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汝南,目标确定了。
但还是有许多事需要处理。最要紧的,就是家属怎么办。
以几百人搞对方几千人,这本来就是个玩儿命的活儿,再带上刘颖及几个丫环,就不好办了。托给朱俊,这很明显是不靠谱儿的,尹天心里面儿没底啊,自己老婆这么漂亮的,再加上还有那两个丫环姐妹花也让人放不开手,万一让人家惦记上了,那咋整?再说了,朱俊也在打仗呢,这老小子打不打得过张曼成还难说,万一兵败了,大家跑路,谁还管你老婆孩子之类的。
所以决定,留下三百人看家,带五百人前去作战。
关键是谁做留守大将?这活儿说白了,就是守家看老婆孩子,基本属于闲得蛋疼无任何功劳的差事。手下几大将,没人愿意干。
尹天左瞅瞅右瞄瞄,最后把目光停在了赵云、张任身上。
两人一看这眼神,低头叹了一口气,得,认了。无奈之下,只得点点头。
于是张任、赵云率三百骑兵留守,其余人都一块儿奔向汝南。
途经叶县、古城,虽然都遇到了小股黄巾军,但尹天同志二话不说就把人家给灭了。最终在古城扎营,与汝南的黄巾军相对。
汝南也算是中原一带比较富裕的地方了,连这地方都闹黄巾了,可见汉灵帝刘宏同志的政治工作搞得是多么差劲。
汝南城**有黄巾军五千,不过却是分成两股的,分别由刘辟、龚都率领。二人交情不错,于是把部队合到一起,就占住汝南,大家共同致富,总好过单干。
话说,这两位也算是黄巾军中有点见识的人了,二人也是读过书的,比那些丢了锄头就来闹革命的普通百姓可要高明得多。
二人早就看出张角兄弟那个搞法不行,打个仗拖儿带女的,绝大部分是吃闲饭的老弱。虽然数量多能唬住人,但朝庭方面也不全是傻蛋,总有些唬不住的。
张角三兄弟及所部百万大军的覆灭,也让二人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了事件的本质。人多了,管饭麻烦,这年月,人人缺吃少喝的,干革命也不例外,连着三年的大旱,地里没了收成,朝庭派来震灾的官员把粮食都贪污了,没几粒米落到民间的。这连着又是一年的仗打下来,基本上没几个人老老实实种地了,就连抢都没地儿抢去。
绝大部分人都弄来当了黄巾军,没人种地,就没吃的,没吃的,这仗就打不下去。
再加上,老弱留在军中,光吃饭还不说了,问题是,一到冲锋了这群老少爷们儿就往回跑,帮的全是倒忙,完全属于官军那一伙的,几次的败仗打下来,二人也从中得了不少教训。
所以二人痛定思痛,手下一狠,把全数老弱都赶回了家,自己种地去,能活不能活就看老天爷的。
城内五千兵马都是青壮,比之张曼成部还要精锐得多。
尹天也了解到了这一情况,这更加使他下定决心,出来转一转,就在古城呆一呆,四处观观风景,等到朱俊那边完事儿,就去接收宛城,做他的太守大老爷。打死也不出战。
然而他低估了刘辟、龚都,二人要求上进的积极性还是挺高的。
老占着这汝南也不是个事儿啊。在朝庭眼里,自己是土匪,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土匪这个行业,确实风险太高,基本都是要掉脑袋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就目前形势来看,张角兄弟的百万大军都被摆平了,自己这点儿人马,再精锐也是白搭,朱俊讨平了张曼成,下一个就轮到自己。
二人一合计,妈的,土匪干不得,必须转正。
但问题是,现在头上已经顶了一个反贼的大帽子,不是跟朝庭说一句,我不反了,你放过我吧,就能了事儿的,也要人家肯干才行啊。
二人在郁闷中过着日子,时时的注视着张曼成那边的动静,如果张曼成顶不住了,那这边就要开始着手投降事宜了,如果朱俊不干,那也得提前跑路啊,跟人家对着干,是要吃亏的。
这一日,突然有小军来报,朱俊派了一员大将带了五百骑兵前来攻打汝南。
两人一听,乐了。这是个机会啊。
如果是朱俊大军而来,前去投降,人家根本瞧不上眼,保不齐还不能同意,直接出兵灭了自己,就算是同意了,也说不定有诈,等到自己一过去,刀就摸出来了,到时死得更惨。朱俊这孙子可干过好几回杀降兵的事。
现在好啊,来了五百骑兵,这五百人想攻打汝南,肯定是不行的,也不怕他使诈。
于是两人便派人往古城跟尹天谈判。
。。。。。。
三四月的阳光,晒得人懒洋洋的,尹天正在北城门口的大石头上摆了个太字晒太阳呢。舒服得直哼哼,心里正想着,要是把大娇跟小娇带来,在这种阳光下,就在这块大石头上,啧啧,那感觉。。。。。。
正在思索具体细节呢,却见高顺快马跑来。十八岁的小伙子,一米八多一点的身高,长得强壮英武,尹天是越看越高兴。
“主公,汝南刘辟、龚都派人来了,说要见你。”
“哦?是什么事?”
