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那块土地包容了他 王开
作者:zgc200503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268

我们公社的长沙知青在牛鼻滩死去有三人。我在动笔写他们之前,先向他们三鞠躬,并致以深切的悼念。

60、那块土地包容了他 王开

王开是我们学校初二的。当初刚下来时,没有跟他同班同学分在一起,因为没人愿意和他在一起。他性格独特,又有些小毛病。于是分到了我姐姐她们一个生产队。莽莽她们住的房子很小,挤不下他,他只能寄居在农民家,就是生产队长家。

一开始他很注意跟农民搞好关系。因为家里穷,从小也吃过苦,人勤快,所以这种关系不难建立。不多久,他跟队长家的女儿好上了。两人谈了几天爱。当别人都没感觉出来时,他自己神乎其神的对我姐姐和吴科敏说,他有了对象。吴科敏问她是谁。他卖关子,不说名字,只说是队上的,人像李铁梅(样板戏《红灯记》主角)。这就不用说了,队长家的女儿是了。戏里唱到:“铁梅我年龄十七不算小,为什么不能帮助爹爹操点心。”队长女儿春梅今年十七,名字也带梅。队里还有几个十七的梅?《红灯记》那时都听得耳朵起茧。还猜不出?王开有意半说半不说,实际全说了,很做出几分矜持。

王开确实也有他的毛病,而且毛病不小。他在生产队的地位蒸蒸日上,就飘飘然了。背地里说些我姐姐和吴科敏的难听话,说她们懒,怕苦怕累,家里成分又不好。他这样说其实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因为大家在乡里的日子不是一天两天,时间一长,谁是什么样社员自有个看法,常言道“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更不应该说什么家里成分。他家倒的确是穷人出身,母亲在洋人办的医院打扫卫生,父亲以前是长沙城北天主教堂的勤杂工,无疑是苦出身。但他父亲闻革前就说错过一句话,在全社会揭批西方教会侵华罪行**中,他不识时务,在人群中夸他的洋主教仁义,还带他去过法国。可见是个不肯欺心背主的老实忠厚人。但那年月这就自投罗网,进了牛鬼蛇神行列,具体帽子如何安法,没看过他的档案,不能瞎猜。那你老鸦骑在猪背上不知自己黑,说人家的出身干什么?王开就是这些事不明白。他总是喜欢人前人后说人是非。渐渐的,这样行事作派农民也不以为然了。

那年冬修水利,一件事彻底改变了他在社员中的印象。他在工地上偷了同队农民一双鞋,被人发觉。从此他在队里的日子日渐艰难。春梅也不跟他好了。王开彻底孤立了。没有一个知青,也很少有社员跟他来往。那种孤寂,我想,非亲身体验不能感受。但王开却默默的承受了四年。若是今天他完全有理由接受社会的人文关怀。任他做错了什么事,惩罚也太过了。我这样说并不是做些无意义的忏悔来显示我的悲悯。而是真正觉得那几年他在乡里的日子太难熬。他可以说是一个伴都没有。常常整天连说句话的机会都没有。所有的长沙知青都忘记了他的存在。

第四年,六月,双抢前的某天。天气奇热。收工后,天黑没吃饭,他从队长家出来,就一直没回家。到半夜,队长才发现他没回。这不正常。因为他从没地方可去。队长就挨家挨户打听。都说不知道。队长慌了。队里男女老少就都跟着队长一起四下里寻开了。结果在村边台沟的草丛中发现一堆衣服。是王开的。他一定是溺水了。大家赶紧拿东西在水里捞。折腾了一晚。直到天亮,是有人用竹竿杵到尸体,翻了上来,才寻到他。这离他下水处有二百多米。那台沟宽不过二丈,深不过两米。正常情况下是难以淹死人的。毫无疑问,他是累了一天,太阳暴晒了一天,极度疲惫之下,下水洗澡,冷水一激,汗毛孔闭塞,心脏抽搐,腿抽筋,呛水身亡。

大热天,尸体放不得。队长赶紧想法通知长沙王开家人。等他母亲和妹妹来,第三天开了追悼会,队长讲话,说的都是他勤劳节俭,任劳任怨,老实巴交,千好万好。找副板子钉个木盒,埋在了村边的坟山。湖区最缺的就是木材,那副板子是队里要打船的木料。队长怕他母亲伤心,就先用做了这个。湖区的农民好多死了都找不到板子,就是直接入土的。还记得我们埋我队的叫花子继母的情形不?一领芦席裹着一具枯槁的尸体,埋在冰冷潮湿的泥土中。跟她比,王开一个外来的青年尊享厚葬,也算死得其所了。要知道他在这里是举目无亲,而且不怎么招人喜欢的。

他母亲妹妹来住了两晚。一直由春梅陪她们。莽莽正教书。他母亲走那天,把学生放了假,跟吴科敏、春梅一起,队长架船,送她们母女到常德上的汽车。临上车,她母亲对队长说:“我崽下到你这里,比在屋里还好。在屋里冒得个嗤(chi)他的人,两爷崽都不说话。难怪他三年不回家。我看出来了,你队长屋里就是他的家。”听得莽莽、吴科敏、春梅一阵心酸,眼泪只流。原来他妈妈三年没见过崽的面,这回见面却是阴阳两隔。人心都是肉长的,怎禁得他妈妈这一说。只有队长一个是男的,到底不同,告慰她,生的好儿,做事扎实,在队里表现好,安心农业生产,把生产队当家。让他娘略感宽慰的离开了常德。

待续61、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严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