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偷成个哲学家
作者:zgc200503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623

51、偷成个哲学家

芳洲是沅江中的一个长满芦苇的小岛,约有一平方公里。 那岛上站里有一块草场和八十多亩高粱地。这年涨大水,高粱被水淹坏,后来补种了芝麻。我们来收芝麻。

干部们很少到岛上来,芳洲上就由云芝负责。 她是一位口有一张,手有一双的能干妇女。据说前几年她表现积极, 积极得把社员个个得罪完了,背地里叫她“九齿耙”,意思是形容她满身的钉子, 厉害得很。现在有了儿女,负担重起来,她养了几只鸭生蛋,补贴家用。但是公社不准,传旨下来,大会小会批了多少次, 说是自养鸭不得超过三只,挫了她的积极性。把鸭一杀,从此跟大家一样混起来。 这样倒和社员的关系好多了,大家都叫她云芝姐。收芝麻的时候, 我们带的午饭都到她家去热,菜有时也吃她的。 时间长了就有点不好意思。{手.打/吧 Shouda8.Com首发}

有一次,到她家炒饭,我慷公家之慨, 用提饭的袋子从地里提了满满一袋芝麻给她,要她给伢儿吃。我做这些事是没人说的, 因为农民们都认为我没有家,是公家的人,不贪财,不象他们一样自私。

云芝把芝麻炒熟,让大家吃,并且哈哈大笑起来:“原来小成也学了乖巧。起先俺把做你也跟那些干部一个卵相。”。他们太看起我了!以为我是君子一个!云芝嘱咐我:“明天你带些糖来,我们做芝麻糖吃。”

在黄溪堰时,我们是知青一起邀了偷农民的。现在是农民邀我一起偷站里的。这就叫“否定之否定”。物是人非的辩证法。

第二天,糖带来了。我们从地里又提了一些芝麻到云芝家。云芝把芝麻炒熟,把糖下到锅里, 开始熬糖。熬糖是个技术活,要用饴糖,一时没有,我带来的是小河口店里买的红糖,也凑合。 云芝掌勺,我帮她往灶里添火。常德乡下的灶都是土砖垒起的大灶, 她家烧的是芝麻杆和芝麻壳。那东西要么不着,要么一着起来火舌窜起老高, 又不经烧,一会熄一会燃。熬糖的技术全在掌握火候,这灶里忽冷忽热, 那糖怎么熬得好?糖熬糊了,芝麻拌进去还粘粘糊糊的,不成块。 云芝是掌勺的,觉得没了面子。我不失时机的埋怨她,说她家的灶不好烧, 芝麻杆又不干,那火我实在不会烧,婉曲地承担了确实应由我承担的责任。 站里的快活神常老五眼睛几眨几眨, 说:“这个火只有虎坛哥(云芝的男人)才烧(骚)得好,你就不该往灶门前坐的”。

那糖虽做得不怎么样, 但是吃起来倒也没人讲不好,尤其是我,感觉到正是那锅糖,把我跟他们粘到一起,使他们做事说话不再把我当外人。就不像卖鸭,那次我要是同意收那十块钱都还好说,表现出敢作敢当,别人不会有意见。可我一个人偏偏先表态不要钱,人家就是有不同意见,还怎么好说?一下就堵塞了贤路,跟你就容易产生隔阂。

这人好生奇怪,你跟他一起天天做好事不一定是朋友;伙同干了一件坏事就成哥们。这道理用直通通、三段论的形式逻辑是讲不通的,要用曲里弯拐的辩证逻辑才能理解。把这问题想明白,我都快赶上黑格尔了。现在听说有人将此理论演变成“帮领导干十件好事不如跟着领导干一件坏事,跟领导干一件坏事会有十件好事等着你。”更是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辩证法。学林某人的说法,那就是:把辩证唯心主义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厉害。

待续 52、跟洞庭湖的麻雀干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