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藏书阁(下)
作者:洛臻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875

许未明拿起一本蓝皮的《通灵史册》翻了起来。发黄的纸页、工整的字体。许未明便一页一页阅读起来。书上记载着:

传说从夏朝开始就有通灵者的存在了,但是当时的人们不明白这是通灵术,以为是魔鬼附身,都害怕通灵者,对其远而避之。到了周朝,通灵术兴盛起来,分成各个流派。这些流派彼此不服,都想称霸中院,于是刀剑相向,斗得两败俱伤。因此周朝之后,通灵术又衰败下去。

到了秦朝,江湖上多了许多能人异士,通灵术又开始兴起,据说秦始皇身边的护卫赤松子便是一位通灵者。不过这只传说,正如道家认为赤松子是布雨的仙人,所以通灵界认为赤松子是通灵师罢了。看来赤松子这老头倒是吃香的紧。

据传秦始皇年轻的时候曾去过蓬莱,他在仙岛上居住了一个月,流连忘返。然而最后一天,他却跌跌撞撞地跑了回来,说是看到了奇怪的东西。

事后他便登王位,夺九鼎,统一六国,最后称帝。

然而称帝之后,他又沉迷金丹之术,多次出海,每回都声称去蓬莱寻仙。然而总是无功而返。

最后赤松子羽化,而秦始皇则病死宫外,秦朝龙气便落到了胡亥手里。

通灵术也迎来了第二次衰落。

后来的朝代中,通灵术起落多次,不断往边疆迁徙。-=手打吧会员手打 www.shouDa8.com=*直到现今,残余人数已经少之又少。整个中国只剩下几千个通灵者。

《通灵史册》上还记载,二战时期,希特勒曾来西藏寻找日耳曼民族的祖先,声称要打造一支“不死军团”。他带走了西藏的一位资深通灵师,但之后再也没有回到西藏。

许未明草草地翻了这本《通灵史册》,历史如同老电影胶片般历历在目。如果《通灵史册》上说的是真的,那么历史上许多疑团跟通灵者都脱不了关系。

这本《通灵史册》不厚,只是概括地记载了通灵史上的大事。

许未明放下这本书,往第二个书架走去,这里便了摆放了更多的通灵史书。比如《一代通灵天后刘梦梦秘史》、《清灵野史》、《论宋通灵王朝的颠覆》、《铁面判官通灵师》之类的。

后面的第六、第七排书架也都是类似的通灵历史书籍,许未明看了下封面没有什么感兴趣的,便走向第八列书架。

走到第八列书架的时候,人已经逐渐多了起来,每一排书架旁边都汇聚了七八个人。一整列有十排书架,那么一列书架便有七八十人。当然,这中间不仅是通灵者,还有藏灵教的喇嘛。

许未明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有空隙的书架,挤了进去。只见书架上赫然摆放的是:《与侍灵相处的七十二绝招》、《将你的侍灵当做宝宝》、《与侍灵双修》、《侍灵那些不可告人的秘密》。这一排的内容是讲述如何与侍灵相处的方法。

继续往下走,便是提高通灵者自身的感应能力和身体机能的书籍。许未明踮脚挤进去喇嘛和通灵者的人群中,拿了一本《天地感应之听觉篇》的书,翻看了起来。

书中提到提高感应首先必须进入禅境,能融入自然,感应斗转星移、日升日落、潮起潮退、花开花落。只有感受了大自然的力量,才能协调身体内的通灵气息,才能借助自然的阴阳法则、天地念力来感受每一丝灵力,达到身体、心灵和精神协调统一的境界。

第一步便是要闭眼呼吸,仔细倾听空气中每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带来的气流,每一条蚯蚓在土地下拱泥土时发出的声音。

许未明拿着书走到墙角无人之处,闭上眼睛,深呼吸,试图感受墙外的一切动静。

一开始,他只听到藏书室里每个人躁动的翻书声,以及浮躁的喇嘛粗重的呼吸声。他强行压制自己的心神,试图翻越围墙,飞到藏书阁之外。思绪漂浮,慢慢有种灵魂出窍的感觉,精神如同离体般竟然悠悠地浮了起来,意识晃晃悠悠,仿若飘到藏灵教外,碧草原间。

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风在空旷无人的雪域高原上呼啸的声音,那风从九天之上的云端刮下,席卷向一片片的草地。接着风势越来越小,仿佛冬季过去春天来临,雪域上枯枝冒出了嫩芽,蝴蝶流连于花丛。

“呼呼――”许未明似乎真的听到了蝴蝶轻轻扇动翅膀的声音,它轻柔的小翅膀轻轻忽闪,摩擦着身边的气流,接着那小气流吹响一颗蒲公英,蒲公英便飘了起来,

蒲公英悠悠落在闲庭散步的藏羚羊的角上,随着藏羚羊的奔跑,蒲公英去到了一个小湖边,在这里它安家落户……由于再往下就变成蝴蝶效应了,所以许未明又把耳

朵伸向了地底下。

潺潺流水在地底奔流着,忽然遇到了老树粗壮的树枝,老树受到泉水的滋润,枝干愈发茂密起来。一条蚯蚓在土地里欢快地松土,只听到????,那是它在身边的泥土被它挤压、推开的声音……

半个小时过去了。

当许未明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自己全身毛孔都张开了,毒素全部都排干净了一般,而自己的感应能力似乎更好了。

他自己不知道,这半个小时来,他的感应力大有进步,聂政的所有武学招式和一些中级法术招式他已经完全可以感应到了。

放下这本《天地感应之听觉篇》,他准备去找《视觉篇》来看看,就在他将书籍插入书柜中的那一刻,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忽然传来:“呵呵呵,那么多佛经,你看得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