程序,临时加内容也应提前通气吗,这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