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各国以英美为代表的政府纷纷召见日本驻本国大使,带着很浓厚的警告和讽刺意味的询问日本政府是不是要进攻上海。因为这件事是日本军部为主导,那些驻欧美等国家的日本大使都没有接到过本国的通报,都表示对这件事并不知情,随后又致电日本政府询问。
而中国政府这次也已罕见的姿态主动向日本方面递交了抗议书。蒋介石也紧急召见日本驻华大使重光葵。
重光葵当然清楚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也知道蒋介石召见他是干什么。这一次,心知理亏的重光葵甚至不顾外交礼节,直接以自己“生病”为借口而不见蒋介石。
半小时后,南京国民政府通过外交部发表了“对上海日军间谍制造事端宣言”,表示“三友合作社事件乃是南京政府为执行中国主权应有之权利不得不采取的手段,绝无制造中日冲突之意图。但对日方上海情报机关的肆意妄为提出严重抗议,此次扣押日方间谍纯属迫不得已,乃是自卫行为。对于中日之间造成的不快也深表遗憾,并要求日方对此作出解释。为了维护中日两国和平稳定,中方决定释放扣押的日方谍报人员。但保持对此事的继续关注。”
南京政府的这一宣言一经宣布,立刻得到了各国大使的热烈响应。同时这些列强在中国的代表人也纷纷现身在媒体面前,强烈谴责日本方面为实现其“不可告人”之目的,无所不用其极,采取卑劣手段试图挑起事端的做法。
美国本来就对日本在远东的不断扩大影响力而感到忧心忡忡,特别是日本的假想敌之一就是美国,在这种情况下,抓到了这么好的一个把柄,美国当然乐得日本人出丑。
有些美国议员甚至在国会叫嚣“应该给那些黄皮肤猴子一点颜色看”。而且,这些议员甚至呼吁国会对日本采取贸易制裁手段,以应对日本抢占中国东北。{手.打/吧 Shouda8.Com首发}其中,某些国会议员就着重指出,日本国是个严重依赖资源进口的国家,应该对日本采取最严厉的石油禁运来迫使日本屈服,进而达到放弃东北乃至再次挑起中日冲突的可能。
一时间,美国国内在某些势力的暗中操作下,对日本产生了一种很浓厚的敌对情绪。不过考虑到对日本采取制裁有可能引起日本的过激反应,国会还是没有同意对日本采取制裁,只是由美国总统胡佛在媒体面前简单的谈了一下对日本的不满。并没有采取过激手段。
虽然没有真正达到破坏日本与美国关系的目的,但这样的结果已经能够让南京政府感到很满意了。当然,那些在国会“仗义执言”的议员们事后每个人的账户上都多了一笔数额可观的美金。
美国毕竟和日本有着竞争的关系,由此反应也属正常,但远在欧洲大陆的德国的反应显得比美国还要激烈。
在消息传到德国后,德国的政府倒是没什么反应,因为毕竟德国曾是战败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已经微乎其微,加上德国非常依赖中国东北的大豆进口,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很慎重。但纳粹党就没有这么多顾虑了。
纳粹党的首领阿道夫?希特勒在公开场合直接叫嚣:“应该把那些黄皮肤的岛国猴子通通灭绝,否则整个世界都会因为他们的存在而蒙羞。”
希特勒在德国的声望此时甚至已经超过了政府,他的话在有些时候甚至可能代表整个德国的态度。无数崇拜希特勒的纳粹党徒在领会希特勒对日本人的反感之后,特别是此时德国的大街小巷里突然多出许多传单,上面写的全是一战时日本趁着德国无力顾及远东而占领德国在青岛的租借一事。
青岛被日本人占领,这是蒙在每一个德国人心中的阴影,德国人历来就对日本人没有什么好感,加上这么一宣传,立时间德国群情涌动,有些纳粹党甚至愤怒到冲击日本领事馆的地步。
而英国,这个老牌的列强,日本原先的主人。这次显然也不站在日本人这一边了。尽管大英帝国开始衰落了。他们还是有话语权地。同时,英国在远东还是有很强的实力的。
对于日本想破坏列强在远东的势力平衡,独吞中国,英国当然不可能同意。
英国政府也隐约的暗示日本大使,如果日本决定单方面采取某些“令人不愉快”的动作,那么,做为回应,大英帝国将联合美国、意大利、法国等强国组成一支远东联合舰队访问中国上海。
这样的暗示已经足够说明英国对待日本的态度了,如果日本决定一意孤行,那么这时候他将招来全世界的围攻。
列强的态度也被各国大使隐晦的暗示给南京国民政府,对于列强这次肯站在自己这边,蒋介石大喜过望,甚至提议列强为东北一事主持公道。但这个要求很快被列强给否决了。他们不能允许日本破坏他们在中国的利益,但这些列强也看的很清楚,先如果硬逼着日本吐出吃到嘴里的“肥肉”,那么,恼羞成怒的日本可能真的会不顾一切发动一场战争的。
政治,有的时候该妥协的还是要妥协的。
从各国大使的嘴里,蒋介石已经知道指望国联和平收回东北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了。但没有办法,谁让中国国力不如日本呢。想及如此,蒋介石唯有长长的叹上一口气了。
有了列强的支持,蒋介石的腰杆总算是挺了起来,但南京政府中亦不乏悲观主义者。
因为蒋介石、胡汉民、汪精卫的出走,宁粤合流后的南京政府,只是一个没有权威的空壳子,日本根本不把有职无权、当家而作不了主的孙科放在眼里,也根本不把没有蒋介石支持、得不到胡汉民和汪精卫撑腰的外交部长陈友仁当成外交对手。在许多次交锋中,陈友仁面对日本人时都显得很惧怕,这次也是如此。
尽管在对付蒋介石时陈友仁主张对日“积极抵抗”,但这一段时间的遭遇让他深深的感到日本的可怕。
陈友仁想到一个可能:如果日本进攻上海,那么国民党的军队肯定是支持不住的。上海成为战争热点地区,横行长江的日本军舰,不断向上海、南京示威,首都安全也成问题。这点也是不能不顾虑的。陈友仁知道,日本就是一个疯狂的国度,没有什么是他们不敢干的,虽然有列强出面,但如果日本不理会列强怎么办?中国已经失去东北了,如果日本进攻上海,那么上海保得住吗?再想想一个可怕的可能,日本军队顺着长江逆流向上,南京还能保得住吗?到时候南京政府没了,大家还怎么享受眼前的荣华富贵?
因此,以外交部长陈友仁为首的一大批官员主张政府应该跳过列强的调解,直接和日本进行单方面商谈,并主动道歉,尽可能赔偿日方的要求,尽一切努力来避免将来有可能发生在上海的战争。
一时间,南京国民政府因为意见不统一,在这个关键的时刻陷入到互相扯皮的境地。而真正的好戏,却在上海不断上演着。
(妈了个巴子的,今天又喝多了,也不知道这章有没有什么漏洞,大家担待着点,今天收到消息,三江可能有戏了。正好,老仙儿的应酬从今天为止也算是一个终点的,接下来,从明天开始就要全面努力的码字了。本来昨天说要补更的,可是今天好像状态实在不行了,先法医扎根,明天看老仙人的表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