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倭寇果乘粤逆叛变,内部分裂之时,而来侵略我东省矣。[手打吧(www.shouda8。com) 疯子手打]呜吁,痛哉!夫我内乱不止,叛逆既无悔祸之意......而况天灾频仍,匪祸纠缠,国家元气,衰敝已极,虽欲强起御侮,其如力不足何!呜呼,痛哉!虽然,余所恃者,惟有―片爱国丹心,此时明知危亡在即。亦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拼以一身,报我国家,报我民族,毋忝我之所生而己。”
这是蒋介石在1931年9月19日写下的日记。九―八事变发生时,蒋介石已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惟正值内忧外患,举步维艰。首先是宁粤分裂。因训政时期的约法问题,蒋介石软禁国民党元老立法院院长胡汉民,导致粤系国民党于5月在广州设立中央执监委员非常会议及国民政府,并屡次通电要求蒋介石下野。又发生百年不遇的水灾,水灾漫延十众省,尤以长江及淮河流域为甚。灾民达5000万人,死亡枕籍;千百万人流离失所,急待赈济。连年内战之兵灾早已造成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社会动荡无已。
此外,中国**控制的苏维埃区域,尤以江西及鄂豫皖两地区,日益扩张,成为对南京政府的另一威胁。蒋介石对江西苏区两次“围剿”失败之后,更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亲率大军十余万人发动第三次“围剿”
九一八事变之时蒋介石尚在去往江西“剿匪”的路上,直到第二天才得知日军发动的军事侵略。面对当时国内的局势,蒋介石纵有抗日之决心,奈何国民政府名虽然是义上统一,实际各地方实力派各自为政,根本就不停他这个蒋总司令的。四川刘湘,刘文彩,云南龙云,广西白崇禧,李宗仁,广东张发奎,李济深,江西朱培德,湖南何健,山东韩复渠,山西阎锡山,等等等等。日本人疯狂进攻,关内诸侯掣肘,内忧外患,让他这个中华民国名义上的领袖能为之奈何?只能含着满腔的屈辱写下这篇日记。
如今日军占领了大半的东三省还不算,竟然攻击锦州,大有一鼓作气打入关内之势。这下可让蒋介石彻底慌了手脚。同时更加认识到日本人狼子野心,纯粹就是一头喂不饱的饿狼。
“日寇忘我之心不死!日寇忘我之心不死啊!”
慢慢合上日记,蒋介石一边摩挲着这篇记载着自己屈辱的日记本,一边对着对面正襟危坐的诉说自己的苦楚。
“铁生啊,此行日本辛苦了!东京一行可有收获?”
听见蒋介石问话,齐世英下意识的从沙发上站起来,绷紧了身体肃颜道:“为国家办事,为主席办事何谈辛苦!”
“坐下,坐下。来到这里就当是自己家一样。不要那么拘束!”蒋介石伸手示意齐世英坐下,然后继续问道:“铁生,日方政要态度如何?”
齐世英闻言沉默了一下,苦笑道:“主席,铁生此次奉命赴上海访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然后赴日本探听日政府外交动向。先拜访犬养毅、头山满、床次等元老,最后亲谒币原外相于日本外交部。得知此事本是日方关东军独立策划,与日本政府无关。日本政府无意扩大这事,犬养毅、头山满、床次等元老亦持相同态度,都希望消弭祸患于无形。但是日方希望我国勿要将此事向国联控诉,执意中日两国自己处理,尽速解决。”
蒋介石闻言重重一哼,显得很不以为然。“日寇其心恶毒。这是缓兵之计。铁生,你是如何看待的?”
齐世英用眼睛的余光观察着蒋介石,闻言斟酌了一下才答道:“愚意以为还是要同日本交涉,不可以跟日本作战。”看到蒋介石面色木然毫无表情,齐世英又建议说:“事实上办交涉可以让我们避免损失,而最可能受损失的恐怕还是东北,还是张少帅。东北是我的故乡,我也不愿见东北沦丧,可毕竟敌强我弱。我们目前只好出自忍受之途,努力争取时间,积极从事准备,现在虽有损失,将来终有收回之。”
蒋介石闻言沉默许久,只是默默地注视着齐世英。齐世英被蒋介石的目光看的有些心虚,不敢与之对视,只是垂着头,一副虚心聆听蒋主席训导的样子。
过了很长时间,蒋介石才叹了一口气,声音中充满了无力、无奈。
“你是东北人,你的老家丢了。你也是和谈的意思?”
齐世英心中愈发胆颤,不敢回答,只是把头垂的更低了。蒋介石似是问齐世英,又似是自言自语。似乎是知道齐世英不会回答自己,便另问道:“日本怕不怕我们打仗?”
齐世英浑身一颤,紧张的看了一眼蒋介石,小声答道:“根据我的看法,日本现在不怕我们打仗。”
蒋介石听完齐世英的这一番话后,面目一点表情也没有,只是挥了挥手道:“此时你还要继续注意,你先下去吧。让我一个人静静!”
齐世英闻言不敢多留,向蒋介石敬了个礼,然后轻声走出屋外。可刚刚打开房门正巧看到戴笠站在门外欲要推门而入,齐世英吃了一惊,深深的看了一眼戴笠,两人互相点了一下头算是打了个招呼。
齐世英走后,蒋介石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怒气,重重的在沙发扶手上连拍数下,愤然骂道:“娘希匹!中国有句古话,叫富不过三代。张汉卿算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好好一个东北,竟然拱手相让日寇。他张学良要是有其父一半的本事也不至于害我如此被动。中日两国交涉绝无可能,诉诸国联解决尚有公理,东省版图尚有完整希望。若单独交涉必签丧土辱国之约。且倭人狡横,速了非易,不如委诸国联仲裁,尚或有根本收回之望。否则,亦不惜与倭寇一战,虽败犹荣也。”
此时,蒋介石从齐世英的对话中已经了解到和谈只不过是日方抛出来的缓兵之计,犬养毅、头山满、等日方元老亦不过是打着和平的幌子罢了。他们绝对不会把吃到嘴里的肥肉白白的吐出来。因为这根本就不合符日本人的本性。和平绝望时,蒋介石已然抱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心思。
想到此处,蒋介石的豪气顿生,一拍扶手站起道:“到万不得已时,公法与公约都不能维持之际,也决不惜任何牺牲。宁为玉碎,以保卫我民族生存与国家之人格!”
正当蒋介石决心诉诸国联,若是国联也不能主持公道便与日寇决一生死之时,戴笠站在门口处已经把蒋介石的话听的滴水不由,强忍着心中狂喜之情,戴笠轻声呼唤道:“校长!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