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豪心急火燎地赶回家,果然打不燃灶了,于是问老岳母刘秀英:
“那农贸市场有专门杀鸡的,还给洗、烤、剁……”
刘秀英说道:“那不得花一块钱吗?”
李子豪说道:“现在这样,岂止是一块钱的问题?天然气灶坏了,喊厂家上门维修,至少得30块!今天晚上还得出去下馆子,至少得100块!”
刘秀英张了张嘴,这才没有说话了。
好好的一个与异性约会的机会,就这样泡汤了;而且还得倒花上至少一百多块,才能解决问题,这让李子豪怎不郁闷?
第二天是周末,李子豪本打算利用周末好好休息一下,却被女儿李瑞婷的哭叫声弄醒。妻子张少芬也懒得起床,躺在床上喊道:
“外婆――把孩子穿起来了――”
然而,连呼几遍,却没有回应。张少芬起床,将家里看了个遍,依然没有刘秀英的踪影。
“奇怪,这大清早的,孩子外婆能到哪里去呢?”张少芬一边狐疑,一边给孩子穿戴好。
本想好好休息一下的李子豪,也被妻子叫了起来:
“你赶紧去农贸市场买菜,这一晃上午就要过去了,你得弄中午饭啊!”
李子豪只好哈欠连天地起床,去买菜做饭。
直到中午十分,才见刘秀英开门回家,她手里还提着一把锄头。
张少芬说道:“大周末的,本想睡个懒觉,你却不在家带孩子,这是到哪里去了?”
刘秀英回答道:
“咋?你们两个大人还带不好一个孩子?我种地去了。”
李子豪惊问道:
“这大城市的,你到哪里种地?”
刘秀英回答道:
“我跟小区的两个老太婆找到的,就在绿荫路那边。”
李子豪回答道:
“绿荫路离小区至少4公里,这来回就得8公里……”
刘秀英说道:
“嗨,这8公里路对咱农村人来说算个啥?”
张少芬说道:
“你的任务就是带小孩,别不务正业……”
刘秀英说道:“我种菜咋了?现在小菜那么贵,再说了城里的那些菜,全都是大棚菜,打了不少农药,我自己种的,是正宗绿色蔬菜!”
张少芬说道:
“妈,咱不差那两个菜钱……我们好不容易忙了一周,想周末休息一下……”
刘秀英说道:“你们两个人周末还不能带一个小孩?我平日里还一个人带呢……”
此后,刘秀英依然我行我素,几乎每隔周末,她都会到地里去忙活。
当然,这样的忙活也为李子豪和张少芬带来了一些意外收获:比如刘秀英偶尔提回来的一些葱花、蒜苗、四季豆、白菜、红薯、苦瓜等。还甭说,这味道比起农贸市场那些大棚蔬菜,确实好吃了不少。
每每吃着这些她亲手种的菜,刘秀英就会念叨起她那美好的农村生活:
“你们城里人啊,太娇惯了,哪像我们农村人,水是山泉水,菜是绿色菜……这城里的菜,吃起来一点儿味道都没有。葱没葱味,蒜没蒜味,不说别的,去买一块肉回来,还得倒放油进去炒……”
李子豪说道:
“这农村有农村的好,城里有城里的好。”
刘秀英说:
“哎,也不知道你爸爸在家把地种好没有?眼下该栽红薯了。”
张少芬说道:
“怕啥,家里还有弟弟呢。”
刘秀英又叹了口气:
“哎,我担心的就是这个。你妹妹张少梅又在北京打工,离山城十万八千里;你弟弟马上高中毕业了,还是喜欢上网;你爸又喜欢打麻将,不知家里那点土地要荒废成啥样了……”
张少芬安慰道:
“你担心这么多干啥?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出路,各人走好各人的路就行了……”
刘秀英长叹一口气,放下了筷子,走进卧室,打起了电话:
“喂,少梅啊,最近咋样?啊?准备到山城来啊?好啊好啊,你姐姐在山城,而且这里离家近……啥时候回来?哦,好好……”
放下电话,刘秀英兴高采烈地走出来说道:
“少梅说马上要到山城来……”
张少梅是刘秀英的二女儿,今年22岁,去年大学毕业后到北京工作去了,这……现在咋又要回来呢?
三天后,张少梅如约来到了李子豪家。
家里又住进一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