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劫后余生?
作者:匈奴的公主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936

第一百五十四章劫后余生?

在这两个彪形大汉面前,我显得那么弱小不堪,即便以往的身高优势此时也荡然无存,如同可怜的小鸡被老虎叼着一样,我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和自由,只能任由别人摆布,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厄运在等着我。\本章节贞操手打 shouda8.coM\

当呼吸到第一口新鲜空气的时候,我沉重而焦虑的心情不禁猛然出现了一丝松动,不是因为知道了自己马上要面临的命运,而是因为多日来牢狱中污浊混沌的空气已让我有些窒息,此时陡然间如羁鸟出笼,不再压抑不再沉闷,我不由得张大了嘴,想贪婪地大口深吸自然的气息。

然而,还未等我的脑子开始转圈,两个黑衣人以极快的速度将我塞进牢狱门口的马车里,动作十分粗暴夸张,直接让我的头撞在了车厢内的木板上,两眼直冒金星,加上虚弱的身体经刚才那么一折腾,我倒在车里浑身散架了一般,压根不想再动弹。

不待有任何衔接的罅隙,此时马车已缓缓启动。

“天杀的!”我忍不住从牙缝里以微弱的声音挤出这几个字,借着淡淡的月光,却突然发现,车厢内还有一人。

“妹妹!”这久违的温柔声音及时传出,遏制了我已到喉边的叫声,接着一双细滑的手吃力地将我扶起。

如果说,那一声低低的呼唤是我的幻觉,这亲切温暖的抚摸则是实实在在的感受。我不是在做梦!

“姐姐……”声音卡在喉咙中,哽咽着说不出话。

“妹妹,不要说,什么都不要说。姐姐知你受苦了……”糜夫人将我搂得更紧些,我抽泣着依偎着她,如同依偎着母亲一般,而她自己也忍不住抹去眼角的泪水。

路上,糜夫人示意不要出声,我慵懒地倚靠着她并不宽大的肩膀,却有很踏实的感觉,心中泛起的是由衷的感激与温暖。

虽然此时已是深夜,城门早就关闭了,但有刘备的令箭,叫开门并不是难事,我们很顺利出了城,又不知走出多远,直颠簸得我五脏六腑都要出来似的。糜夫人时而有些焦急地催促驾车的人快点赶路,时而用手摸着我的额头,看着我虚脱的样子,又嘱咐他将车驾得稳一些。

也许,这段路程在平时走起来并不算长,可今天我总觉得遥遥无际,也不知他们要将我带到何方。

马车,终于停下了,停在了一座小院子门口。

糜夫人将我安置好,有叫了原本就在院子里呆着的丫鬟照看我,自己亲自去厨房熬药。我体力不支地倒在了榻上,虽然心中有很多问题,可一句话也不愿意说,只想这么躺着,哪怕睡去。然而,事实上,根本就睡不着。闭上眼睛,脑子里乱极了,只是有一点让我欣慰,刘备果然是仁厚君子,我没有错保了主公。

糜夫人又亲自给我喂了药。这才缓声道:“妹妹莫要担忧,此事虽闹得人心惶惶,可玄德从未信过其言,他常与我说,莫说妹妹不是什么妖孽,即便为妖,也不曾做出什么伤天害理之事,断无问斩之理,更何况自入得帐下,颇有功劳,哪能因几句谣言就杀了功臣?那几日将妹妹囚于牢中,也是情非得已,掩人耳目罢了。玄德让我捎话于你,如今诸葛先生已有应对之策,你尽管放心便是。”

我欣慰地点了点头,不知是感谢还是激动,泪水充盈了眼眶。糜夫人的眼圈也红红的,却在笑,笑得那么温馨,让人觉得亲切。看我要说话,她急忙摆了摆手,轻声道:“妹妹身子太虚,不要多言,姐姐知你心事。此事由军师亲自操办,还有什么不放心的?至于如何应对,你先不要问了,只管养好身体,这里的丫鬟与兵士都是亲信之人,极为可靠,若有使唤,支应他们就是了。”

我闭上了眼,心里早已七上八下开了花。

她用手帕轻轻擦去我眼角流下的泪滴,我缓缓伸出手臂,握住她温滑的手指:“姐姐……绵绵……”

她的笑容似乎僵了一下,随即又舒缓开来,将我的手反握住,安慰道:“?儿在我那里,和奶娘在一起,很乖,每日也很高兴。只是…….”

她略一犹豫,又微笑道:“只是,有时说她想你了……”

糜夫人的笑很自然,可这微笑背后似乎透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酸涩。还未等我看清楚,她细滑的手已扶上我的额头,顿了一下,又径自叹气道:“也是,这世上的孩子哪有不想娘亲的?更何况?儿还这么小!”

她说着,慢慢将头扭了过去,双目无神地瞪着案几上的油灯,似乎在想什么心事,已然,泪水从她腮边滚落。

提起绵绵,糜夫人是想起了自己的女儿,今年已到笈髻的婵儿,随时都有被送去和亲的可能!我不禁心中也黯然起来,绵绵尚在糜夫人处,可我的广儿呢?这个刚刚出世的小婴儿,都没让父母看上一眼,甚至还没睁眼看到这个世界什么样子,或许就只能等来生再体味人间的酸甜苦辣!

……

从那天起,我就在这个不知名的小院子里住下了。的确,糜夫人给我安排了她身边的得力丫头颖儿,我的饮食起居全由她照管,颖儿能干的程度不亚于三巧,这里的前前后后上上下下都被她收拾得停停当当,尤其对我格外用心。那位墨贤郎中也隔三岔五过来为我诊脉、针灸、调剂药方。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虽然墨贤与颖儿都很卖力,一个月过去了,我的病却只好了三成。这期间,糜夫人来看过我两次,还送了些补品,每当问起绵绵,她总是笑着说挺好,让我放心。然而,每当我提出要见绵绵的时候,她总是以各种理由搪塞过去;而对于诸葛亮的应对之计,她却只字不提,更不用说赵广的下落了。

那日,墨贤给我诊脉,忽听外面一阵纷乱,重重的脚步声由远而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