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也就是李子豪高中毕业,高考落榜的李子豪,不得不回到老家农村,当起了农民。同时,他还在村小当代课老师,教小学生。
在那个偏僻的小山村,高中毕业当小学老师,已是绰绰有余了,每个月的代课工资是300块。
李子豪在高中时代就跟刘一婷好上了,两人懵懵懂懂,都有了那么一点情窦初开的意思。回到村小代课以后,李子豪信心满怀,发誓要为家乡的乡村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校长见他能力出众,于是决定再扩招一个幼儿班。村里的孩子,都是7岁的时候直接读小学一年级,从来没上过幼儿班,李子豪一来,校长觉得还可以再开设一个幼儿班。
这下轮到李子豪犯难了:幼儿班一般都是女老师教,可自己一个男老师……这咋整呢?
思前想后,李子豪忽然想到一个办法:请刘一婷到村小来教幼儿班。
刘一婷跟他是高中同学,高考后也落榜了,正闲在家里没事儿做。校长很高兴就同意了,李子豪当即给刘一婷写了一封长信,表达了自己想要与她同甘共苦、共同为乡村教育事业而奋斗的宏伟愿望;同时,也表达了想要与她共结连理的意思。
刘一婷收到这封信后非常激动,坦率地说,那时候她正处于高考落榜的人生低谷里,也需要有人来帮助她走出低谷,李子豪的信无异于给了她人生一道亮丽的曙光,她当即就来到了李子豪的身边,两人一起当起了乡村老师。
然而,刘一婷的做法却遭到了她父母的竭力反对。
就在刘一婷到村小当幼儿班的老师不到两周,刘一婷的父亲就来到学校,找到校长,坚决领走了女儿。
临走之前,刘一婷的父亲对李子豪说道:
“你以后不要来找我家一婷了!你也不撒泡尿自己照照,能配得上我家一婷吗?”
受此打击的李子豪,并没有气馁。
眼看孩子们就要开学了,无奈的李子豪,只好亲自来到刘一婷的家,打算当面听听刘一婷的看法。
没想到刘一婷却没在家。
他在刘一婷紧闭的家门前等了很久,才看见她的父亲扛着锄头从地里回来。
刘一婷的母亲,还算客气,当即做了晚饭,眼看天色已晚,李子豪只好在刘一婷家住宿。
“刘一婷到哪里去了呢?”李子豪不止一次地问她的父母,然而,父母的回答是:我们也不知道她到哪里去了――
作者题外话:收藏!收藏!收藏!收藏!收藏!收藏!收藏!收藏!收藏!收藏!收藏!收藏!收藏!收藏!收藏!收藏!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