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帷幕在徐徐落下,我走吧
作者:zgc200503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408

69、帷幕在徐徐落下,我走吧

每年冬天,我们都要到水利工地去搞宣传队。1973年在韩公渡的小湾,1974年在石公桥。那时书薇已经在牛鼻滩中学教书了,是殷京乡推荐去的。但是搞宣传队没有她这根台柱子不行。因此每年搞宣传队还得把她叫来。于是我们俩,还有羞琴,王雨农等都上了工地。

1974年秋冬时节,我们在石公桥的冲天湖工地。石公桥离牛鼻滩50里。宣传队住在一个叫龙子岗的村子里。到工地没几天,羞琴、王雨农就收到家信,得知现在有新政策,知青可以顶父母退休的职,家中父母正在办这事。他们心神不安地在工地等待着。工地上所有的知青都在等待着。只有我没什么可等的。爸爸还在留院察看。他是被莫名其妙开除公职的,有职顶,他都恨不得去顶!书薇呢,也收到了家信,她们家还有妹妹了明坐在家等着顶。她也没什么可等待的了。

终于,报喜的锣鼓由羞琴第一个敲响。老贵从公社跑来,通知她回公社办手续。接着是王雨农,接着是百家湖的唐胖子、曾佳知……。公社传来的消息更是一天一个变化。今天这个走,明天那个走。工地上的知青渐渐*了,最后剩下我和书薇。宣传队早已无法办下去,书薇已代替羞琴在管工地的广播。

招工正在热火朝天当中,而我们竟在几十里外,置身事外,什么情况也不了解。我想我还是回趟公社吧,看热闹也比蒙在鼓里强。

果然,公社招工正闹得紧。省测绘局、桃纺厂、挖泥船队、长沙三机厂……一个个单位在要人,或指名招工,或公社推荐。据说有人跟长沙三机厂的人介绍了我,不中他们的意。公社又推荐了老贵,这是羞琴在努力。她对老贵一往情深,老贵这次要能走对她是太重要了。

我回到公社的当晚正好碰到三机厂招工的人。牛鼻滩晚晚停电,他们还没吃晚饭,黑灯瞎火的四处找饭馆,恰好碰上我问路。我听是长沙话,问他们来历后,就要带他们到纸厂找老贵。他们也听出我是知青,一再表示不去知青家 ,免得被动。但镇上只有一家饭馆,晚上从不开门,镇上我也只认得知青,所以还是不顾他们的意愿,带去纸厂。这是在为老贵创造机会。羞琴和老贵当然明白我这一举动的意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老贵的事还悬着呢。

他们动手操办起来。其实知青有什么好东西招待?自己吃的都差得要命。老贵是在纸厂人缘好,立刻有人替他寻来几个鸡蛋,自己用煤油炉煮了一锅面条。这种档次办招待离糖衣炮弹相差甚远。可是招工的偏偏对这种人放心。也算是慧眼识珠。老贵羞琴如愿以偿。其实招工的师傅这趟来得很值,他们为自己挑了个未来的领导,老贵是个办事让人放心的优秀人才。

大风刮过,已近尾声。热闹已经看过,帷幕正在徐徐落下,估计不会有我的戏了。老贵走了、羞琴走了、张征智走了、吴可敏走了、王载安走了……都走了。我也走吧,回水利工地。横跨荒凉广袤的英湖,我又到了石公桥冲天湖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