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倍受***呵护和宠爱(5)
那些年,由于父亲每周只给奶奶少量的钱用于买菜。每天下午,盘算当天的支出、记好流水帐,便是奶奶必定要做的事情。奶奶习惯于用毛笔写字。等我午睡后,她就把我叫到跟前,看着她把每笔开支清楚地记在事先准备好的小本子上。时间长了,奶奶又不满足这些,她开始教我认字和写字,做些算术题。
奶奶从教我怎样研墨和执笔入手,注重培养我的学习兴趣。学研墨时,她先示范给我看,然后用护袖和旧衣服把我“武装”一番,避免墨汁把衣服弄脏;学执笔时,她要求我身子坐直、不能紧贴桌面,握笔要正而有力并悬肘。在我知道这些执笔的基本方法后,奶奶就要我先在废纸上写写画画,后来在描红本(临摹的字帖)作些练习,以促使我逐步掌握和熟练。
当我能够定心静意地坐上个把小时不随意动弹,对学习稍稍产生兴趣时,奶奶把旧报纸裁成方块,用毛笔端正地写上“日、月、水、火,爸爸、妈妈”等字样,边教我认这些字、边叫我用毛笔学着书写。直到我全部认识和会写出这些字后,她才再教我认和写其他生字。
奶奶尝试着用筷子当教具,对我进行10以内数字的加减运算教学。她每次教过我以后,随即又出几道算术题,先要求我用筷子进行运算,再把答案告诉她。若是计算中有误,她就要求我反复进行,直到运算正确为止。
经过1―2年时间的教与学,我居然能认识并会写100个左右的字,能正确进行20以内数字的加减运算。从这以后,奶奶记帐时,我不单是站在旁边看,还帮她用笔演算,有时还拿过笔来直接在她自备的小本子上写上几笔。尽管我“写和算”的速度都比较慢,但总能得到***帮助和鼓励。为此,我暗下决心,下次算得和写得一定要比上次更快更好。那段深深的祖孙情意,至今仍久久荡漾在我的心间。
奶奶就是在这小小的写字桌旁,用传统的教育方法,点燃我渴求和学习知识的热情。虽由于年幼懵懂,甚至有时还心不在焉,但在***教育下,我的学习兴趣却越发浓厚。
我上小学后的那段时间,父亲经常在晚间工作。返回时,院子里几户人家通常早已把大门关上。为给父亲留门,奶奶要我用毛笔写上“我家有人未归,请暂勿关门”的纸条贴在醒目处,有时还要写几句请邻居多加关照的话。当遇到不会写或写不好的字,她先写好再要我照着写。几天后纸条脱落,奶奶则要我重新写好贴上。
奶奶曾有意把这件事告诉父亲。父亲明知是我所为,每次晚归后,他都大声问奶奶是谁写的纸条并故意让我听见。每每至此,奶奶总是自豪而又得意地说:“你还不晓得吗,字条是你家大笔先生儿子写的啊!”
如果把这句话用香喷喷的镇江方言说出来则极富韵味。这段带着奶奶和父亲深厚疼爱之意的话语,至今仍在我耳边飘荡,余音袅袅、绕梁不绝。我听见他们对话后,心里回味着甜蜜,成为我下决心写好字的兴趣源泉。
如今,每当回想起我所经历的这些往事,心中产生万千感慨。奶奶对我的呵护和宠爱,尽管都是许多不经意的小事,但从中折射出奶奶育人的独到之处。尤其是对我施于恰到好处、萦绕在我心灵深处的宠爱,不断地撩拨我向往进步的热望,使我增添无穷的鼓舞、激励和推动力量。这应当是我在人生起步阶段,收到的第一笔刻意索取不得的珍贵财富。我深深感到,奶奶对我的这般宠爱,所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在促进我健康成长方面所带来的引导和鞭策效应,始终催促我在漫漫人生旅途中,迎着阳光和风雨勇敢地向前迈进、迈进、再迈进。
这充分表明,从积极意义上讲,对青少年施于宠爱所产生的赏识作用,可称为现在教育理念中的点睛之笔,不可失之阙如;宠爱具有巨大激励和导航力量,能够使人在内心充满感激并牢记终身,在性格形成中受到无穷教益,在追求进步中获得成功的强劲动力。
我时常会想起奶奶对我的宠爱和教诲。我不禁发出感叹,奶奶当是中华民族女性的骄傲。奶奶不是保姆,却比任何保姆对我的照料都精心尽意和体贴入微;奶奶不是教育家,她的施教言行却把先进教育理念诠释的淋漓尽致,把传统教育方法运用的尽善尽美。这些都完整地体现奶奶超乎寻常的爱心和不同寻常的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