“似乎是来投降的。”
“投降?”尹天一激动,太字也不摆了,直接跳了起来:“他们要投降?”
“来人是这么说的。”
尹天拍拍屁股,刚才晒太阳时那龌龊的想法也抛到了九宵云外。骑上马就往县衙跑。祖宗显灵啦,尽让老子撞到好事儿。
。。。。。。
“哎呀,有失远迎,恕罪恕罪。”这小子一脸孙子相,就差给黄巾军的那位使者磕头了。
看得周围诸将一愣一愣的。
当然,比他还还离谱的就是那位使者了,当场呆住了。在尹天的一阵身体接触下,才回过神来。赶紧道:“我家大帅想要归顺朝庭,苦于不得其门,所以派小人前来与将军商议。不知道将军意思下如何?”
“哎呀,当然是好了,我完全同意。”
“那不知怎么个归顺法?”
哦,这是摸底来了,看来对方很担心被人给黑了。混江湖,黑吃黑的事见多了,尹天当即就明白了这一点。
尹天就放心了。当即摆了一桌酒菜,都说饭桌上好谈事儿,很多黑幕都是在饭桌儿上发生的。
今天这顿饭也吃得大家很高兴。
最后双方达成协议,刘辟、龚都率部投降,尹天不杀一兵一卒,想回家的,发放路费回家,想参军的,只要身体合格,都编入刘辟龚都部下。并任命刘辟龚都二人为军侯,从今以后就跟着尹天干。
。。。。。。
交接工作做得很顺利。为了表示诚意,打消对方顾虑,尹天把部队带进汝南城。这一举动也使得刘辟龚都二人感激涕零。原二人所部五千人中,有两千人愿意回家,都发放路费。有三千人愿参军,回去日子不好过啊,所以更多的人选择参军,至少有口饭吃啊。
尹天亲自挑选士兵,从三千人中挑出了四百人,分作两曲,编入了刘辟龚都二人手下。其余人等,虽说不愿意,但谁让自己个头儿不够高大呢,也只能拿了路费回家谋生路。
二人又是一番感叹。当他们得知,尹天帐下其他将领最高军职也不过是个屯长时,就差掏心掏肺表忠心了。当即表示,一辈子跟着尹天干,绝无二心。
刘辟龚都二人也还算识相,也知道,人家是骑兵屯长,自己是步兵军侯,虽然军职比人家高,可论部下战力,肯定不如人家。所以两人并没有显出什么过分的表情。
总的来讲,尹天的这次出征,基本上可以算是欢天喜地。一兵一卒没损失不算,还多收了四百壮丁。刘辟龚都这两小子也很不错,武艺虽说没法儿跟自己这一干亲信比,但还是能在关羽手下走上几回合,相当了不得。作个军侯还是很称职的。
纵观整个三国历史,能在关老二手下走上三合以上的都是些有头有脸的人物。
就在尹天准备带着部队敲锣打鼓返回鲁山与朱俊会合之时,赵云张任带着刘颖等人来了。
原来,张曼成分两路夜袭,朱俊战败,已经率残部退到叶县东北的襄城,所部只余两三万人马。
亏得赵云张任二人警惕性高,察觉得早,提前带着刘颖等人跑了路,未损失一兵一卒。
你爷爷的,就不能让老子清静会儿?得到消息的尹天跳着脚大骂。朱俊这一败,收复宛城的日子又不知道拖到何年何月了。当一个四处乱窜的太守可不好受。
总不能让老子去讨吧?张曼成五万大军,老子手下加上新投降过来的,才一千二百人,怎么搞?
思来想去,也没个好办法,不行,还得去造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