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 小楼的故事
作者:兆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244

1972年的春天早就到来了,可是在东北地区,直到五月份才春播完毕,过了五一劳动节,树木和大地才表现出春意盎然的样子。温暖的春天又给人们带来许多新的遐想和希望,刘丽英已经拿到工资了,所以美丽的姑娘就有条件买一条蓝色的裙子和一件花衬衫。卫生院的姑娘们都是急不可耐地脱去了厚重的棉衣,姑娘们都将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漂亮女孩儿刘丽英二十岁了,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在公社卫生院,甚至就在整个公社的小镇里,刘丽英就是最漂亮的姑娘。

最近时期,公社办公室钱主任频频到卫生院去看病,而且主动找刘丽英医生看病,这立刻引起一阵骚动,公社卫生院的女赤脚医生们立刻十分关注,并且议论纷纷。公社办公室钱主任的到来,也使得刘丽英感到受宠若惊,凭着女孩儿的直觉,她知道钱主任是在有意地讨好自己,可是女孩儿刘丽英摆出一幅波澜不惊的样子。刘丽英对于钱主任频频送来的秋波竟然表现迟钝,甚至就是视而不见的样子。女孩儿已经知道这位仪表堂堂的钱主任,他出身尊贵、前途无量,是许多姑娘心中的白马王子,可是女孩儿刘丽英并没有对他产生多大感觉,显然姑娘不是一个功利主义者,她更注重自己的感情需要。现在姑娘的心已经被韩教导员所占有,虽然姑娘还没有打算要和韩教导员结婚成家的进一步设想,姑娘只是在心中敬仰和崇拜韩教导员,所以钱主任的讨好表现,在姑娘心中并没有产生多大的触动。其次,刘丽英觉得自己有许多缺陷,赵玉祥的妈妈曾经和自己讲过许多关于婚姻匹配的道理,刘丽英对此印象深刻。女孩儿知道自己并不是根红苗正、苦大仇深的家庭出身,自己曾经被马瘸子玷污过,自己并不是处女了,姑娘没有信心去理直气壮地谈情说爱。后来钱主任了解到刘丽英的许多缺陷,特别是家庭出身问题,会影响到自己的政治前途,钱主任的理智占据上风,就自动放弃了对刘丽英的追求。

公社的干部,包括公社卫生院、公安派出所、信用社、小学校老师等等,都是属于国家公务员的在编干部,拿国家工资,吃商品粮。可是刘丽英还是知青借调的身份,她的编制问题还需要到县里报批,等到指标批下来,刘丽英才能被采用为公社卫生院的在编赤脚医生。可是在特殊时期时期,普遍地都没有进行作这项工作,当时的政策认为,赤脚医生就应该半医半农,所以刘丽英一直没有得到卫生院医生的正式编制。

刘丽英也很注重自己的医生编制问题,她对现有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已经很满足,她也在想着要巩固现有的工作和生活。姑娘出自内心地感激韩教导员,她也知道今后自己有许多事情都要依靠韩教导员,凭借少女的直觉,她觉得韩教导员很喜欢自己。姑娘从韩教导员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种激情,甚至那他种热情的目光已经震撼了姑娘自己的心灵。刘丽英也是出自内心地喜爱韩教导员,将韩教导员看作自己内心的白马王子,甚至就是自己的国王,就是自己的依靠。姑娘暗下决心,一定要为韩教导员奉献自己,这既是要报恩,也是自己身心的**,更是为了巩固自己现有工作和生活的保证。

公社就相当于乡一级的政府组织,公社所在地叫做龙泉镇,所以这个公社就叫做龙泉公社,就在吉林省的北部地区。据说在清朝年间的时候这里缺少水源,于是村民们请来一位看水脉的先生,他看准一个地方,村民就开始在这里打井,可是打得很深了还是没有见到水源。后来水脉师傅又来到这里,他亲自系上一条绳子慢慢下去,他仔细观察井壁,他在还没有到底的井壁上挖了一会儿,突然一股清泉奔流而出,顿时就填满了这口井,水质甘甜可口。人们欢呼跳跃,人们就将这口井就叫做龙泉。后来这里逐渐繁荣起来,成为一个集市小镇,每逢2、4、6、8、10的日子就在这里开市,人们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叫买叫卖声此起彼伏,真是相当热闹。于是这里就有了饭馆、大车店、商铺、药房,接着这个小镇又出现各种作坊、裆号、浴池,甚至还有一个简陋的土窑子(妓院),形成了一条颇为繁华的街道。日本人占领时期,在这个小镇修起了一栋二层楼房,在二层楼顶上,有一个小阁楼。这个阁楼四面都有宽大的窗子,实际上这是一个?望哨,在这里可以看到小镇四周那一望无际的田野、许多村落、远处的土岗和一条蜿蜒的小河。如果拿着望远镜就可以清晰地看到田野里耕作的老农、村落里走动的人们、家畜和房屋。

