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闲事正事
作者:匈奴的公主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386

第一百九十四章闲事正事

见过金戈铁马见过血腥杀戮,然而似这般泼妇架势,倒让我有些不知所措。原本僻静少人的小街,因了三个孩子一起大哭和高高的叫骂声,霎时间沸腾起来,不知几时已引得街道两旁的住户都开了门,有的倚门而望,有的直接跑到近前看个究竟。

我一闭眼,完了,丢人丢到家了,我一堂堂参军竟要被人和这个无赖泼妇相提并论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话,顿时觉得满头黑线。

当不少人将围观、好奇加询问的目光落在我身上时,我终于忍不住逃走的冲动,一手拽了一孩子,“绵绵、安安跟妈妈回家。”

脚刚踏出去一步,女人高大的身形已挡在我面前。

“打了人就想溜”,她冷哼着,很夸张地将“熊掌”在我面前晃了晃,“门都没有!”

在被围观的气氛中集聚的尴尬情绪蓦然变得烦躁不堪,我紧皱眉头,看了看周围,勉强压住火气,指着前面的角门道:“有话请到府中商议,此处不是讲话所在!”

“呦呦呦”,像被人烧了尾巴一样,女人几乎跳了起来,夸张的语气随着手臂上下摆动,“你为何处神圣,还嫌掉了身价?若真是贤良之人,怎会调教出这般野……”

“七婆,不可无理!”

泼妇的话还未说完,只见分开人群走出一女子,三十左右年纪,生得十分标志。我自到在成都还未见过这么漂亮的女人,她的风姿气度和江东二乔竟不相上下。说也怪,就是因了一个柔弱女子一句话,那个刚才还凶悍万分的妇人却乖乖闭了嘴。

我正猜测这女子的身份,她已飘飘一礼轻启朱唇:“妾身管教下人无方,得罪夫人了!”

说着,她又拉过刚才那个小男孩,道:“犬子年幼无知,若有冲撞之处,还望夫人见谅!”

局面因这个女子的出现陡然变了味道,我原本就要爆发的怒火瞬间被这一汪清水浇灭了,反而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慌忙答礼道:“孩子们一处玩耍,彼此逗嘴怄气也是常事,夫人何必致歉?”

我也把绵绵拉到面前,又道:“小女方才不知何故动手伤了贵公子,请恕我管教不严之过,我愿为贵公子请郎中医治,所需费用也由敝府承担!”

低头看了看女儿,俯下身轻声对她道:“绵绵动手打了小哥哥,快去道歉!”

谁知女儿竟将小脸一扬,一副倔强的神情,噘着小嘴嚷道:“绵绵不去!是他抢了弟弟的木头剑,弟弟问他要,他还打人,弟弟都哭了……”

我终于明白了三个孩子中间发生的闹剧,周围的人也被逗得哄堂大笑;那个叫七婆的一时红了老脸,连声道:“我只看到她打我家小公子,却原来是这个缘故……”

男孩的母亲略带嗔责地看了七婆一眼,七婆忽又委屈,“夫人,虽说老奴失察,可咱这孤儿寡母的……”

“七婆!”女子轻声喝住她,示意不要说下去。

可刚才七婆所说孤儿寡母几个字已然清晰地飘进我的耳朵,不动声色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少妇,心里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小孩子一起打打闹闹皆为儿戏,哪里用得请郎中?就不劳夫人了!”女子低眉又是款款一礼。

落落大方的神情,雍容华贵的仪态,倾国倾城的容颜,饶是我为女人,亦看得心神荡漾。在成都住了这么久竟不知邻里中还有这样一位神仙般的人,不由张口问道:“不知夫人贵府何处,改日定带小女登门谢罪!”

女子一愣,随即浅浅一笑:“夫人不必多礼,妾身只是今日来城里探望兄长,并不在此常住。”

说罢带着男孩与七婆飘然离去。望着女子的背影,心头莫名闪现出马超的音容,至今未续弦的马超是否和这女子绝配呢?随即又好笑起为自己丰富的联想和八卦,一向对保媒拉纤不屑一顾的我,最近对此事似乎热衷起来。

这种闲事也只能在闲时想想,眼下却有一件正事,到在成都没几天便影影绰绰听到刘备要称帝的议论,心里不禁疑惑,至于具体情况还一无所知,所以隔天一早,我没顾上吃早饭,便直接去探诸葛亮的口风。

看见他的时候,这人正对着鱼塘发呆,那出神的模样立马让我想起电视剧里“安居平五路”的唐国强。

“有事?”他简洁的问话让我一愣,莫不是我打扰了他的思绪。

“嗯!”我郑重其事地点头。

“屋内讲话!请!”

他也没多余的客气直接带我去了书房。

“听说近日有人劝主公称帝,可有此事?”我毫不隐讳,开门见山说明来意。

诸葛亮不动声色“嗯”了一声,神情自若地理着羽扇上的翎,仍是泰山崩于前的面不改色,而在他面前我从来就是矜持不住的。

“那主公怎么说,孔明又是怎么想?”

诸葛亮抬起眼睛,微含笑意,并不答却反问我:“梦烟以为如何?”

看着他,让我想起大人逗孩子的表情,不禁又气又笑,却正色道:“今曹操专权,百姓无主,主公仁义素著天下,今已有荆、益、交三州,可顺天应人,即帝位,名正言顺,以讨国贼。孔明以为如何?”

诸葛亮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旋即道:“梦烟此话可是实言?”

“军师以为呢?”

他的笑容渐渐隐去,摇头道:“不合时宜呀!”

“为何?”

“曹操虽弄权,然今圣上健在,若要主公称帝,怕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落得万人唾骂!”

我眨了眨眼睛,“此言怕也正应了主公的心事。”

随即又笑道:“我刚回成都,便听到此事,不知虚实,特来求教于先生。”

诸葛亮的两眼闪过一丝诡异,“你是来探亮的口风么?想来,方才之言也非你所愿。”

两人相视,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