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走这只让人不快的“苍蝇”,不光是张崇天松了口气,杜月笙也松了口气。\本章节贞操手打 shouda8.coM\
幸亏刚才张崇天机敏,在黄振东还没说出李宗仁之名时便阻止了他,否则要是被黄振东捅破杜月笙与李宗仁会面之事,那刚才杜月笙与张崇天费尽心思解释的那些话可就全部白费心机了。
杜月笙与李宗仁会面之事本就见不得人,要是捅出去被老蒋知道,恐怕杜月笙必将成为老蒋此时的心腹之患,必将除之而后快。
阴谋之所以称之为阴谋,那是因为它是见不得光的。当阴谋被人看破之际,阴谋也就失败了。
张崇天的到来已经把阴谋捅破,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杜月笙才会对张崇天这么客气。因为张崇天此时代表的不是他一个人,而是代表着国民政府海陆空军总司令蒋介石,蒋总司令。
张崇天愿意揣着明白装糊涂,就代表着蒋介石不愿意与杜月笙此地撕破脸皮。泽都是一切尽在不言中的默契。可是这个默契被人打破了,这个元凶就是黄振东。
也幸亏张崇天反应机警,在黄振东差点捅破这层窗户纸之时及时的打断他的话,要不然,恐怕大家彼此都非常尴尬,后果不堪设想。
杜月笙明白这个道理,张崇天更明白这个道理。
窗户纸差一点被捅破,可毕竟还没有捅破,黄振东这一小小的插曲似乎并没有影响到张崇天与杜月笙之间的“友情”。二人表面上依然是一副非常默契、有好的画面。自始至终,两人都十分有默契的绝口不提政治上的事,而是聊着家长里短,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张崇天知道杜月笙此时最大的愿望就是,晋升到“绅士阶层”,并由此跻身于“上流社会”。在杜月笙以前,上海滩上的“白相人”,特别是流氓大亨,虽然也能够呼风唤雨,称霸一方,但无论那些人多么“风光”,他们的影响也仅仅在黑社会,在流氓白相人中间,他们仍然是“流氓”。但杜公馆的杜月笙,再也没有人认为他是“流氓”了。你可以叫黄金荣“黄老板”,黄金荣会很得意。你可以称张啸林“张大帅”,张啸林会很神气。但你绝对不能称杜月笙“杜老板”或是“杜大帅”!
所以,张崇天也大包大揽的保证一定在蒋介石面前为杜月笙说好话,保证蒋介石政权巩固之后一定忘不了杜月笙,必定让他“的尝夙愿”。
张崇天知道蒋介石安排他来上海的用心,在这个蒋介石政治上最危急的关头,张崇天已经沦为蒋介石手中为数不多的王牌之一,想必在此时张崇天的话在蒋介石心中还是有一定分量的。这也是张崇天敢对杜月笙大打包票的因素之一。
杜月笙在上海、甚至在全中国的作用毋庸置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比王亚樵对蒋介石的作用还大,张崇天能说服杜月笙倒向蒋介石,将在政治上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甚至到了定鼎乾坤的作用。想必这个结果也是蒋介石最希望见到的。
张崇天今天进入到杜公馆的这番作为,不光是为了自己在上海滩立足的考虑,更多的还是出于对政治上的考量。这是一个赌博,政治上的赌博。胜了,他在上海左右逢源,彻底立足。败了,那就将面临杜月笙的全面打击。
不过,显然张崇天的这步棋是走对了,利用杜月笙畏惧蒋介石的心理,张崇天成功的替蒋介石化解了一场政治上的阴谋,并为蒋介石拉来了一个政治盟友,这样的功劳,如果让蒋介石知道,他一定会为走对张崇天这个棋子而感到深深的兴奋的。
杜月笙平常都是九点钟起床,每天在杜公馆等着杜月笙接见的人可谓车水马龙,数不胜数。可是今天,杜月笙只接见了张崇天一个人,至于其他的人,无论是多么重要的客人杜月笙一律不见。
不过这其中只有很少数的人知道杜月笙不是看重张崇天,而是看中张崇天身后的蒋介石。绝大部分的客人都在杜公馆打听着杜月笙接见的客人是谁。而张崇天,也就在这一天彻底让上海滩的大人物们留意上了。
特别是这些人打听到因为黄振东得罪了张崇天,杜月笙当着张崇天的面把自己得意门生逐出门墙后,这些人对张崇天更加的重视了。
这还不算,令这些人更加感到惊讶的是,当苦等几个小时后,杜月笙手把手挽着张崇天的胳膊,并且亲自驾驶杜月笙的专车送张崇天回去的时候,这些上海滩有头有脸的人物彻底震惊了。
新贵!
不约而同的,这些人脑中冒出这样一个词!没错,就是新贵!上海滩的新贵!
在杜公馆被杜月笙如此重视,这样的殊荣,无论张崇天是何背景,有多大的实力,哪怕就算是一个乞丐,也足以成为上海滩的风云人物,新生权贵了!
这些人早就打听出张崇天是新晋上海市的警察局行动队队长,原本抱着“面子上过得去也就算了”的人们,此刻心中也考虑着是不是在适当时机彼此间应该增进一下“感情”了的问题。
当杜月笙的车队停在四马路警察局的门口时,看见杜月笙亲自打开车门,客气的请张崇天下车的举动,不光是新晋的警察局局长沈世军惊呆了,所有的警察也都惊呆了。
就在昨天晚上,这些人还被杜月笙的门生警告说“杜先生不喜欢张崇天”,这些人还准备和张崇天“划清界限”,可今天确实一副这样的场面。反差自大,足以让所有人都为之惊愕。
同时,这些人也庆幸幸好自己看到了这一幕,否则在不知情之下恶了张崇天,恐怕第二天自己就成为黄浦江鱼虾的养料了。
杜月笙亲自驾车送张崇天的事,在短短的一天之内就传遍了上海滩。无论是租借内还是国统区,所有人都知道了张崇天这一号人物,一时间,张崇天竟然成了上海滩家喻户晓的人物。
不知道从哪里流传出张崇天在东北抗日、解救难民的事故后,更是让上海市民眼前一亮,对张崇天的影响更加深刻,同时得益于“抗日英雄”这个光环,张崇天在上海市民中的口碑一时无两,成为许多人茶余饭后闲谈的对象。
在上海,在公众的视野中,隐隐间警察局的代表人物已经是张崇天了。这样的风光,已经远远超过了张崇天的顶头上司,沈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