在这栋楼房里曾经发生过许多故事,日本人曾经在这座楼房里关押过抗联俘虏,一名女抗联就在二楼的一个窗户跳下,她头朝下摔在楼房下面的水泥台阶上,当场就摔死了。人们只看到这名女抗联很年轻,都不知道这位女抗联战士的名字,后来在小镇外面不远处一个向阳的小山坡上,出现了一座小坟堆,每年的清明都有人给这座小坟堆添上新土,随后这里的山坡上和小坟堆上都开满了金灿灿的小花儿,它们都是很欢快的样子,也像是在竞相诉说着这里发生的故事。1946年中国**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来到这里,小镇的人们告诉民主联军,一位女抗联就埋在这座小坟堆里。随着内战的扩大,又有许多民主联军的阵亡战士也埋在那里,解放后就在那里修建了一座烈士陵园。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新一军曾经以小镇的这座楼房为据点,这里曾经发生激烈的战斗,楼房的墙壁被子弹打得千疮百孔。解放后这座小镇的集市又是几经繁荣和几经萧条,这个小镇集市就像是中国经济状态的晴雨表。

1965年,正是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时期,在这栋楼房里曾经发生过激烈的辩论和斗争。有一批四清工作队,又叫做社会主义教育工作队,在这座小楼里开会,有些干部对《二十三条》文件精神有抵触,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竟然要解放那些‘四不清干部’,甚至有人埋怨大跃进搞糟了。四清工作队的争论焦点,就是如何对待四清运动的下一步走向,那些有抵触情绪的干部被清除了,那些‘四不清干部’通过‘洗手和洗脚’之后‘下楼’了,他们又官复原职。紧接着特殊时期就开始了,这座小楼的里里外外贴满大字报,一些领导干部被打倒,后来有的干部又站起来亮相,孙德龙就是第一批亮相的干部。后来支农军宣队进驻这栋楼房,韩教导员成为这里的第一把手,这栋楼房经过修补和粉刷之后,一直在这座小镇里傲然挺立,现在这座二层楼房依然是公社办公所在地。因为只有这栋楼房才有暖气设备,所以公社招待所也占用这栋楼的一小部分,韩教导员的寝室就在公社招待所里。

午饭的时候,公社食堂人来人往,可是刘丽英并不在大食堂吃饭,这段时间刘丽英在小饭厅里,陪着韩教导员一起吃饭。然后刘丽英就和韩教导员一起,回到韩教导员的宿舍,她还要给韩教导员打吊针,韩教导员躺在床上,吊针里的药水一滴一滴地流进韩教导员的血管里,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他们有说有笑,这是他们最为愉快的时光。这段时间韩教导员的睡眠不太好,拔针之后,刘丽英温柔地双手,按摩在韩教导员头部的太阳、头维、百会、攒足、睛明、迎香、风池、大椎等有关穴位,还有腿上的足三里和三阴交等有关穴位,还有脚底上的有关穴位,然后刘丽英才离开韩教导员的房间,回到自己的宿舍里休息。

在这座二层楼房里,韩教导员就是国王,他的一举一动都在人们的视野里,刘丽英是这里最美丽的姑娘,更吸引人们的目光,虽然他们在这小楼的房间里做得更为隐秘一些,可是纸里包不住火,人们都是心知肚明,但是慑于韩教导员的权威,人们并不敢妄加传说。公社党委副书记孙德龙已经掌握了刘丽英的动向,每天午后刘丽英都要待在韩教导员的房间里一两个小时,他们都在做什么?凭着孙德龙的经验和判断,这两个孤男寡女犹如**一般,他们指定要做那些苟且之事。