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要抱美人归?
作者:匈奴的公主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377

红玉在府里跟着我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得给她找个好的归宿才行。不过现在我还没心思细细想这件事,眼下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回到府中,我马不停蹄地把练兵的详细报告整理出来呈给了刘备。其实与其说是交给刘备还不如说是交给荆州的中央小组,经过刘备、诸葛亮、庞统、马良等人的审议、修改,最后算是通过了,并把这件事交我负责。我提出自己写计划可以,不过从来没有练兵的经验,一个人恐怕搞不定。刘备想了想便把刘封派给我听用。

刘封虽然年轻,可也算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了,练兵对他来说熟门熟路。于是从各营我们挑出100名符合要求的精壮士卒,每天加以训练,精中选精。期间,我也到下面各处寻访擅养鸽子的人,把他们请来教这些士卒训鸽。

这样我每天一早起来和刘封去练兵,基本上中午就回到府里,每天下午还要算一些乱七八糟的帐目,把这些帐目输进电脑后直接用EXCEL计算就行了,我计算的快捷是出了名的,所以只要有帐目的东西肯定放不过我,因此越到年底就变得越加繁忙起来。

春节刚过,孙权便到江陵来访。这算是两方最高首脑的会晤吧,也是孙刘联盟以来孙权和刘备第一次坐在一起,自然礼仪很隆重,江陵的头头脑脑们比任何时候到得都齐,宴会自然十分热闹。刘备和孙权相互寒暄着,相互夸赞对方以及对方的手下。

我扫视了一眼这次跟孙权来访的文臣武将,没有那个既有些想念又有些恨意的身影,不免有点点失落,自顾自地喝几口闷酒。

酒过半酣,孙权慢慢放下手里的酒樽,微笑着对刘备说:“使君请看,孙刘联手大破曹贼于赤壁,又蒙使君援手,派赵将军助战江夏。此乃众将用命,孙刘精诚团结所使,孙刘既成盟友,何不联姻,来个亲上加亲呢?”

孙权的声音不大,但是坐在离刘备不算远的我却能听得清清楚楚,不由心中一震,莫不是孙权要把自己的妹子许给刘备为婚?这可是历史上有名的一次联姻。不过据说孙权的妹妹才二十左右,而我们敬爱的主公已经奔半百了,年岁不相当呀,虽然在演义中看多了孙刘这次联姻,以及他们婚后的恩恩爱爱和生离死别,但如今身在其中,我还是有点替孙尚香抱不平,虽说刘备很得人心,可他那句“弟兄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的名言想想就觉得牙根痒痒。我瞪大眼睛瞅着刘备,想看看他的反应。与此同时,我前面的诸葛亮(可惜此时庞统和徐庶都不在江陵)也放下手里的酒樽,一副很专注的样子。

刘备轻轻放下手里的筷子,不动声色地说道:“若孙刘能结秦晋之好,可是江山永固,曹操更不敢觊觎,但不知孙将军欲如何结亲?”

只见孙权又是一笑,继而放低了声音,不知道和刘备耳语什么。却见刘备脸色微变,我心里一阵狂笑:主公,左右不过要把孙仁嫁给你这点事,至于么?旋即刘备又恢复了他那一如既往喜怒不行于色的表情,很平静地说:“承蒙孙将军错爱,只是……此事容日后再议!”孙权的脸上也浮现出一瞬间的尴尬,不过也马上恢复到了正常,举起酒樽又开始敬酒。

此时,我很难猜透刘备是怎么想的,不过想想历史中这桩彻头彻尾的政治婚姻,倒觉得不结亲也不见得就是坏事。

散宴之后,刘备单把孔明留下来,想必是商量酒席上孙权提出的事。我也没多想就回府了。没想到送走孙权不久,诸葛亮把我叫到前厅,看不出他的任何喜怒哀乐。当我满脸疑问地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将头一抬,微笑着,不过他深邃的眼睛中好像有无限的忧虑。

“军师叫我?”我轻声问道。

“嗯,孙将军有意把其妹许给主公为婚?梦烟以为如何?”

我沉思了一笑有些犹豫道:“听说这孙小姐秉性刚烈,又值青春妙龄,主公这年岁……”顿了一下,又道,“不过孙刘结姻倒可以巩固联盟,也未必不是好事。”

“话是如此,不过……”诸葛亮皱了皱眉头没有说下去。

“军师有何顾虑?”我在绞尽脑汁地想诸葛亮为什么会这样,忽然想起来了点什么,“莫非军师…….”

“唉”,他叹了口气,“这是个不小的难题呀!虽说是主公家事,可也关系到荆州的大局。诚如梦烟所讲,孙家小姐出身尊贵,性格刚烈,而主公尚有两房妻室,恐怕日后……”

我算明白诸葛亮的顾虑了,看来这个千古智者不是吹出来的,居然象长了前后眼似的,正如诸葛亮担心这在历史中是一桩彻头彻尾的政治联姻,没有什么男欢女爱的成份,所谓的孙夫人为刘备投江自杀也是后人的美化。

我茫然看着军师,不知道他叫我来是不是来诉苦还是…….正当我胡思乱想的时候,诸葛亮的声音再次响起:“梦烟啊,孙将军的意思是,他母亲只有这么一个女儿,想让主公到江东就亲……”

“啊”吓得我当时回了神,“这不是真的吧?”

“梦烟为何如此紧张?”诸葛亮满脸问号地看着我。

“我,这个……”我都不知道这是不是在拍一部三国演义,哪有这样的事情。

诸葛亮还在等我的回答。

“我是说,如若主公去江东不会有什么危险吧?”

“危险?不能说没有,因此派子龙前去保驾。”说到这里,他又看了看我快瞪出来的眼睛,继而解释,“子龙为人胆大心细,办事稳重,况在吴军中也有很响的声誉,想来想去此去吴地,非他莫属。”

他好像在澄清什么似的,我连忙摆了摆手:“军师所说我知晓,自然要以大局为重,这一切全凭军师做主。不过既然去就亲,我方的媒人是谁?”

诸葛亮没有说话,只是笑眯眯地看着我,吓得我又一次真魂出窍,冲他喊道:“拜托!不会让我去吧?这保媒拉纤的事情我可没做过,也做不来。”

半晌他才缓缓说道:“既然梦烟不愿意,我只能回禀主公,这事就差别人吧。”

“等等”,我努力使自己镇定下来,这家伙什么意思?看了他一下,有点不情愿地说,“媒人我当不了,不过可以当参谋,对于东吴那边的熟悉程度除了先生与庞军师,也就是我了,此次我随主公前往,遇事也好有个商量。”

诸葛亮的眼睛笑成了一条线,似乎他的请君入瓮法很奏效。我真想骂了他一句,妖道,分明把我往火坑里推,你自己干吗不去?这家伙明明给我设好了圈套,又非让我自己主动请缨的。想想也是,他要是离开了荆州,天!我可掌控不了这个江陵,不用等他们回来就早已乱成了一锅粥。

所以,我乖乖地闭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